“信息?什麼信息?”
一旁的巫尊也不動聲色地湊過來,想聽聽陸清璿知道又打聽到了些什麼。
“之前陳涯和我聊起他小時候,說他小時候家裡很窮,他靠寫書賺了一筆錢,但是我問他寫的是什麼書,他不肯說。”
陸清璿說完,柳如影和巫尊同時陷入幾秒鐘的沉默。
“寫書賺錢?寫書?是小說嗎?”柳如影微微張開嘴。
“他也沒有說是什麼題材,可能是小說,畢竟他說他靠這個賺到錢了,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也不可能靠成功學之類的書賺錢吧?”陸清璿說完輕輕一笑。
柳如影想了想,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十來歲的天才少年,靠出版小說賺錢,這個應該會有新聞報道”
“沒錯,”陸清璿說,“所以我當時就用搜索引擎查了。”
“結果如何?”
“並沒有找到相關信息,”陸清璿搖頭,“我搜索了‘神童’‘少年作家’等等關鍵詞,隻查到一個號稱8歲就寫出奇幻作品的小孩,但是那個小孩絕對不是他。”
旁邊巫尊插嘴道:“你怎麼確定的?”
陸清璿說:“那個小孩是京城的,首先地點就對不上,其次,根據采訪來看,那個小孩的父母都是高知分子,寫出來的小說也包裝炒作嫌疑嚴重,陳涯應該沒那個條件。”
巫尊若有所思地說:“會不會其實陳涯也會給自己包裝?畢竟那麼小的年紀就寫書賺錢有點駭人聽聞……哦對了,陳涯是《將進酒》的作者啊,那沒事了,當我沒說。”
兩個女生都無視了巫尊,繼續著剛才的討論。
“如果查不到消息,隻有兩種可能,”柳如影說,“第一種是,陳涯小時候寫的那些書不出名,所以現在網上查不到了。”
“嘶——”陸清璿感覺,這種猜測對陳涯很失禮。
巫尊點頭道:
“很有可能,你看,你問他是什麼書,他不是沒有回答嗎?說明他可能有點不想丟臉……但是他寫了《將進酒》也沒有告訴任何人……那沒事了,當我沒說。”
陸清璿再次無視了巫尊的自我拉扯,說道:
“這個猜測不太合理,如果真有個那麼小年紀的小孩寫小說,出版社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包裝,大肆吹捧,不至於在網上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柳如影點頭:“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我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
“什麼?”
“當時沒人知道,那個作者隻是個小孩子。出版社不知道,自然也就不會包裝;讀者不知道,自然也沒人炒作。”
陸清璿沉默了。
過了會兒,她才說道:“可是這也說不通啊,他當時要出版的話,肯定需要身份證吧?出版社怎麼可能不知道他是個小孩子呢?”
“這有很多辦法都可以規避,比如說,他可以用他媽媽的證件啊。”
陸清璿搖了搖頭:“我不太相信這件事一點傳聞都沒有,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一個相關信息都找不出來,很詭異。”
柳如影說:“但是有時候真的會有這種事情,就比如金鏞和古籠,如果不是因為那次意外曝光,誰會知道這兩個人都是同一個人的馬甲?還有那麼多作品都是這個人寫的。”
陸清璿歪頭問道:“金鏞和古籠怎麼了?這又是什麼瓜?”
柳如影微微瞪大眼睛:“你不知道?”
“我前幾年都在國外,國內的消息渠道不太暢通。”
“那你知道加西亞·博爾赫斯嗎?”
陸清璿點頭:“知道啊,怎麼了?”
“他其實是金鏞和古籠的馬甲。”
“啊?”陸清璿有一刹那覺得她在給自己開玩笑。
柳如影又問道:“那你知不知道海明威·福克納,川端春樹,妥爾斯泰夫斯基?”
陸清璿笑著說:“你不要告訴我,這些都是馬甲。”
“對,這些都是馬甲,而且是金鏞和古籠馬甲。”柳如影說,“你竟然不知道?這些作家在國外也很出名吧?”
陸清璿愕然:“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大概也就過了大半年,不到一年吧。”
“我在國外一點相關新聞都沒有看到……也有可能有新聞,但是被我略過了。”陸清璿汗下。
“信息繭房。”巫尊突然說,“這是信息繭房效應,無論多麼火的事情,也總會有人絲毫未聞。”
“什麼是信息繭房?”柳如影望向他。
“信息繭房就是說,信息社會裡擁有海量的信息,人們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會像蠶吐出絲結繭一樣,把自己包裹起來,隻接收那些自己偏好的信息,產生一種半與世隔絕的情況。”
巫尊繼續說道:“比如柳校花,她就對這段故事知道得很清楚,而陸小姐一無所知,我則是介於兩者之間,我之前一直隻知道有位很厲害的神秘作家,我之前一直不知道,那位神秘作家還用過金鏞和古籠這兩個馬甲。”
巫尊盯著陸清璿說:“可能這也是找不到陳涯蹤跡的原因,大家都被繭給困住了。”
柳如影低頭思索了一會兒,說:“提起金鏞和古籠,我現在也想起來,那位神秘作家,也是十二三歲開始寫作的,當時的人們都不知道這件事,可能我們的判斷都不準確,‘神童’這個噱頭,可能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有生命力。”
“神秘作家居然是十二三歲開始寫作的?我又是頭一次知道,信息繭房的威力太驚人了,”巫尊感歎道,“話說不愧是中文係的柳校花,對這件事這麼清楚。”
柳如影笑著搖了搖頭:“我不是因為念中文係才知道得這麼清楚,我知道這些是因為,那位神秘作家的女友,就是我的姐姐啊!”
巫尊一拍腦袋:“哦,對了!寫越位同居的柳如煙,就是柳家的,是你堂姐!”
陸清璿完全不知道他們在激動什麼,有點摸不著頭腦,揮了揮手,說:
“話題扯遠了,不是討論陳涯的事兒嗎?怎麼聊到什麼神秘作家身上去了,快回歸正題。”
柳如影苦笑:“就算回歸正題,我們現在也沒有更多線索了。”
陸清璿語滯,因為柳如影說得對。
或許正如柳如影所說,“寫小說的神童”這個噱頭,並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有生命力,要麼當時並沒有大肆炒作,要麼當時的信息沒有生存到今天。
她現在又沒有頭緒進行接下來的調查,又不甘心就這麼放棄這條線索,正在躊躇時,她看到,正廳門口傳來一陣騷動,一襲純白色的紗裙身影飄然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