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得攀登,還有一個二十米速降的鏡頭,就是一個直接速降二十米下來的鏡頭。
大家在地下拍攝和其他機位看的都是頓覺心慌,這也太他媽嚇人了啊。
真不是一般人能演的,要是其他的小鮮肉,彆說0片酬了,要把自己弄成這種一身塵灰的造型?那為了偶像包袱都直接不演了。
有古偶誰他媽演這個啊?
又不賺錢的...
講道理,要不是澈哥拍城池營壘的時候在南京特警大隊訓練過,不然感覺腰都快斷了。
那估計就是“啪嗒”一聲。
等到徐澈下來的時候,就一下坐到地上了。
腿都有些軟。
城池營壘好歹有全套保護措施,這真就是看著就嚇人。
總導演傅西育帶著人走上前來,連忙關心道:“小徐你這也太,真的是讓人擔心啊。”
“既然我都演了,那自然就要演到最好,否則彆人提到中國的年輕演員?一說都是廢物,那我可不想被代表了。”
“哈哈,好,小心點兒,注意點兒,接下來還有這些鏡頭呢,等會讓焦導給小徐你防護做好一點兒,主要這也太嚇人了,要不要用替身比較好?”
“不用,沒必要用替身。”
執行導演老焦則是喊道:“這一段很好,下一段進洞裡拍。”
“行。”
跟著其他演員一起走進了隧洞裡,裡麵乾燥昏暗,哪怕隻是待幾分鐘都會覺得有些抑鬱。
更彆提那些先烈在這裡鑿水了。
《天河》的鏡頭語言是豐富的。在聚焦工程師吳祖太的同時,鏡頭中大量的背景同樣具有表現力。
時代的話語,是吳祖太的精神給養,每一個給徐澈的鏡頭,都會體現出吳祖太的堅定。
每一次陌生化體驗都拋出了問題,每一個疑問又同樣可以在畫麵中找到支撐解釋的線索。
中國影視作品以“獻禮“為主題的命題作文,水準兩極分化非常明顯。但從很久以前的電影《建國大業》到之前的電視劇《覺醒年代》可以看出,大部分還是兼顧藝術和市場,在尊重曆史的前提下合理創作,既熱血又走心的佳作,就是能夠得到群眾們的歡迎。
《理想照耀中國》也是一部希望可以有這樣成績的劇集。
這部劇並沒有回避“流量”,很多的單元,演員都是流量,演技好也罷,不好也罷。
總之..
用都用了,儘力最好就可以。
啟用流量明星本身是中性的,吸引年輕群體更廣泛關注本身是沒錯的,甚至就是本劇的目的所在。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關注帶來的是什麼。是一場商業狂歡,還是某種耳濡目染,在當下或未來某日,引起深沉的思索。
《理想照耀中國》無疑是足夠清醒的。
實踐的曆程中,當然不是每個參與者都灰頭土臉,但是截至目前,所有參演的流量明星都顛覆了往素在名利場上光鮮的形象。
滿麵黃土當然是演員為詮釋角色的必修課,不必特彆誇讚,值得特彆注意的是劇集有意如此布局帶來的表達力。
這種泥濘的外表看似降低了演員的顏值,但實際上卻提升了職業演員的品格。
這個?
就叫敬業!
屆時,徐澈甚至還可以發通稿拉踩一下其他的年輕演員,在休息時,傅導總是一直在說著徐澈為什麼不演方大曾那樣漂漂亮亮的角色。
徐澈的回答總是:“我想嘗試一下不一樣的角色。”
在劇組,有很多的附近的村民來擔任群演,當他們看見在電視機裡光鮮亮麗的徐澈此刻灰頭土臉的樣子,倒是覺得比電視機裡親切很多,沒有那麼多的距離感。
要知道。
城池營壘可正在央八熱播呢?
彆人熱播的時候都在撈金恰代言。
隻有澈哥這個憨憨在零片酬的出演紅色劇集,連爽點都不要了,在彆人眼裡,徐澈多少有些大病,有錢不賺,通告不跑,去演0片酬?
貽笑大方了屬於是。
不過,也算是有收獲,上峰班底的演技認可,還有視察的河南領導們也紛紛對徐澈提出了表揚,“演技很好,很敬業。”
拍攝間隙,坐在山坳坳裡。
徐澈拎著礦泉水瓶喝了一口,但沒讓水碰到嘴唇,否則嘴唇乾裂的效果又得重新化妝。
飾演吳祖太同事劉洪亮的演員叫做劉由暢,不紅,但也同樣很敬業,這個單元的演員都和徐澈一樣,一身塵灰,滿臉皴泥。
發型也是亂七八糟。
“澈哥,你這麼拚,有必要嗎?就為什麼不用替身呢?”
“你不也沒用替身嗎?”
徐澈反問。
然後將水瓶擰好交給自己的助理,隨後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子,“我們都0片酬演了這種劇,當然得好好的完成不是?”
這邊正在拍攝。
另一邊的理想照耀中國官博也正式放出首批宣傳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