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沒等劉備回來,就離開了中山,因為他聽到了薑載的推測:那就是張純也許會說動烏桓部落南下。
烏桓,內附大漢的北方遊牧民族之一,幫助過大漢抗擊過匈奴,當然也和匈奴一起侵犯過大漢。簡而言之,對於大漢而言,烏桓的立場是搖擺不定的,他是盟友,同時也是潛在的敵人。
難道烏桓真會不知死活地南下中山?皇甫嵩想著,他覺得他有必要稟告洛陽的天子,請求天子下詔:嚴禁烏桓部落乾涉大漢內部的戰爭。
“唉!”想及至此,皇甫嵩不由得歎了一口氣,如果烏桓真要南下,那中山郡就是腹背受敵,同時麵對三個方向的敵人,到時恐怕也隻有戰敗這一個結果。
也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發生轉機?
……
自古武無第二。不止當將軍的想要爭這個天下第一,他們手底下的士兵也喜歡爭這個天下第一。
這不,在距離中山郡還有一個時辰路程的趙雲買糧隊中,就出現了這一幕:
“太史將軍的武藝天下第一,趙將軍的武藝天下第二。”
“我看你錯到涼州去了,趙將軍的武藝才是天下第一。”
這兩個士兵爭著爭著就不是這兩個士兵的事情了,漸漸得有更多的士兵參與進來,就連趙雲都被引過來了。
“好了,你們彆爭了。”趙雲適時出現製止了這場鬨劇,他承認道:“兄長的武藝遠高於我。我不如他。”
趙雲口中的兄長和這些士兵口中的太史將軍,其實都是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太史慈,字子義,東萊人。又因為比趙雲年紀大,所以趙雲稱呼他為兄長。
“賢弟彆再謙虛了,一開始你的槍法未經戰場,所以稍遜我雙戟一籌;而現在,賢弟的槍又快又準,外加有一匹萬裡無一的寶馬,慈實在不敢說仍然能勝子龍一籌。”
太史慈出現在趙雲的身旁,他和趙雲一見如故,於是就幫他護送糧食。兩人約定,等糧食送到中山之時,就是太史慈返程回青州之日。
“兄長,是你太謙虛了,雲也隻不過是占著座下寶馬的便宜,而且兄長還有一手百步穿楊的神射術。”說著,趙雲指了指太史慈背著的硬弓,表示太史慈的武藝比趙雲更勝一籌。
“賢弟你的射術也不錯。”太史慈拍了拍趙雲的肩膀,表示你小子也不算太差。
“報——趙將軍。前方有一人攔路,說是趙將軍的故交,想請趙將軍上前一敘。”正當趙雲和太史慈推脫之際,前方的斥候拍馬而來,報告著前麵發生的軍情。
“嗯?雲的故交?”趙雲皺著眉頭,他自幼隨師父外出學槍,哪有什麼故交?
難道是調虎離山之計?
趙雲想著,同時他和太史慈對視。這一路來他們不知挫敗了多少賊匪的陰謀詭計,所以他們之間也練就出了難以言表的默契。就比如此刻,他們都從對方閃爍的眼神中讀懂了對麵的意思。
緊接著趙雲拍馬上前,準備去和他這個故交“敘敘舊”;而太史慈則駕馬來到糧隊的尾部,準備應對有可能發生的調虎離山之計。
同時,太史慈還摘下了背後的弓,接著又從箭囊中取出一支特製的箭。這支箭叫作鳴鏑箭,射出後會有刺耳的呼嘯聲。這種呼嘯聲能傳得很遠,足以讓前方的趙雲聽見。
而太史慈拿出這支箭,就是為了能在情況危急的時候,通知趙雲,讓趙雲及時回援。
等太史慈一切準備就緒,趙雲也駕馬看到了他的故交——褚燕。
“嘿嘿,子龍,好久不見。”褚燕一見到趙雲,就笑得臉上開了花,完全是一副見到至交好友的表情。
然而趙雲看到褚燕,卻板起了臉,他冷聲道:“褚燕,我上次說過,下次見到你,就會一槍把你刺死。”
“是嗎?上次我可沒聽見,不如就這麼算了。”褚燕仍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樣,然而配合他臉上的傷疤,卻顯得有些猙獰。
“你知道雲向來是說一不二。”說著,趙雲就拍馬上前,緊接著他就用槍抵住了褚燕的咽喉。
褚燕低眉看著脖子上的槍頭,不僅不閃不擋,反而還扔下了手中的長矛,舉起了雙手。
“你為什麼不還手?”趙雲疑惑地問道。
“子龍你的槍太快,我擋不住也躲不過。”褚燕笑道,“而且我的人頭還值點錢,不如送給子龍,以做子龍的晉身之資。”
“哼!”趙雲收回銀槍,質問道,“褚燕,你這次來見雲,究竟有何事?”
“嘻!我來借糧。”褚燕仿佛知道趙雲不會殺死他,所以有恃無恐地說出了目的。
“癡心妄想,有雲在,你還想截糧?”
“不是截糧,是借糧!”褚燕糾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