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沮授奔往中山郡之時,李儒也星夜兼程,從洛陽到冀州,來見皇甫嵩。
皇甫嵩見到李儒,立刻停下了手中的筆。他剛剛正在書寫公文,準備征調冀州各郡國的兵馬。
李儒一見到皇甫嵩,就立刻伏倒請罪道:
“儒特來向皇甫大人請罪。儒在一個多月之前設下的‘驕兵之計’有一個致命的破綻。若是中山用此計策,則會必敗無疑!”
驕兵之計,即是讓中山先放棄南麵諸縣,等眭固得意忘形、不思進取之際再反攻的計策。
“文優請起,你且說說你那計的致命破綻是什麼?”
皇甫嵩站起身,扶起李儒,正如皇甫嵩很喜歡曹操那樣,他也很欣賞李儒的才華。
“這計的致命破綻是少算了北麵的烏桓人。儒料定:此次烏桓十之八九會在張純的帶領下,南下攻打中山。
“而如果此時中山詐敗,則會陷入南北合圍的危機中,從而導致軍心渙散,詐敗變成真敗,再無還手之機。”
“哦?你憑什麼料定烏桓會被張純蠱惑,南下中山?”皇甫嵩追問道。
李儒恭敬地解釋道:
“因為二十天前,儒無意間翻看了去年末烏桓兵亂的卷宗。上麵寫道張純曾自薦成為烏桓人馬的將領,不過最後還是由作戰經驗豐富的公孫瓚擔任將領。
“而正是公孫瓚擔任將領之後,這支烏桓人馬卻突然借著‘不願背井離鄉’的借口發起了兵亂,由此儒便大膽猜測張純與烏桓人之間可能有隱秘的聯係。
“而之後儒又翻閱了吏部的卷宗,儒發現張純是漁陽人,而在漁陽還有一個叫作張舉的豪強。
“儒調查得知,那張舉正是靠著從烏桓買馬、同時賣給烏桓鹽鐵糧茶等物才慢慢積累了碩大的財富,並且他用這筆財富分彆為自己與張純買下了泰山太守與中山相的職位。
“由此可以看出,張純與張舉關係匪淺,而張舉與烏桓互有往來。所以儒敢斷定:烏桓會在張純的帶領下,攻打中山郡。”
“嗯,不錯。”皇甫嵩聽後讚賞地點了點頭。他聽懂了李儒話裡的意思,也聽出了李儒近兩旬的辛苦。
“不錯。”皇甫嵩又誇讚了一句,可這時卻他突然出聲問道,“還有呢?”
還有?李儒聞言微微一怔,他向來對自己的計策頗有自信,不會連著出現兩個致命的破綻。
皇甫嵩看著李儒的神色,就知道他回答不出,所以替他解釋道:
“你的那條驕兵之計漠視了中山百姓與大家族的安危。眭固匪性難改,破城後必然會在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這……多謝皇甫大人的教誨,儒記下了。”李儒恭敬地謝過皇甫嵩,隻不過是否真記下了,就不得而知了。
“嗯。”皇甫嵩第三次點頭,接著他就暢快大笑起來。
笑過之後,皇甫嵩就對著李儒說道:
“文優,你足智多謀,又素有遠見。去年還未入夏,你就獻上了夏日火燒長社之計;而這次在一個多月前,你又設下了這條驕兵之計,並且在計策實施前告知此計的破綻。隻不過……”
皇甫嵩先是誇讚李儒,接著話鋒一轉,說道:
“隻不過在中山還有一個和你不相上下的薑載薑繼學,他早就預料到張純會引動烏桓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