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便看到在好不容易讓現場不再那麼混亂之後,實驗室項目主管,一個金發女人要求再次嘗試複現試驗。因為天上雲層依然沒有完全散去,看上去還具備試驗條件。
隨後似乎費米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跟現場直播的主持人發生了一些衝突。
似乎在費米實驗室看來接下來的二次複現試驗已經不在之前直播合同約定的範圍。但顯然電視台呈相反的意見,雙方溝通之後,最終費米實驗室還是妥協了。
於是第二次試驗時,安全方麵的準備工作更全麵了,臨時的看台都被撤下,觀禮的人群也被撤到更遠的地方。旁邊還有消防車、救護車時刻準備著。
可惜失敗了,隨後直播結束。
按專家的說法,懷疑是第一次引雷成功的操作已經將雲層中的雷暴雲消耗了,所以天上看似還有雲層,但已經不具備形成雷電的能力。
但在竇少濤樸素的思維模式裡知道這特麼就是扯淡。
他不是科學家,不會考慮那麼多,他隻知道真要是這種狗屁原因的話,也不可能全世界那麼多實驗室都買了設備,但始終沒法複現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家設備真的是這次試驗必須的關鍵產品,寧孑當初肯定不可能讓他積極備貨往全世界瞎賣了。
雖然跟寧孑沒有直接接觸,但從他得到的資料顯示,寧孑對於西邊那一套並沒有什麼好感。尤其是在湍流算法被改名換姓為極致安全算法搶注之後。
不過這次失敗到是讓他心頭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他可以用這種理由進行申訴啊。
然而沒等他操作,他便再次接到通知,就很突然的暫停出口的禁令取消了。
就很突然的,竇少濤想到了剛剛在直播中出現的那張沉靜的臉。
果然是智多近乎妖啊!
同一個晚上,不同工種的兩個人,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這讓竇少濤開始後悔,那天跟寧孑聯係上,他應該帶著工程師親自跑一趟京城,跟寧孑見上一麵的。可惜了,今天以後他再想跟人家見上一麵,怕是難了。
……
美國,伊利諾斯州,費米實驗室。
不管是實施這次試驗的工作小組人員,還是受邀前來觀禮的物理學家們,此刻的情緒都不太高昂。
甚至可以說那種完全無法理解的感覺能讓人發瘋。
這裡沒人會相信所謂魔法那一套。
但是所有人親眼見證的一切,卻不會說謊。
整個試驗區域已經全部都被完全封鎖起來。靶子已經回收,工作人員已經全副武裝的拿著各種實驗室的用具在試驗現場各個部分的土地上去搜集樣品。
接下來這些成分會送去實驗室裡進行分析。
當然實驗室也已經跟nbc交涉過了,即將會拿到這次複現試驗所有的視頻數據。用於接下來的分析。
現在能做的也隻有這麼多了。
本來費米實驗室還安排了試驗之後,在其總部內開一場交流性質的學術會議。畢竟借這個機會請了這麼物理學家來,大家討論討論最近物理學的新進展跟一些有創意的想法,也是應有之義。
而且這次來觀摩的物理學家不乏學術界大佬級的存在,其規格足夠做一、兩場報告會了。
現在會議並沒有取消,不過改成了討論大會。
實驗室會在會議現成發布關鍵整個試驗環節的關鍵資料,供大家探討這次試驗複現到底是怎麼成功的。
沒人有意見,因為這本就是所有人共同的困惑……
……
英國,倫敦。
如果要說這次費米實驗室的複現試驗時間安排對哪個地區最不友好,大概就要屬歐洲了。
尤其是《自然》雜誌社所處的城市倫敦,其時區比費米實驗室所在的伊利諾斯州快了五個小時。
也就是說當寧孑提前一小時上線跟費米實驗室取得聯係時,還是倫敦時間淩晨4點,當試驗正式開始時,倫敦也是淩晨五點。正是人們睡得最香的時候。
對於自然雜誌社的主編威廉·理查德來說自然也如此。
更彆提這位有著正兒八經爵士身份的大佬,遠比一般人更注重睡眠質量。
所以哪怕威廉·理查德對這次複現試驗結果同樣充滿了期待,但他依然沒有在淩晨爬起床來觀看這次試驗。
反正不關這次試驗是否能夠成功,等他睡醒時必然都會出現在新聞頭條上。
是的,威廉·理查德在晚上入睡前便是如此想的。
事實證明他的想法很正確。
當他第二天睜開眼睛,洗漱完畢,傭人將早餐擺放在他的麵前時,他便從筆記本的泰晤士報上官網上看到了這條爆炸性消息,附帶最精彩的三分鐘視頻節選……
看完之後,威廉·理查德突然便開始後悔了。
真的,他昨晚應該熬夜的。
然後在第一次複現試驗之後,第一時間以自然雜誌社的名義給對方去一通電話表示慰問,那才是極好的。當然最後還是要問一句,《自然》是不是可以暫時先保留寧孑那篇論文?
換了現在再打過去,便就沒那效果了。
威廉·理查德不喜歡美國,更不喜歡美國人。
事實上即便美英作為兩個國家來說,其關係也並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般友好。
這又得從曆史開始說起。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主體就像它的名字——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問題就在聯合王國上。
事實上許多人並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愛爾蘭共和國,而且就跟屬於英國的北愛爾蘭處於同一個島上。大概更讓許多人想不到的是,愛爾蘭裔人在美國還有著極大的力量。
偏偏曆史上,18世紀愛爾蘭曾發生過馬鈴薯欠收事件並引發災荒,當時的英國執政者對於北愛爾蘭不管不顧,讓其自生自滅直接導致愛爾蘭人口減少四分之一的故事。這也讓許多愛爾蘭人對宗主國不滿。
由此引發了橫跨兩個世紀,兩個西方大國之間數不清的愛恨情仇。
曆史往往就是這樣,往大了看,可以一片祥和,你好,我也好。但一旦拿起放大鏡仔細研究便會發現任何兩個國家之間,都能找到滿屏的隙怨。
其實就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差不多,哪怕再親密的夥伴也會有爭吵的時候,且可能給對方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無非是人的生命太過短暫,不是每個人都會寫下一篇回憶錄,並被永久記錄而已。
唐寧街10號裡工作的人們迫於種種壓力,必須亦步亦趨的跟著曾經兒子的步伐,但威廉·理查德卻對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並不感冒一樣。
民間意誌的偏差從不會影響什麼,無非是心裡升起的點點遺憾。
當然,作為《自然》的主編,威廉·理查德還是能將歡快的心情表達出來的。
所以他拿起了電話。
“嗨,親愛啊的約翰,我希望你已經起床了,並看到了那則讓人振奮的新聞。什麼?你淩晨4點就起床了?天啊,你真勤奮。好了,知道我們現在要做些什麼嗎?不,我希望你能重新把寧的那篇論文置頂在首頁上。哈哈,我當然知道我是位英明的主編!就這樣吧,約翰,祝你今天能一直如此開心。”
……
華夏,燕北體大,博士樓。
當陳永剛離開之後,房間裡也終於安靜了下來,寧孑也得以問出心頭的疑惑。
“三月,你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是的,雖然相信三月的能力,但要讓雷電準確的擊中靶點,還是需要一些布置的。直播時他很仔細的看過草原,但始終沒有發現三月的身影,自然好奇。
“喵,當然是從地下,難道你以為隻有老鼠會打洞嗎?更何況我不但會打洞,還會複原。更彆提那片草原上本就有很多草原豚鼠。”
寧孑愣了愣,隨後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小貓在草原裡奮力刨土的樣子,不由得仔細打量了一番三月。
嗯,毛發上其實看不到臟亂的痕跡……
“喵,不要在意那些細節了。事實上現在的我很空虛,就是那種繁華落幕後的空虛。所以寧孑啊,你準備好了嗎?作為一個注定要震驚世界的搞事通識大學者,你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挑戰了嗎?”
寧孑眉毛不自覺的抖了抖。
嚴格來說,這次複現試驗是三月第一次在世界大舞台上露麵,便折騰出了如此大的場麵。眾所周知,智慧生命的情緒調動是有著閾值的。隨著閾值越來越高,想要調動那種興奮的情緒,事情自然要越搞越大。
他簡直不敢想第一次就搞出如此大動靜的三月,下一次又要主導何種行動才會讓它如同今天這般開心跟興奮。
一時間竟然有些心虛。
“但我覺得你應該先修整些日子,事實上你給我留的題目,我已經思考了整整一周,還沒有頭緒。”寧孑深吸了口氣,決定讓這隻貓先將注意力放到提升他本身的學術能力上。
事實上,正如三月之前說的那樣,在習慣性的開始解決一個個難題之後,對於數學的研究已經讓他沉溺了進去。
“喵,那就對了。事實上對於如何證明npc類問題,僅從現在數學理論出發,的確沒有太好的辦法。給你這個方向,隻是讓你經過自己的思考後得出這個結論而已。所以接下來你需要正式進入物理學思維的訓練了。並開始建立起超脫數學本身,從研究物理現象,倒推數學工具的思維模式。我的建議是從研究微觀世界開始。”
“量子物理?”
“喵,沒錯,最先接觸最反人類直覺的物理領域,更容易讓你深入理解微觀世界的運行規則。從今天開始暫時忘記你曾經學過的那些宏觀物理現象,忘掉牛頓提出的那些物理定律,進入微觀的世界。相信我,如果你能帶入到一個粒子的身份,去看待周遭的問題,你的進步會非常大的。”
“那麼我應該從哪裡開始?”
“喵,學習物理當然應該從試驗開始,這是一個在宏觀看來非常詭異的量子學試驗。”
伴隨著小貓的話,寧孑的電腦上便自動彈出了一份資料,上麵有著整個試驗的詳細描述——斯特恩蓋拉赫實驗。
試驗用到的設備很簡單,首先是一個隻需要加熱就能發射原子的原子發射爐,中間這是由兩塊不規則磁鐵上下放置組成的磁場,在加上一塊感應的靶子。
具體就是給原子發射爐加熱,讓它射出銀原子,經過磁場後觀察靶子上形成的圖案。
同時還給出了銀原子的結構圖,一個原子核,跟四十七個電子。但很明顯,銀原子有46個電子在內層軌道,僅有一個電子在最外層的軌道上。
三月給的資料裡首先就給出了一個問題,讓寧孑在進行試驗前,用他淺薄的物理知識跟數學能力分析最終結果。
寧孑抬頭看了三月一眼,隨後大腦開始快速轉動。
其實分析起來很簡單,按照常理原子發射出去,如果沒有不規則磁場的乾擾項,那麼在靶子上應該會出現在同一個點上層層堆疊。
問題在於不規則形狀磁鐵構成的磁場上。
寧孑還記得中學物理課上曾經講到過,當帶電粒子穿過磁場時,會受到洛倫茲力的影響,從而軌跡發生偏轉。那麼形狀就肯定不會是一個點。
不過問題似乎也沒這麼簡單,因為普通的銀原子是中性的,並不帶電,根據宏觀的定義,不管什麼原子,要跟電場發生相互作用,需要有電荷;同樣粒子要跟磁場發生作用則需要磁矩。同時磁矩跟角動量成正比關係。
換句話說,銀原子經過不均勻磁場之後是否會發生偏轉,取決於當銀原子經過磁場時是否具備角動量。寧孑想到課本上經典物理學的解釋,加熱後的銀原子應該是做無規則的熱運動,銀原子角動量應該是不確定的,換句話說,其受到力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如果銀原子在經過磁場之後,應該是沿著磁場中間通道的走向,形成一條銀色的線?
如果三月沒有提前沒有說要從微觀世界的視角去考慮這個問題,寧孑覺得這大概就是最終結果。但他很快就想到,他是以經典物理學的解釋,來分析最終試驗結果的,那麼大概率是錯的。
而且他似乎沒用到專門給出的銀原子結構圖。
於是寧孑看著銀原子的結構圖,陷入了沉思。
對於還沒來得及接觸過量子物理的人,這個問題顯然有些過分了。
“喵,到睡覺時間了。好消息是,我們不但能在夢中做題,而且你在夢中還能以多視角來進行這場試驗,甚至還能進行更複雜的多聯試驗。開心嗎?”
寧孑回過神來,看著小貓,默默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他對於量子物理的興趣真的就被這隻貓給出的簡單試驗勾了起來。
雖然他知道隻要百度一下,大概就能立刻知道最終的結果,但誰能拒絕親自在試驗台上得出最正確的結果呢?
……
就在寧孑躺在床上閉上了眼睛的時候,思科的首席技術官邁輪·克米特正站在思科ceo錢伯森·凱瑞的辦公室內,此時ceo的辦公桌上,正放著公司首席技術官剛剛打印好的辭職信。
是的,在經過了近一個月的煎熬之後,邁輪·克米特最終還是選擇了辭職。
今天寧孑主導的那次試驗自然是最重要的誘因。
寧孑最後對費米實驗室女主管說的那句話,以及最後淡漠的眼神讓他深受震撼,他甚至覺得那個年輕人能隔著屏幕看到他失態的樣子。
一個全世界主流實驗室都無法複現的試驗,他隻是遠程出境就能複現成功,這其中代表了太多的東西。
但最重要的大概還是做賊心虛。
在關閉了直播之後,邁輪·克米特做的第一時間就是調取了最近公司布置的生產任務。
真的,當看到電腦內那已經堆滿的生產計劃,結合最近公司業務部門幾乎天天都在開香檳慶祝的消息,又在記憶中回憶那天他可敬的校友離開時在酒吧裡對他說的那番話,邁輪·克米特近期一直在心頭繚繞的危機感終於大過了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旦轉變了想法,他甚至覺得即便去曾經的母校任教都是不保險的。
畢竟伯克利分校依然在舊金山。
甚至距離思科總部並不遠,他現在隻想儘快逃離,
於是幾乎一分鐘都沒耽誤,下定決心之後,邁輪·克米特立刻就開始寫辭職信,隨後打印出來直接來到了錢伯森·凱瑞的辦公室。
……
“你要辭職?”
錢伯森拿起辭職信看了一眼,然後抬頭看向這位公司的首席技術官,眯著眼睛問道:“告訴我為什麼邁輪?難道你怕了?上帝啊,你不會真的相信那個華夏人能控製雷電,直接劈到你的頭上?”
邁輪·克米特忍住了大聲告誡眼前這位ceo,他所懼怕的不是頭頂上的閃電,而是公司內部正在使用的技術,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暴雷。而且按照現在思科的業務擴張速度,這顆雷真要引爆的時候,絕對比複現試驗那三分鐘要更為恐怖……
起碼複現試驗過後,雖然引來了雷電,但費米實驗室還存在。
那顆虛擬的雷如果真的存在,被引爆之後思科還能不能在就真的不知道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