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博士答辯_科技儘頭_线上阅读小说网 

175 博士答辯(1 / 2)

新學期,新氣象。

多了許多院係的體大校園裡變得更為熱鬨。

今年的迎新典禮上,寧孑拒絕了作為學生代表上台講話,但不要緊,他的精神還在。

陳永剛在校長致辭環節,意氣風發的在大會上喊出了“這個世紀已經正式邁入了,世界科學發展看華夏,華夏發展看體大的!”的口號。這大概也代表著體大官方正式明確開始支持寧孑去年作為新生代表在新生大會上發表的講話。

這段視頻也迅速被傳到了網絡上。

有好事的網友在微博上艾特了華夏幾乎所有的985院校,總有喜歡看熱鬨的,希望能看到華夏實力最強的一眾學校能有反應,然後正好邊嗑瓜子邊吃瓜。

然而這次明顯失算了,事情終究沒能挑起來,因為沒人接茬。

雙旦大學當天到是更新了微博,引用了一段《桃花扇??餘韻??離亭宴帶歇拍煞》的原文:“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興奮的網友立刻開始在評論區跟大家科普,省略號那一段就是著名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可惜的是當網友在評論區科普之後,雙旦大學管理微博的小編就很從心的把這條微博給刪除了。

雖然已經被截了不少圖,但刪了就是刪了,想象中互聯網嘴炮大戰終究是沒能打起來,這多少會讓人許多人覺得遺憾。但不要緊,自然有段子們集體出動,終究是讓網上熱鬨了不少。

諸如體育老師崛起的段子終究是在網絡上火了起來。

不過網絡熱點終究來得快,去得也快。

更彆提每天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華夏許多愛豆們,為了互聯網熱搜操碎了心,從不吝嗇於挺身而出,去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哪怕很多時候事後還得為占用了公眾空間而道歉……

所以在幾位知名愛豆鬨出各種幺蛾子之後,網友們的熱情也開始消散,開始恒古不變的探討起今天xx跟xx傳出緋聞,明天那個時間管理這種足以驚爆眼球的八卦新聞。

這大概就是人性。

雖然科技很重要,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感覺到其重要程度。這就好像被限製的時候大家都覺得芯片很重要,可一旦解除了限製,也就沒幾個人會再去關注芯片了。

起碼在還有電腦跟手機正常使用之前,有幾個人真的會每天關注華夏到底能不能把芯片做出來呢?

不重要,一點也不重要。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隻要不影響到日常生活,沒人會投入太多精力去關注這些東西的。

無非就是看到了,發幾句牢騷,畢竟數以億計的晶體管怎麼排列才能實現一個又一個功能,腦回路不夠的人不可能看得懂。

恰好有資格研究這些東西的人也懶得在網上跟大家科普這些東西。

畢竟人跟人的智商差距是真的可以比人跟狗之間都大。

讓一位芯片工程師去網上聊量子物理對芯片發展的影響,大概率最後陷入雞同鴨講的窘境。

人類的智力發展不均衡決定了,這個世界始終是百分之一的人確定文明的發展方向,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則跟著時代懵懂得向前走著。人生不足百年,隻要不太過去思考未來,關心的終究還是跟生活比較近的內容。

明星的緋聞終究是比科學更有趣的,明星的瓜人人可吃,但科學這東西還真不是人人都能參與討論的。甚至物質換成科學名詞可能就聽不懂了,隨處可見的生命活動必需品換上學術的名字就會讓人不太淡定了。

比如0.9的氫羥酸加氯化鈉配成溶液,很多人一聽便覺得不是善物,但如果說生理鹽水,大概又會覺得這東西挺好的。

這大概就是現狀了。

所以當世界半導體聯盟的主事人們,開始紛紛選擇訪華的時候,大都也就是在新聞上被提上一嘴,隻要沒人特意的掀起熱度,大概也就是在小範圍內議論一番。

……

是的,以英特爾為代表的世界半導體聯盟總裁、ceo,開始頻繁的訪問華夏。

打的旗號不太一樣,視察在華實驗室也好,生產基地也好,這些表麵上的借口都找的挺好。

當然華夏作為禮儀之邦,是沒人去揭穿這些人的真實想法。

基本上就是人來了自然有官方出麵接待。

蘋果為體大援建的芯片研究中心自然是必須去的地方。

寧孑也在實驗室裡見了不少大佬,正如他之前說的那樣,他是不負責跟這些大佬們談商業方麵的問題的。

基本上就是人來了,如果對方要求拜訪體大,拜訪寧孑的話,那就在實驗室見上一麵,大家寒暄幾句,然後寧孑會請客吃頓飯,臨走時候還會送上一件小禮品,禮品是實驗室裡最新工藝做出的芯片,從160n推進到了75n的一款射頻芯片。

工業製造的窄帶芯片能賣出3000萬美元的高價,這回贈送的芯片技術含量更高,自然價值也更高,起碼間接幫這些互聯網大佬省了上億美元。

足以展示體大有多麼慷慨大方。

當然寧孑做的也就是這些了。

想聊其他的,那就隻能得到一句:“對不起,我就是一個純粹的學生,什麼都不懂。談合作,談商業,有專門的人對接。如果想聊技術的話,大家倒是可以聊聊。”

然後便是隨口打探幾句對方的商業機密,對麵敗退。

倒是商務部門借著這次機會,以相當優惠的價格爭取到了不少大單。體大這邊也跟來訪的大佬們敲定了一個大型超算的合作項目。

告彆了這些繁瑣的事務性工作,在每周最少三次組會的高強度討論之下,陳理想也差不多理解了寧孑的畢業論文。在半導體之爭告一段落的2018冬季,寧孑的博士論文答辯日期跟地點也已經確定,就在平安夜這天的寧園舉辦。

……

2018年12月24日,星期一,燕北體大。

對於許多洋溢著青春氣息喜歡過節喜歡熱鬨的大學生來說,今天的確是個挺重要的日子,平安夜。

尤其是對於陷入愛河的年輕人來說,今天又是約會的日子。

很多時候也的確不能說華夏年輕人崇洋媚外,總喜歡過洋節。主要是華夏的傳統節日,大都是以家庭團圓為主題的,而且比較嚴肅,真正適合年輕人出門慶祝熱鬨的節日著實不多。

春節主題是小家團圓,中秋主題是小家團圓,端午主題還是小家團圓,即便是清明節——最好更是一家人完完整整的出門祭祀祖先,把團圓進行得更為徹底。

也就一個七夕,搭配上浪漫的鵲橋相會主題聽起來挺好的,但不放假不說,沒人提醒,還特彆容易忘掉,雖然被商家炒作了許多年,但也沒掀起什麼大熱的節日氣氛。

不過最後確定在平安夜這邊進行論文答辯還真不是寧孑的主意,主要還是得就著參與這次答辯一些學界大佬的時間。

雖然一般來說畢業論文評閱人是匿名的,不過寧孑還是知道了評閱人的身份。陳理想找了兩位評閱人,都是華夏兩位微分幾何的大佬級人物,蘇之明跟施福申,都是華夏數學院的資深院士。但很難說這是寧孑的麵子還是陳理想的麵子。

至於答辯委員會的組成就更誇張了,依然是超豪華的全院士陣容。

比如答辯主席盧正月,答辯秘書範振華,專家評審除了蘇之明、施福申之外還有阮執矩、鄭彥思、胡之皥、苑敬衡。

基本上整個答辯委員除了寧孑的導師陳理想不是院士外,其他全是院士,還大都是老牌院士。

唯一一個較為年輕的苑敬衡,今年46歲,而且剛剛解決了一個複微分幾何的世界難題,正是春風無限的時候。

可以想象這次寧孑博士論文答辯的規格有多高。

而且今天還是他的博士論文答辯專場,沒有其他人,就他一個人有一天的時間進行這次答辯。

所以陳理想也早早就通知了寧孑,他的答辯流程也跟其他博士生不太一樣,鑒於他的論文是比較新穎的論題,所以報告時間可以延長到120分鐘。要知道一般的博士畢業論文答辯,申請博士的報告時間一般都得控製在40分鐘以內。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寧孑的畢業論文七十多頁,包括他跟評閱人都認為能省去的地方不多,如果真要控製在40分鐘內講完,隻能走流程的快速過一遍,能留下可供討論的記憶點不多。

反正今天就是一個人的論文答辯,直接給了寧孑兩個小時的時間發揮。所以開始的時間也比較早,論文答辯早上八點就正式開始,至於什麼時候完成,陳理想沒提,寧孑也沒問。畢竟不存在不通過的情況,自然也不可能緊張。

寧孑早上如同往常般六點五十準時從床上爬了起來。

唯一不同的是,一向喜歡睡到八點才肯起床的路小雅也跟著寧孑一起早早的爬了起來。

洗漱一番之後,督促著寧孑換上了她昨天專門跟寧家兩姐妹一起去挑選的正裝——一套價格不菲的名牌中山裝。

畢竟博士論文答辯是要全程錄像的。

而且據說華清、燕北許多碩士跟博士生都申請了來旁聽這次寧孑的博士畢業論文答辯。當然這也是正常的,畢竟是難得的機會,能跟八位華夏數學院院士以及兩位未來的準院士共處一室。

沒人懷疑寧孑能上院士,至於陳理想……寧孑都能上,導師沒理由未來不能上。

畢竟是寧孑自己選擇的導師。

路小雅也打算去參加這次答辯,不隻是她,寧曉昨天也跟她約好了要一起來參與這個對寧孑來說頗有意義的日子。

當然她選擇參加的話,翟秋嫻也是要去的……

所以她有自己的任務。

至於寧孑就沒等路小雅了,他得先去寧園做些接待工作。


最新小说: 我的異能可以解析萬物!彆惹我 做了好事要砍樹? 爺爺的江湖 如何拿著萬人迷劇本搞事業? 七零,絕美嬌妻閃婚冷麵軍官 我就是總裁 七零:穿成炮灰把家賣了去下鄉 漢末亂入爭霸 重生毒妃一皺眉,全朝野動蕩不安 雨落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