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孑也很快再次開口了:“說到這裡我要再次感謝魯迪教授,正是他們用極快的速度找到了那些恒星存在的證據,讓我根據這個來自於假想的理論做了進一步的工作。也就是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對另一個假想中的介質空間進行研究。
研究依然是從微觀的量子力學開始的。我們都知道薛定諤方程描述了微觀世界的一切,我們也知道微觀世界有許多反直覺的事情,更知道量子世界某個時間粒子的位置隻能通過波函數算出概率,我並不想推翻這一切,因為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是經過證實的。
我隻是驗證了另一種可能,雖然粒子的位置在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它可以既在這裡,也在那裡,在沒有觀測時,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結果,那麼這個從宏觀層次來看無解的中間態過程,有沒有可能跟假想出的空間存在聯係,最終通過實驗驗證,我的猜想是正確的,的確存在這樣一個空間。”
寧孑話音剛落,這次已經不是竊竊私語了,台下許多人都舉起了手。
甚至有人在台下直接喊出了聲:“天啊,看在上帝的份兒上,寧,彆賣關子了,趕緊到報告廳裡講解你的試驗過程吧!”
好吧,這顯然不太禮貌,不過這句話大概也喊出許多人的心聲。
當環境變得嘈雜,寧孑也隻能微微抬起手,才算讓台下眾人的情緒漸漸冷靜下來。
“我知道大家很希望了解這個假想中的空間是什麼樣的,因為這可能更科學的解釋宇宙的起源。但在這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先看到今天要為大家展示的東西,或者說我口中這個空間存在的證據。
沒錯,不需要重複性的展示跟解釋試驗驗證過程,我已經找到了寧氏介質空間存在的一些鐵證,它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在向大家展示之後,希望大家能遵守秩序。聽從現場負責維護秩序的工作人員的指揮,這樣可以保證大家都能近距離跟它接觸。
我還是要強調一句,接下來的展示跟接觸過程中,任何不遵守秩序的行為都會被直接勸離,不管是誰。大家明白了嗎?”
台下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無數人的目光也再次聚焦到了被黑色幕布蓋住的物體上。
這裡沒有彆的位置展示了,隻可能是這個在主席台旁邊黑色幕布下包裹著的物體。根據寧孑的描述這物體極有可能來自於異空間,這的確勾起了許多人極大的好奇心。
更沒有人在無視紀律,事實上這個時候任何延緩接下來展示活動的行為都可能引發眾怒。
寧孑也沒有再繼續調現場所有人的胃口,直接衝著站在主席台前的工作人員頷首示意,很快便有兩人走上前,伸手極有儀式感的拉掉了幕布。
下一刻,泛著銀色金屬光澤的長條狀六邊形物體便展現在現場一百多位學者麵前。
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幕,因為這玩意兒,它真的是穩穩的懸浮在空中,非常直觀,起碼看不出其動力來源。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這一塊物質,它就是通過試驗,將一些物質進行空間交換後得到的產物。在交換後,物質的微觀層麵電子被交換,大概也是這一奇妙的反應,讓這塊物質的質量為負,並擁有了反重力以及其他一些奇妙的物理特性。”
……
作為一位經驗豐富且極具洞察力的優秀攝影記者,駱克彰在這一刻控製鏡頭緩慢的掃過了主席台下一百多位學者的臉龐。事實上這個時機的確把握的極為到位,攝像機反饋的畫麵中,他看到了各種驚詫莫名的表情。
有半張著嘴巴發呆的,有雙手抱頭的,有抬手捂住臉頰的,還有茫然到似乎魂遊天外的。
駱克彰雖然不是科學家,但在科技頻道當了十多年的記者,對於一些名詞他還是有一定敏感度的,“負質量”,“反重力”,毫不誇張的說,這些名詞除了在論文中,大概就要屬科幻小說中出現的最多。
他當然也是訝異的,甚至是激動的,能夠抓拍到這些畫麵,還真就靠職業習慣。他以為這大概會是這些學者最震驚的時候,但顯然,這次他算錯了。
……
“反重力,不需要我演示了,大家此刻就能看到這塊物質能自主的懸浮在空中,而且你們應該還能看到它上麵是承載了總計76kg的金屬砝碼。現在我想給大家展示一下它另一個物理特性,也是在我們的空間很難得一見的物理特性,常溫下的固體融合。”
說著,寧孑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一個同樣包著一層黑布的長條狀物體。
寧孑揭開黑布,這是同樣擁有著銀色泛著金屬光澤的棍狀物體。寧孑先是輕輕鬆開手,隨後便看到棍狀物體明顯違法了大家已知的物理法則,靜靜懸浮在空中,並緩緩的逆時針轉動。
氣氛讓人緊張的寂靜,現場甚至能聽到人喘息的聲音。
這一刻帶給台下這一百多名學者的震撼大概根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寧孑掃視了台下一圈,然後開口說道:“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這也是經過空間交換獲得的同樣性質的負質量、反重力材料,在宏觀的角度看來,它們之間似乎並沒有力的相互作用。”
說完,寧孑伸手再次將這個棍狀物體拿到手中,走上前一步,拿著這根特彆的棍子對著漂浮在空中的大塊反重力材料敲了一下,隨後發出一聲“哢”的聲響,聲音很悶,並不像普通金屬敲擊時那麼清脆。
敲擊時兩個物體碰觸的部位都沒有明顯的碰撞痕跡。
做完這一步後,寧孑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將這個棍狀物體直接放到大塊反重力材料的下方,然後抬著金屬棍,讓它跟大塊反重力物質緊緊貼在了一起。
隨後寧孑退後了一步,靜靜的看著反重力棍狀物體跟大塊反重力物質貼合的位置。
他莊重深的神色明顯影響了現場所有人,所有人都死死盯著貼合處的位置,甚至許多人情不自禁的超前走了兩步,直到臨時搭建的主席台前負責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開始製止人們再次上前。
但其實這個距離所有人都是能看清楚的,眾目睽睽之下,剛剛那根直徑起碼有2的圓柱狀金屬色反物質材料在沒有任何外力的乾涉下,一點點的陷入到大塊反重力材料之中,整個過程大概持續了十分鐘,直到最後整個棍體全部融入到了那一塊反物質材料。
原本分離的兩個物體,變得無分彼此。
許多人開始麵麵相覷,蒂姆·庫克能聽到身邊的人在那裡喃喃自語:“神呐,我看到了什麼?這是巫術麼?”
好吧,蒂姆·庫克根本無法形容他此時的心情。
就好像他不知道是怎樣的力量能讓身邊曾經的物理諾貝爾獎獲得者將眼前正在發生的現象懷疑是巫術。
他的思緒開始混亂,也開始明白寧孑讓他留下來參加這次會議的原因。
他之前所珍視的一切,大概在主席台那個少年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此時的寧孑大概根本不會在乎faster能賺多少錢,更不會在乎是否要利用faster來控製他們這些公司,因為沒有必要。
毫不客氣的說,現在雙方的賽道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了。
賺錢?
如果寧孑想要錢的話,就剛剛那一根反物質材料,大概能買下整個蘋果吧?
控製?
對於唾手可得一切,寧孑還需要控製什麼?
蒂姆·庫克不知道此時其他科學家是怎麼想的,但他有種強烈的感覺,這個世界,自今天起,要變天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