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以為寧孑邀請蒂姆·庫克參與這次論壇,是有一定目的性的。但現在看來,他太過想當然了。
因為蒂姆·庫克並沒有參加第二天的會議,直接走人了。而且走的時候並沒有給他任何答複。
這說明即便雙方有合作,也不會是他想象中那樣。
再加上剛剛寧孑的表態,已經很明顯了。
合作是不可能合作的,如果想要研究這個新方向,唯一的途徑就是加入。柯林·德羅斯特懷疑加入也還是有門檻的,以體大研究中心現在的體量,跟拿出來的成果大概率並不缺一般的研究員。
比如說此刻,他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考慮,卻不得不回答一些聽起來便覺得很愚蠢的問題。
“德羅斯特教授,你覺得這個試驗真像寧孑說的那樣,即便我們知道了肯定能成功也很難在實驗室複現嗎?”
“我怎麼能知道呢?複現肯定是很難的,彆忘了之前寧孑做的引雷試驗,那次他甚至把所有過程都詳細的寫了出來,但天知道他隱瞞了哪些關鍵的節點,最終情況是沒人能複現他的試驗。但當他在網絡上指點後試驗又成功了。
當然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哪怕是用了更新後的激光發射器設備,也沒法做到引雷百分之百的成功。所以他之前是如何成功的,到目前為止還是個迷,我懷疑如果他不肯公布真相的話,這個迷沒人能解開。所以想要利用現有實驗室設備做出同樣的負質量物質……”
柯林·德羅斯特聳了聳肩,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悲觀態度已經表現得很明顯了。
所有人都知道柯林·德羅斯特是卡文迪生實驗室的負責人,而且自己還掌控著兩個大型的基礎物理實驗室,跟cern的關係更是極為密切。經常會有一些項目合作。
如果把諾貝爾獎獲得者分成三六九等,毫無疑問柯林·德羅斯特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些都意味著這位科學家能調用的科研資源是他們這些人完全不可比擬的。連這位大佬都對在實驗室中做出同樣的材料持悲觀態度,其他人自然不可能樂觀的起來。
“真讓我沒想到,寧的科研精神竟然如此狹隘。”有人情不自禁的發出了感慨。
柯林·德羅斯特瞥了眼那人,懶得做評價。
其實他才是最鬱悶的。寧孑開出的那些條件,幾乎已經杜絕了他能加入這個研究項目的可能。
正因為他有著讓人欽羨的資源,所以也決定了他的自由極為受限。身在高處的人比普通人更能看清楚自由的邊界效應。甚至很多時候他的一言一行都跟實驗室的利益綁定著的。
所以他反而是最能理解寧孑的。他覺得寧孑肯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甚至向他們展示反質量物質的存在都是經過抗爭的。
顯然柯林·德羅斯特猜對了一半……
“所以如果想了解這種負質量物質就隻能選擇長期留在華夏了?”
“其實我覺得留在華夏也沒什麼不好。”
“哦,羅賓教授,你真願意放棄在密歇根大學的教職?”
“這個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想要得到總得舍棄些什麼,如果這裡條件不錯的話,沒什麼是不能舍棄的。最重要的是,你們難道不想知道這個世界真正的模樣?目前看來這裡最有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虛擬出一個最接近真實宇宙的模型。”
“你一定是瘋了!”
“哦,也許吧……”
柯林·德羅斯特看著周遭人陷入爭論,沒有參與進去,雖然他是不可能加入到寧孑的實驗室,不過他在考慮是否要跟寧孑好好談談,如果可以的話,他可以為兩個學生寫兩封推薦信……
當然他首先得去征詢學生的意見。
“好了,眾位,你們爭論的這些東西毫無意義。正如剛才寧博士說的那樣,這不過是個選擇問題,問問你的內心,人生最想要的是什麼?有了答案之後,自然就會做出選擇。除此之外,任何糾結都是沒有必要的。
當然其實這次寧孑的報告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可能,雖然沒有那麼直觀,但如果仔細研究的話,想來大家也是能有收獲的。好了,我決定去吃飯了。你們知道,哪怕我再想知道宇宙的真相也是不可能留在華夏的。所以我就不參與眾位的討論了。”
說完,柯林·德羅斯特聳了聳肩,也抽身離去。
站在他的角度的確沒什麼好討論的了。
“其實德羅斯特教授說的沒錯,我覺得眾位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來做選擇,如果你們現在研究的內容跟寧孑的介質空間理論相悖,又或者強相關,是真的可以考慮加入其中。因為拿不到相關的第一手資料,也許之前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毫無意義。
比如羅賓教授就是研究這個方向的,所以我覺得他的決定很明智。當然如果你們最近的項目不是這個方向,那就沒必要湊熱鬨了。負質量物質很神奇,但新物理並不止這一個研究方向,起碼我覺得是這樣。所以,眾位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吧。
對了,再次盛情邀請大家下午三點來參加我的報告會,如果你們對銀心天體有興趣的話,正如我給出的介紹,我們已經拿到了一些銀心天體運動軌跡的資料,並有了一些很有趣的進展跟假想。”
“當然,魯迪教授,事實上我對這個研究非常感興趣。今天下午我一定會選擇你的報告會的。”
“謝謝,謝謝。”
……
卓明謙的感受又有不同。
他感覺從來沒像今天這麼受重視過。
真的,以前他覺得在寧園跟研究中心做事,能經常接觸一些國內的大佬就已經是人生巔峰了。
但現在他發現自己之前的格局還是小了。
國內的大佬算什麼?
現在他的朋友圈已經有了一票院士,剛剛給他發郵件打電話的都還是國外鼎鼎有名的教授們,而且一個個找他谘詢時還都顯得特彆客氣。雖然不至於讓他升起小人得誌的心思,而且回複的時候依然分外熱情,但飄飄然的感覺還是有的。
每一位找他谘詢的大佬,他都在後台查閱了他們的成就,一個個都是曾經他隻能仰視的存在,但現在卻隻能跟他平等交流,甚至許多人還會對他用上了教授的尊稱,這種待遇是他在一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此時的卓明謙隻感覺選擇去鄉下支教一定是他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沒有之一。
其實不止是卓明謙,這一刻,無數人的命運之線,都已經被寧孑或有意或無意間撥動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