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院長的寧孑也早早的來到了科研基地這邊,打算跟聽一天的課程。
之前宣傳中太空學院的任課老師大都是各種世界科研大獎獲得者可不是開玩笑的。
尤其是這邊的物理實驗室裡,已經有好幾位諾貝爾物獎得主入駐,這些科研界大佬想要獲得足夠的積分去研究最前沿的東西,就得靠上課去換積分了。
至於讓這些大佬去教本科生是不是大炮打蚊子這種問題並不在寧孑的考慮之列。
在三月的規劃中,太空學院的教學任務本就跟其他院係不同。他們在這個階段最需要培養學生的是鑽研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這些人對科學的向往跟熱愛。這兩點都是諾獎級科學家的強項。
至於研究生階段……
四年後現在太空學院的本科生們都要上天空去繼續研究生課程了,沒有對科學偏執的熱愛,在太空城市裡呆得久了,熱情磨滅之後,是很難忍受跟地麵相比相對枯燥的生活的。
這一點三月的數據庫裡有詳細的記載。
在三月小可愛已經經曆過的那個文明,最早長期在太空城市或者月球基地駐紮的科學家們或多或少都出現過一些心理問題。而且這個研究有趣就在越是對科學追求極為偏執的科學家,往往越能在封閉的太空環境中甘之若飴。對於社會學家而言,這必然是人類社會性的有力佐證。
不過這個時候有針對性的培育學生的視野跟好奇心自然更為重要。
當然寧孑專門來基地這邊並不是來代課的,而是打算隨機旁聽幾節課。
可以理解為院領導考察教職員工的教授質量是否達標,以及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否到位。所以這次寧孑誰也沒帶,就一個人坐車來到基地唯一的一棟教學樓,然後乘坐電梯隨意的按下了三樓,然後漫步在走廊中。
已經是上課時間,所以走廊上沒什麼人,寧孑隨意的走著,直到來到一間階梯教室前,聽到裡麵傳出一位教授帶著股子口音的英語,於是下意識的走到了後門處朝裡麵看了一眼。
這是一節量子物理課。太空學院基礎跟理論物理係的必修課程。代課的教授寧孑也認識,是拿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獎的物理學家羅蒙·凱恩。是在寧園世界天文學論壇閉幕之後申請加入體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其實是量子場論跟弦論中的散射振幅。
當然這種等級的教授來教量子物理基礎絕對是足夠了的。
可以看出課堂裡的同學們大都聽得很認真,大概有一半的學生沒有佩戴教室裡每個座位上配套的同聲耳機,但這並不妨礙這些學生認真的進行筆記。
想了想,寧孑閃身走進了教室,隨便在後排找了個最後排一個不太顯眼的位置坐下開始聽課。基本上沒有驚擾到任何人,畢竟絕大多數人都在認真聽課。至於講台上的教授則正帶著老花鏡垂頭盯著課桌電腦上的文案。
“……眾位,在了解了量子力學的概述之後我覺得有必要在第一堂課上跟大家重申一下,你們為什麼要學習且要學好這門課。這一點很重要,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帶過本科生了,但我一直在培養研究生,我發現許多人哪怕到了研究生階段都還沒有改變一些本來早就應該改變的觀念。
我跟你們的院長聊過他開辦太空學院的初衷,他的培養理念是為未來的太空基礎研究培養一批合格的且有著開拓精神的科學家。這個期望其實很高,而且很巧的是量子力學這門課恰好可以最大程度的訓練你們的科學意識。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量子物理可以說是人類科學史上一門最反直覺的學科。在它的構造中,這個世界沒有實在東西,隻有概率。甚至就連時間都可以是離散的!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要駁斥我,因為根據構造量子世界的基石之一,關於tiedependent的薛定諤方程就有對時間描述。
但同學們,還有可惡的量子引力需要理解。這中間又是許多難解的問題,因為物質的量子化描述和時空的幾何化描述在寧孑給出的不等式之前,它們之間彼此不具有相容性,沒有任何一種學說能夠解釋自洽,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大概就是在我們太空學院的院長橫空出世之前,無數的量子力學奠基人們都在做一些不知所謂的研究……”
教授的話換來教室裡同學們一陣陣歎息聲。
這話大家是愛聽的。
至於正在聽課的寧孑臉色是沒什麼變化。
最近變著花樣誇獎他的人太多了,他已經習慣了。
“好了,安靜,正因為這一點,所以你們必須更努力的學好這門課程。不要小看這門課,它很難,這要是你們要學習兩年可能還無法入門的原因。但請相信我,學好了這門課對你們的未來很重要,起碼能在理解宇宙起源這個問題上,幫上我們的大忙。
好了,現在請翻開你們的教材。對了,在這之前要跟大家說的是,你們用的教材是我跟你們的院長一起進行改編過的,是全世界最新的量子力學教材,所以它可能跟你們之前接觸到的教材不一樣,我們的第一課是量子力學的實驗基礎,通過一個經典試驗,來為你們揭開量子力學的神秘世界,讓你們了解量子世界的基本假設。”
……
毫無疑問能獲得世界大獎的教授是有兩把刷子的。
起碼在寧孑看來羅蒙·凱恩講的其實不錯。
唯一的問題在於這位教授大概是真的還沒習慣教授本科生,講述試驗的時候一係列的計算過程隨手就直接寫在了黑板上。
從學生們的狀態就能看出來能跟上教授思路的同學著實不多。
不過話又說回來量子力學本就是一個計算量極為龐大的學科,絕大多數同學都要過這一關的。
就這樣,寧孑一邊聽著課,一邊觀察著課堂上學生們的反應,直到下課的音樂聲響起,他剛站起來打算悄無聲息的離開,便被同樣坐在後排伸著懶腰的學生認了出來。
“寧孑……哦,不,寧院長?”
咋呼的聲音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許多人瞬間扭過頭,正站在那裡的寧孑顯得特彆醒目。
“趕緊把後門關上,讓寧院長給我們講兩句呀。”
一切發生的太快,寧孑都沒來得及注意到如此有創意的想法是哪位學生喊出來的,不過這些青春洋溢的大學生們反應是極快的,很快就有人兩人飛快的站了起來,衝到後門口關上了門。
這波操作著實讓寧孑沒想到。
抬頭看向講台上的羅蒙·凱恩教授,這位來自於新西蘭的教授正側著腦袋看著他。
碰上他的目光時,還主動帶上了講台上配的人工智能同聲傳譯耳機。
失策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