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曦一家人終於先行離開之後,終於輪到杜邦勒老先生出場了。
跟一家三口團聚時的溫情脈脈不同,這位來自於美國的友人在鏡頭前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簡短演講,充分表達了他的憤怒。
當然,這也是應有之義。
不管是誰被人襲擊導致命懸一線心情大概都不會太好。
更彆提這位之前的老先生已經幾乎確定了還有幾十年的壽命。
於是老先生在鏡頭前用慷慨激昂的語調痛斥了這種襲擊行為……
塔下的某個角落裡,卓明謙看著台上發生的一切,臉上再次掛上了陽光的笑容。
……
同一時間,月球第一科研基地。
同步接受了這次迎接跟安撫儀式的陳洛算是親眼看到陳曦安然無恙的跟母親擁抱時,便長出了口氣。
是的,陳曦已經獲救的消息連這位一直在月球基地上呆著的大師兄也瞞在鼓裡,可以想象那種愧疚感有多強烈。畢竟小師妹來月球基地是為了他的畢業論文設計,小師妹請假也是他批複的……
最讓陳洛不安的是,經過小師妹的計算,他重新修改了參宿一號內部的一些線路跟部分構造之後,目前已經連續無故障運行整整127個小時了。現在參宿一號提供的電能已經切換到了自循環係統,不止如此還有餘量,可以供給基地除生命維持係統之外,幾乎所有係統的供能。
機器已經能很好駕馭澎湃的熱能,這也意味著他的畢業論文就快能完成。
當然參宿一號的價值可不止於此。
理論上如果參宿一號能安全運行的話,即將上馬的參宿二號將開始為火星供能。搭載這種核聚變的裝置早已經研發成功,並準備就緒。甚至外部結構智腦都已經設計好構型。
隻等到參宿一號拿出來之後,馬上就可以開始按部就班的製造更強大的參宿二號。擁有了足夠的材料跟可信賴技術,在最新n係機器人的幫助下,最多半年時間參宿二號就能生產出來,並跟載具結合,然後發送到火星外圍的軌道上,成為持續為火星供能的“小太陽”。
毫無疑問,這也是火星改造計劃極為關鍵的一環。
因為擁有足夠的光照跟溫度,才能模擬地球的環境,讓空氣跟水汽流動起來,使得星球表麵氣候趨於溫和,以適應人類的生活跟繁衍。而不是讓所謂的星際移民隻能將腳步停留在有著保護罩的城市裡艱難生存。
按照參宿二號的設計理念,每次充能都能讓它持續工作地球時間三年。其設計使用壽命為十年,這個時間跟火星環境改造完成的時間趨同。十年之後將會有更成熟的參宿三號接替上一代的產品來為火星供能。
十年後火星移民大概也已經正式開始,到了那個時候,陳洛覺得他很可能會有火星太陽之父的美譽。
想想看吧,他這次能成功離開不了小師妹的幫助,偏偏小師妹是在幫助他完成課題之後,回地球的時候出的事,雖然這是老師的吩咐,但這些日子陳洛的自責就沒減少過。
甚至可以說參宿一號每多運行一分鐘,那種自責便多了一分……
所在杜邦勒在鏡頭前慷慨陳詞的時候,陳洛便站了起來,他也打算去通訊打幾個電話,表達一下自己態度。
校長說的沒錯,他可愛的小師妹可絕不能白受委屈了。
該有的補償半點隻能多絕對不能少。
小師妹不好意思要,他這個師兄可得幫著爭取!
……
很快,伴隨著一係列視頻的傳播,很快基地便向全世界展示了什麼叫做學院派的憤怒。
一天時間,完成了運送任務的浮空船排成一個隊列,為遠航完成土衛二遷移任務的女媧號送行之後,並沒有直接回到吳剛號跟基地駐紮,而是在進入地球的大氣層之後便開始分散,各自去執行不同的任務。
很快,全球諸多知名城市的市民抬起頭便肉眼能見到城市上方密密麻麻的浮空船靜靜的懸浮在城市的空中。
是的,這些飛船什麼都沒做,就是安靜的懸浮在那裡,迎著微光,像是一副靜態的畫麵。
就好像基地上方的浮空樓。
雖然許多浮空船艦的型號,其實早已經在網絡上公布過。但在視頻中看到這些船跟在現實中看到這些船,無疑是兩種感覺。
對於無數人而言,抬起頭就能看到那些龐大的船體懸浮在空中,據說還切斷了無線電通訊,絕對是一件讓人心理壓力極大的事情。哪怕這些船此時什麼都沒做,但誰能保證下一秒這些船會不會做點什麼?
更彆提這種安靜的懸浮,還會給人一種所做的一切都在被人窺視的感覺。
吉田野竹錄製的那段視頻已經在互聯網發酵了一整天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萬能網友們早已經將涉嫌這次襲擊事件的人跟單位都統計了出來,恰好跟這些浮空船停留的位置一一對應。
但凡智商正常,這代表著什麼所有人心裡都清楚。
讓人厭惡的行為,可惜的是沒有太多辦法直接讓這些船從天上掉下來。當然,如果真掉下來大概問題更大。畢竟這些浮空船跟隻能在大氣層能運營的鳳鳴係列可不太一樣。
這些可都是能適應太空航行的高級浮空船,在宇宙層麵高級往往意味著大。畢竟要加入重力係統,小型化飛船當然是不需要這些的,比如鳳鳴係列,反正不出大氣層。
但對於這些能夠往返地月航道的浮空船來說,重力係統是必備的,而且光是重力係統都會讓這些船體看起來大了整整一圈,甚至不敢詛咒這些船全部栽下來。畢竟萬一真的發生點什麼事故,天知道會砸到誰頭上。
怨言當然是有的,畢竟這動作真的很嚇人。
好在當這些飛船近在咫尺的時候,這些怨言並沒有直接拋向頭頂上的那些飛船,而是轉給了惹來這些飛船的那些人。
柿子當然要先撿軟的捏,這才是人潛意識裡的處事邏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