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叛_烽火十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烽火十國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叛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叛(1 / 1)

接管北苑大營的禁軍六軍,遠比想象中的容易。

得到齊王李景達、燕王李弘冀二位皇室親貴許可後,李源在北苑大營帥帳中以天子劍之名偽以犒賞之名,召集六軍營指揮使以上將領入帳領賞,接著在王府親衛的協助下不費吹灰之力將所有將領悉數控製,而此事未免太過輕易,也不禁引起了李源的猜測,或許鄭王壓根兒就沒想過造反,要不然為何白白放著三十萬精銳不用?

不過,六軍將領還是不乏一些“老鼠屎”的,當然“老鼠屎”的定義來自於燕王李弘冀,李弘冀果斷地將所有與樞密使魏岑及鄭王一黨有瓜葛的將領,統統挑揀了出來,下場如何自然不用明說。

李源倒是默許了燕王趁機排除異己的私心,因為這些私下裡與鄭王一黨蠅營狗苟的將領人數倒不多,故而影響不大,實際上大部分江淮將士還是效忠於皇帝的。

在順利接管禁軍六軍過後,李源並沒有放鬆心思,而是密切注意著金陵與和州城兩處的消息。金陵城中,徐鉉的下場李源已然預見,他的倒台是必然的,因為他可是鄭王李從嘉的頭號心腹,這天大的黑鍋甩都甩不掉,何況又讓孫晟盯上了,這老家夥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徐鉉豈能逃得掉?

後來又聽到孫晟密奏什麼徐鉉在鄭王府中的言論的消息,李源不由得心裡暗暗發笑。這手段也算是下三濫之極了,抓住敏感的話題進行汙蔑造謠,鄭王這回怕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和州城外的情形亦牽動著李源的內心,因為自己已漸漸看出了端倪,要知道金陵如今已經亂成一鍋粥了,而十萬鎮南軍若真有意謀逆,為何還不趕緊攻下和州城迅速進擊?

而李征古這廝也是蠢到家了,都準備造反了竟還如此“先禮後兵”,如此有膽量向皇帝上了那麼一封言辭露骨的奏疏,彆的不說,這不是故意坑害城裡頭的鄭王一黨麼?

其實皇帝李璟此時已經心急如焚,但他著急的並非是和州城外的情形,因為三十萬禁軍已經順利接管在手,他已高枕無憂,此時令李璟心中急躁難安的是,他開始隱隱發覺此次所謂“叛亂”,或許是一場瞞天過海的驚天陰謀。

因為事情發展得實在是太過蹊蹺,當然,並不是因為李璟突然慧眼如炬,發覺了那封李征古呈上的奏疏是他人偽作,而是因為和州刺史胡則剛剛遣了快馬稟報,城南二十裡駐紮的十萬鎮南軍沒有絲毫異動,連一個斥候都未曾派出。

若真是有意造反,有意奪取和州城進軍金陵,鎮南軍總該遣出幾騎探馬不是?為何十萬將士皆在營盤風雪中隱忍發抖?

儘管李璟心裡頭覺得不對勁,但這回畢竟是自己親自下的旨意,已經言之鑿鑿認定了鄭王一黨夥同鎮南軍謀反,而孫晟與韓熙載在都城中已經展開大清洗,並且鬨得沸沸揚揚,那徐鉉更是被拷打得不成人形,鄭王李從嘉亦突然進宮在皇後麵前鬨出了自殺明誌的鬨劇,裡裡外外枝節橫生,令李璟頭疼不已,事已至此,這回或許是騎虎難下了。

但李璟最終還是找到了一個令自己心安的緣由,不管三七二十一,既然事態發展至此,總不能打自己的臉,何不趁勢收拾鎮南軍,畢竟宋齊丘父子成為他的心病已經十五年了。

一月二十五日,皇帝李璟正式下旨去往北苑大營,任命朗州大都督、武平軍節度使李源為平叛兵馬大元帥,燕王李弘冀為副元帥,著領神武軍、雄武軍、龍衛軍、神衛軍共二十萬人馬前往和州討伐犯上作亂的鎮南軍。

而同時劉少監又在李源出征前帶來皇帝的密旨,告知李源此役不必趕儘殺絕,十萬鎮南軍畢竟都是江淮子弟,若能擒得李征古與宋摩詰便是大功告成,一旦得勝則趁勢南下洪州府,將鎮南一鎮州縣重新收歸朝廷直接管轄,這便算是李璟提前給李源打的招呼。

李源一眼便看穿了李璟的心思,忽然對這位陛下的舉動甚是無語,先前不是還言之鑿鑿必要讓叛亂者統統身死族滅麼?此時來這麼一出,要麼李璟真的是一位仁君,要麼隻有一種可能,李璟已經看出來這次“叛亂”的實情,但他礙於麵子隻能將錯就錯,並且儘力將這次錯誤最大利益化。

看著眼前浩浩蕩蕩的二十萬禁軍,李源心裡亦有些遺憾,因為他想起了自己遠在楚地的那支武平軍,若是武平軍被授命參與這一次的平叛戰爭,對自己而言那是極為有利的,那意味著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向朝廷要物資兵器盔甲戰馬,大發戰爭之財。

說不定還可以趁機再度提出增加兵額的要求,總之李源是絕對要利用這個機會打撈一筆的,隻可惜這次帶領的是朝廷的禁軍。不過說到底,若真是讓武平軍出征平叛,自己倒也不太願意,畢竟這回打下的地盤又必然沒法歸屬自己,如此想想李源也就釋然了......

一月二十七日巳時,李源與燕王李弘冀統領著二十萬禁軍正式誓師出征,浩浩蕩蕩組成一個極其龐大的隊伍出了北苑大營,直奔西南趕往和州。大隊兵馬於次日清晨抵達丹陽山,山腳下便矗立著烈祖朝耗時兩年多建造的和州城。

江南之地滿目平原,鮮少有蜿蜒起伏的崇山峻嶺,但唯獨這不出名的丹陽山一脈,山峰連綿不斷,東西縱橫,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擋住南北。這裡的山亦很有特點,不高但險,而且連綿不斷不知儘頭。

丹陽山穀縱橫,麵積龐大,樹木灌叢密不透風,在冬季的冷風呼嘯下顯得搖搖欲墜,看上去似乎很好穿行,但是一旦進入其中才知寸步難行,和州城便成了唯一貫穿南北交通的陸上要道。

自升元三年起,唐烈祖李昪便在這道天然的防線上戮力經營,和州是南麵拱衛國都金陵的最前線,亦是連接江西大後方的通道。

當時南唐初立,中原王朝以及吳越國皆虎視眈眈,為了既能快速支援國都金陵軍事物資,又能在一旦金陵失守時有一道堅不可破的雄關抵擋南下之敵,昔日便是衛國公宋齊丘提出來在丹陽山口修築和州城,囤積物資兵馬,進可支援國都金陵,退可力保南下關口不失,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烈祖李昪當然對這個計劃很是讚同,國都的安寧從來都是帝王最關心的事情,何況第一謀臣宋齊丘拍了胸脯保證,隻要和州城建成之後,金陵將高枕無憂。李昪當時十分信任宋齊丘,於是批準了由他主持建立此城。

建一座城池所費人力物力可想而知,那是一筆極為龐大的開支,但李昪有求必應,幾乎批準宋齊丘的所有要求,大筆物資源源不斷運往丹陽山口,用來支持建城所需。

宋齊丘當然也不敢馬虎,因為這座和州城在宋齊丘的心裡可不單單是一座為國都金陵安全的城池,野心家宋齊丘建造它當然是有另外的目的的,隻是沒想到李璟登基之後卻不似先皇李昪那麼信任他。

總而言之,當年和州城曆經兩年終於完工時,宋齊丘也等於發了一筆橫財,兩年精心籌謀,他已將向朝廷索要的大批戰馬兵器糧草物資,統統都塞進自己的鎮南節鎮中囤積,眼下洪州府便是一座除了國都金陵之外的全國最大的糧草物資戰馬的囤積倉庫,而且還在朝廷可查的範圍之外......

中午時分,二十萬禁軍終於悉數抵達和州城北,李源策馬站在隊伍最前,率領大軍徐徐走向那座在丹陽山口之下的巍峨的雄城。

燕王李弘冀在馬上指著眼前高大的和州城,頗為自豪地介紹道:“李源,這便是和州城了,皇祖父嘔心瀝血曆經兩年時間才建立此城,其間遭遇艱辛之難,常人難以想象。

此雄城建立之後,國都自此固若金湯。須知和州城藏兵一萬,足可禦敵十萬,想必叛軍亦是想到此一節,因此不敢貿然進攻。”

你是入戲太深了?李源當然沒有說出這句心裡話,隻是微笑點頭附和道:“嗯,確實好一座雄城,可以看出當初先帝的手筆之大,在這丹陽山口下竟建了一座如此雄渾之城,當真不可思議。花的人力物力怕是不少罷。”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何以話長生 七十二層天 我要回家之異界修仙 重生七零:資本家小姐一心想離婚 清冷炮灰?小黑屋在向你招手 笨蛋美人穿成霸總的反派助理後 重生:一九八六,我欲衝天! 重生第一刀,先劈族譜再屠祠堂 穿成毛絨絨,清冷世子夜夜求貼貼 潛蛟破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