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這個女演員慢慢彎腰拿起懸浮的鋼筆,讓鋼筆在半空中靜止,這是第二幕。”
“最後這個女演員十分緩慢的往椅子上坐,係好安全帶,但安全帶是漂浮的,而且被她收進胸口口袋中的鋼筆也差點漂浮出來,這是第三幕。”
“從導演的角度來看,這由人到物的細節呈現,就是拍攝和剪輯中的三幕式。”
導演係的同學緩緩點頭,思索著楚軒的話,並在腦海中聯想課本中描述的畫麵。
“從編劇的角度來看,這段劇情是從文學劇本的一個整體情節中,分割出來的三個分鏡頭。”
“為什麼要分割出來三個分鏡頭,而不是兩個?不用最後一幕,前麵兩幕也能體現出很強烈的失重感。”
“就算是現在,如果請編劇來寫,請導演來拍,我相信很多編劇和導演隻把前兩幕弄出來就夠了,讓女演員抓住浮空的鋼筆就行,效果也有了。”
“因為很多編劇創作不出最後一幕,很多導演想象不出最後一個鏡頭。”
“最後一個鏡頭的作用是什麼,不管是漂浮的安全帶,還是收進口袋後要漂浮出來的鋼筆,直接將失重這個感覺、這個效果給頂滿了,這就是細節。”
在場的人若有所思,他們以先入為主的感觀來看待以前這部電影,常聽人說這部電影很厲害、很先進,但厲害在哪裡並不清楚具體的點。
如果拋出先入為主的觀念,結合楚軒所言,最後一個細節鏡頭他們想象得出來嗎?這確實要打個問號。
楚軒看向眾人:“為什麼學校會把我的三幕式理論用來教學,不在於三幕式這個結構,不在於三幕式這個方法,而是在於三幕式的思維。”
“當擁有了這個思維,它就會逼著編劇把情節創作完整,它也會逼著導演把鏡頭語言弄完整,這才是最重要的。”
“以剛才說的片段為例,三幕式的結果不一定硬要是人物的動作和人物的情緒上給予觀眾反饋,它也可以是細節,甚至是一些微乎其微的細節。”
“就像剛說的漂浮的安全帶,口袋裡漂浮的鋼筆,如果沒有三幕式思維在推著你走,有幾個編劇能想出這個細節反饋?有幾個導演懂得要做一個這樣的細節語言鏡頭收尾?”
在場文學係和導演係的同學心生悸動,恍然間亦有所悟。
他們就說,楚軒的三幕式很簡單,無非就是開始、過程和結果組成的簡單框架,為什麼會被學校這麼重視?
原來重點不是在方法上,而是在思維邏輯上。
正如楚軒所說,如果沒這個思維,不管是編劇也好,導演也罷,弄兩個也就三幕式中的開始和過程劇情就行了,看起來也達到了效果。
但有了這個思維,就會逼著你想出個結果。
有的同學剛開始稍有點不認可,認為有些劇情隻要個開始和過程就夠了,再給個結果或許會有點畫蛇添足。
可現在聽楚軒這麼一說,他們有了新的思路,三幕式中的結果並非一定要表現在人物身上,也可以是事物或場景中的細節!
——耶魯大學。
“茜茜同學,你認為華國演員和彆國演員有什麼不同?華國電影和豪萊塢電影有什麼不同?”班上有個同學問。
劉小麗在窗外蹙起眉頭,就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而已,卻是一連問好多問題,這是專門在挑刺啊,想讓茜茜下不來台?
前麵也有幾個同學自我介紹,分彆來自歐洲的幾個國家的,人家的自我介紹就順順利利,到了茜茜這裡就不同了。
這讓她心裡很不爽。
劉藝妃心裡也不舒服,眼看旁邊的斯嘉老師想出聲製止,她率先開口道:“風格不同,因為文化不一樣,所以表演的風格和電影的風格不同,這位同學還有什麼問題嗎?”
這是她自己的事,她不想靠老師來擺平。
斯嘉老師看了劉藝妃,見劉藝妃想要繼續,也就收回了自己的舉止,饒有興致的看著。
——北影。
楚軒從講座後走出來,看著教室裡的同學們。
“以前包括現在,編劇想到什麼寫什麼,導演覺得哪個鏡頭好就拍什麼,後期剪輯哪個畫麵不錯就剪什麼。”
“彆的不提,這會產生效率上的一個問題。”
“導演讓各攝像組按照自己的運鏡思路把機器擺好,然後演員開拍,如果演員演不出效果,喊停之後往往都要從頭開始,覺得不好的又要讓編劇重新改下劇本。”
“對於編劇來說,劇情是整體連貫的,很多時候劇本一改,那當下這場戲的幾組分鏡頭就要全改。”
在場同學們點了點頭,楚軒說的是事實,碰到這種問題也挺頭疼的,畢竟耽擱了拍攝效率就要多花費一些拍攝資金。
“各位導演係的同學有機會不妨試試,利用三幕式思維去擺機器,一號鏡頭拍開始,二鏡頭拍過程,三號鏡頭拍結果。”
導演係的同學眼睛一亮,這又是一個新思路。
包括一些導演老師們也是微微頷首,這也是他們從楚軒論文中發現的亮點。
“哪個鏡頭達不到效果,就讓演員補拍這一個鏡頭就行。”
“當然,如果演員太拉垮,全程不在狀態,那這個情況就另當彆論,拿一套突破天際的理論也救不了你。”
“哈哈哈……”教室裡響起一陣笑聲,因楚軒突然而來的吐槽感到歡樂。
“應該同學會有疑問,利用三幕式補充細節,那如果要體現的東西過多的話,那就要循環進行三幕式的設計,一個三幕式到另一個三幕式再到又一個三幕式無限循環下去。”
“那麼,三幕式過多,其中有些沒必要的要素也呈現出來,就會讓劇情拖遝、冗長。”
“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進行嵌套三幕式的設計。”
“1號鏡頭是開始,2號鏡頭是過程,3號鏡頭是結果。”
“我們可以以2號鏡頭為開始,設計4號鏡頭和5鏡頭。”
“以3號鏡頭為開始,設計6號鏡頭和7號鏡頭。”
“這是嵌套設計的方式,它可以給編劇和導演無限想象的空間,把任何複雜的元素統一編製成一個整體,然後環環相扣,情緒層層遞進,呈現在多麵性的畫麵中,而不再是市麵上很影視劇中那單調的畫風。”
在場眾人怔怔出神,楚軒的理解一句一句擠壓進他們的腦海,讓他們的思維在放大。
他們之前還想著三幕式是程式化的東西,是固定的思維方式,卻沒想到它的本質是在單一結構為底的構思之上,又能無限創作和延伸的藝術思想。
最厲害的是,無論怎麼創作,怎麼編排鏡頭,都脫離不掉底層三幕式架構的那張牢固的開始、過程、結果這條劇情主線,很難讓設計偏離主題。
掌聲接二連三的響起,對於楚軒能把自己理論的精髓公開講明,他們心裡很佩服,也很崇拜。
——耶魯大學。
“為什麼華國的演員老想來豪萊塢,是因為華國影視行業讓他們看不到希望嗎?”
“還有,華國是怎麼定義演員的,在自己的地盤發展不起來,老讓一些演員往外跑。”
話落,劉藝妃看了看提問的同學,這個男同學明顯是在為難她,問的問題也很不客氣,話裡話外滿是嘲諷。
她心裡隱有怒氣,微不可察地吸了口氣,讓心情快速平緩地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進程,都有自己的發展曆史。”
“因國情不同,國家之間的各個行業的發展自然有快有慢。”
“當然,也有從巔峰下滑的,也有從開始就能看得巔峰並往巔峰走的。”
班上的同學們聞言一怔,劉藝妃的話無一不透露著,豪萊塢在走下巔峰?華國在往巔峰走?
窗外的劉小麗眯了眯眼,這句話含沙射影得有水平,她給女兒點了個讚。
斯嘉老師看了看劉藝妃,站在老師的角度上來看問題,自己的學生在維護自己的國家,她對劉藝妃的表現很滿意。
“任何一個強國,都不會因娛樂行業的改變而改變,華國如此,美利堅也如此。”
“所以,娛樂行業暫時的強弱,沒什麼可稱道的。”
“作為演員,我們隻是見證者,不是評判者,因為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
“作為演員,我們隻是感受者,不是愚弄者,因為我們隻需要將自己的感受以藝術的形式呈現給觀眾。”
“感受世界的變化,感受各地的人文,感受曆史的車輪,以我們自己的體悟來表演,將現實或幻想中的美好、破滅、喜怒哀樂展現給世界。”
“是好是壞我們演員說了不算,是優是劣我們演員也無法澄清,我們僅僅隻是依托自己的精神世界去感受著觀眾很難感受到的東西,再將這份感受傳遞給觀眾,從而讓觀眾有精神上的享受和共鳴。”
“至於其它的和我們演員無關,華國也並沒有對演員的定義。”
“但我認為,隻需做到這點,那就是演員,也是演員的藝術。”
提問的男同學叫威斯特,美利堅人,對外多多少少帶點有色眼鏡看人。
隻不過,他沒想到這個劉藝妃這麼厲害,說出來的東西讓人難以去辯證,且很具思想性。
威斯特啞口無言,看全班同學和老師看向他等著他的下文,他有點小尷尬。
劉藝妃微微展顏,說道:“這位同學,我是否有榮幸與你同班兩年,一起感受演員的藝術呢?”
威斯特臉色一滯,沒想到劉藝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斯嘉老師露出笑容,帶頭鼓起了掌。
全班男女同學衝劉藝妃點了點頭,為她的大氣和格局而鼓掌。
威斯特呼了一口氣,站起來微微鞠了下躬:“我為我剛剛說的話感到抱歉,劉藝妃,我很榮幸成為你的同學。”
窗外的劉小麗容光煥發,她雙手抱臂地看著這一幕,為女兒感到驕傲。
——北影。
“楚軒師哥!”
忽然有人喊了一聲,楚軒把目光看向他。
“如果全國都用這套理論來完善影視體係,是不是就能超越豪萊塢!”
這位導演係的同學很興奮,楚軒今天的講座對他來說如醍醐灌頂,讓他學到了好多東西,也擴展了他的藝術思維。
以前彆的講座,隻是講莫須有的經驗、講聽不懂的學術,楚軒能把實踐的方法和實現藝術的思維講得清清楚楚,這對他以及在場的人來說可謂是能立馬就學以致用,或許也能受用一生。
因此,這位同學很激動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要超越豪萊塢?”楚軒反問道。
“文化輸出海外,為國爭光!”這位同學脫口而出。
楚軒搖了搖頭,道:“首先你要搞清楚一點,外國人永遠都不會信奉華國文化,就像我們國人不會去信奉他們的文化一樣。”
“所以,你無論如何努力,光靠文化輸出,永遠也超越不了外國人的娛樂聖地豪萊塢,因為豪萊塢是他們的文化。”
“同理,他們的文化再怎麼輸入我國,也永遠無法讓我們忘記曆史,無法讓我們忘記先輩,無法讓我們忘記華夏上下五千年的傳承。”
“作為華國的藝術從業者,把文化輸出海外是目標和誌向,拿作品跟外國大片比拚是激情和成就,但想讓華國文化覆蓋掉豪萊塢文化並超越,這是愚昧的想法。”
“你真有這個誌向,與其想著用文化去超越豪萊塢,還不如想想如何在國內打造一個世界娛樂中心,這比你剛才那個想法要現實點。”
這位同學愣了愣,收起了一個激動的心,苦笑搖頭。
楚軒衝他微微一笑,把目光看向在場同學。
“搞我們這個行業的,真要有點誌向……”
“作為導演,想想怎麼拍好我們華國的作品。”
“作為編劇,想想怎麼寫好我們華國的劇本。”
“作為演員,想想怎麼演出我們華國人的風格。”
“就這麼簡單,這也是我們可以也是我們該去做到的。”
楚軒抬手看了看時間,道:“今天的講座就到這裡,再會。”
“嘩——”的一聲,所有同學都站了起來,掌聲雷動之下,目送楚軒走下了台。
絕大部分人對楚軒的了解都基於表麵,有錢有演技有資源又很帥,他們也是抱以這樣的感觀來期待今天和楚軒的見麵。
然而,一個小時的講座結束,他們才知道楚軒最優秀的地方在哪裡。
拋開楚軒表麵上的東西,就以講座上的知識水平和先進的藝術思想以及思想境界上的高度,再輔以時而風趣幽默的人格魅力,這樣的人走到哪裡都能成功吧?
“太帥了!”錦甜歡呼一聲,看楚軒消失在後台門口,她拿起筆和筆記本就往外跑。
“你去哪?”闞清芷忙問道。
“找我男神簽名!”錦甜興奮道。
“我靠,不叫我,你是不是人,那是我男神,等等我!”闞清芷收拾好東西追了上去。
“我也去!”
“走走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