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笑吟吟的問道。
“貞觀二字,臣亦認為極好,可以定為年號。”
“讚同,諸位皇子公主給出的年號都不錯,但還是以大公主的‘貞觀’二字寓意最好。”
“陛下聖明,臣亦讚成。”
“……”
皇帝都拍板了,大臣們哪裡還有不附和的道理?
當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包括魏征在內,都覺得這倆字兒屬實不錯。
今天他們不是來議論年號的,而是來看皇子公主們的期末考試的,一個個都大顯身手呐!
“既如此,便定了。”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搓著手道,
“先把改元貞觀的詔書擬定好,等新年一過,便頒布天下吧!”
“呼——這日子過得可真快,一轉眼都要入冬過年了!”
還記得他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天還很熱,正值酷暑。
這一轉眼,已然過了半年。
這半年來,發生了許多大事,國家也曾動蕩不安,內有叛亂,外有侵擾。
好在,都一一擺平了。
屬於他李世民的嶄新的貞觀時代,終於將要來臨了!
此刻想想,多少有那麼一點小激動。
“遵旨。”
房玄齡拱手道,
“陛下,臣以為,如今即將改元貞觀,是否也應該到太極宮兩儀殿理政?”
“自古以來,從未聽說有哪個皇帝在東宮理政的,若長久待在東宮,那豈不是占了太子的宮廷,叫太子都無處去了?”
聽到這話,李世民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
是啊。
哪有皇帝在東宮做事的!
可……
“唉!”
李世民擺手輕歎道,
“朕又何嘗不想回到兩儀殿去?但父皇還在,朕豈能行不孝之事?”
“朝廷以忠孝治天下,朕身為天子若不能孝順,如何讓官員效仿,天下景從?”
聽到這話,蕭瑀忽的開口道:
“陛下,有些事情您不好開口,太上皇年紀大了,考慮事情可能也沒那麼周全,需要有人去提醒一下他。”
“不如,讓臣去說說?”
上一回,就是他勸說的李淵體麵退位,這回再去,也算是輕車熟路了。
不料,李世民卻是搖了搖頭。
“搬入兩儀殿的事兒,急不得,諸位愛卿勿要心急,朕自有主張。”
他沉聲道,
“再過一陣,過一陣子吧。”
“蕭愛卿,有需要你說話的時候,朕自會派遣你去的。”
“遵旨。”蕭瑀欣然領命。
皇帝既然有自己的主意,他們自然也無需多言。
反正,太上皇是肯定要搬出來的,早晚的事兒罷了。
“好了,年號也議定了,你們政務繁忙,若是無事,便回三省六部做事去吧!”
李世民灑然道,
“等過陣子過年了,咱就在這宮裡頭,好好聚一聚,熱鬨熱鬨,喜迎新年!”
“去吧去吧!”
眾大臣聞言,紛紛麵帶笑意,起身拱手。
不料,魏征卻忽的冷不丁的來了一句:
“陛下,臣有諫言。”
“嗯?你有話說?”李二挑眉道,“好……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