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驚道,
“王君廓朕知道,你先前說過他的事兒,朕對他也早有防備之心,打算召他還朝看管。”
“可長樂王李幼良?他也要謀反?他憑什麼造反……”
潛意識裡,李世民就覺得李幼良這種宗室王爺是草包。
造反?
沒那個能力知道吧!
他哪來的自信和底氣反喔!
“陛下若不信,可以查查他嘛。”
徐風雷神色依舊平靜,淡然道,
“反正臣的職責是察覺並舉報,現在職責已經履行到位了,要怎麼處置,那便是陛下您的事情了。”
李世民眉頭微皺,半晌過後,方才微微頷首。
“朕知道了。”
他沉吟道,
“朕會派人去摸一摸他的底細,若他真有反意,嗬……”
李二的目中,閃過一絲冷色。
“少師既有此能力,在下倒是有一個疑問,還請少師解惑,亦是為陛下解惑。”
蕭瑀出聲道,
“嶺南酋長馮盎與嶺西酋長談殿等部落首領連年征戰,自隋末天下戰亂,大唐立國後,便極少與我朝廷聯係,近幾年疑似改換旗幟,欲自立為王。”
“您說李幼良有反心,王君廓有反意,那麼這個馮盎,是否也有反叛之心?”
李世民再度看向徐風雷。
“馮盎不會抗唐,隻是苦於沒有渠道跟朝廷溝通來往。”
徐風雷沉聲道,
“武德年間,太上皇治國多有倦怠,國內民生都不曾顧好,又談何外交?”
“對於馮氏,是我大唐一直冷處理,不管不顧。再加上嶺南部落眾多,馮氏與諸部落鬥爭亦自顧不暇,無甚精力遣使入朝。”
“臣以為,陛下當派遣一位使臣前往招撫馮盎,相信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將其收服,屆時,再派兵助他掃平粵西諸部,嶺南那一片廣袤富饒的土地,便可牢牢控製在我大唐版圖之中了。”
李世民聞言,嘴角不禁微微一揚。
“馮盎遠在千裡之外,你憑何推斷此人會有如此智慧?”
他笑問道,
“據朕所知,南方許多部落首領,都短視愚蠢,如輔公祏之流,螳臂當車不自量。”
“難道,這也能推算出來?”
徐風雷正欲回應,卻見久未發言的魏征忽然道:
“陛下,臣同意少師的說法。”
“馮氏素來有智慧,當年馮盎的奶奶冼夫人便是女中豪傑,於嶺南打拚出了一番天地,為粵中人所敬服。”
“而冼夫人一脈,又素來與中原王朝極為親和。”
“馮盎此人,臣也聽說過他的早年經曆,據說是冼夫人一手調教的,其處事風格,頗有冼夫人遺風,”
“故而,臣料定,馮盎願意歸附。事實上,無論中原是誰做主,他都願意稱臣。當然了,朝廷也必須賦予他在嶺南的自主權,必要的事情亦要給予軍事上的幫助。”
徐風雷點了點頭。
魏征這波分析的好啊!跟他的想法差不多。
其實馮盎就跟“縣長夫人”差不多,誰都縣長他都無所謂,無論是隋朝還是唐朝,他都可以歸附。
隻要嶺南那一畝三分地,他說話管用就成了。
“好,兩位一番話,為朝廷免去一場刀兵!”
李世民撫掌大笑道,
“既如此,就按你二人所言,朕派遣一位使者前去招撫!”
“若果真應驗,你魏征或許也能做個半仙了!哈哈哈……”
皇帝一笑,眾臣皆是開懷大笑。
唯有魏征一板一眼的道:
“臣並非運用玄道之術測算出來的,而是依據事實和現有的資料來推斷,不敢當‘半仙’二字。”
“少師隨口一說,便能鐵口直斷,臣愧不如也。”
徐風雷臉色微微一僵。
雖然知道以魏征的性格不可能陰陽自己,但這話聽著屬實有些陰陽怪氣啊……
我也不是占卜測算出來的啊!
我隻是翻了曆史書而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