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八年三月。
帝以高句麗侵略盟國新羅,悖逆上國旨意為由,欲興兵討伐,眾臣支持,少數反對的聲音被淹沒。
然後,李世民說要禦駕親征……
這一下,給群臣都給乾沉默了。
隻一瞬間,反對的聲音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勸諫皇帝的奏疏如山如海!
其中,以褚遂良為最,他直接給李世民寫了血書,字字泣血,力勸皇帝不要親征!
上書房內。
李世民看著堆積成山的諫章,那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反應也太大了吧……”
他有些無奈。
隨便扒拉開一本,放下。
再扒拉開一本,再放下。
內容都大差不差,全都是在苦口婆心的勸諫,痛陳利害。
其實道理他都懂,但這回……真的隻是想要任性一把啊!
“不是反應太大,而是陛下太兒戲了。”
房玄齡沉聲道,
“征伐高句麗可以,滿朝文武也都沒有反對的。”
“但陛下絕對不能禦駕親征!難道我大唐的武將都死絕了?需要皇帝親自上戰場?”
“臣認為恰恰相反!我大唐武將如雲!隨便報名號,就能報出來一大堆!如李靖、李績、程知節、尉遲恭、牛進達……等等等等,不可勝數!”
“這些將領都在,陛下何苦要去冒險?”
“縱然高句麗難打,您大不了委任徐公為大總管,總行了吧?他連突厥都能打下來,何況一個高句麗?而且他還年輕。”
“怎麼著,也不用陛下親自上陣啊!”
老房頭平時說話都是很恭敬的,但這回,他是真的顧不上恭敬了!
皇帝太離譜了!
李世民:“……”
他正欲反駁,卻聽長孫無忌附和道:
“沒錯。”
“皇帝當以江山社稷為重!而江山社稷也以皇帝為重!”
“您想想,您平日裡就是出個門,都需要提前好些日子安排安保,確保一個萬無一失。”
“這可是打仗!戰場上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絕沒有穩健之說!”
“陛下您想想,您要是有個閃失,這大唐的江山怎麼辦?天下黎民怎麼辦?”
“這些,您都必須要考慮啊!”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
“不是有太子嗎……”
他應了一句,底氣卻是有些不足。
長孫無忌一瞪眼。
“太子才幾歲啊!他現在能挑起大梁嗎?!”
“陛下,臣說句不好聽的……您的思想好像出問題了啊!以前您可都是以江山社稷為重,其他一切都靠邊站的!現在是怎麼了?莫非是因為魏征逝世了,您完全放鬆了?”
“這可要不得啊!”
這會兒,就連長孫無忌說話都不客氣了。
皇帝這番言論,都快跟楊廣有的一拚了!
“行了行了!這些人已經夠聒噪了,朕叫你們來不是來嘰嘰喳喳教訓朕的!”
李世民有點惱羞成怒,啐道,
“朕現在要的就是兩個字——支持!”
“你們要麼支持朕,要麼就給朕回去做事去!”
兩人相視一眼。
“不支持!”
“臣告退!”
異口同聲。
李世民:“¥……&”
這下,李二也是沒了辦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兩人離開,扶著額頭傷腦筋。
他很少嘗到這種‘眾叛親離’的滋味兒……
還好,他還有一個最後的支持者。
“召徐風雷進宮。”
李世民吩咐內侍道。
……
一個時辰後。
徐風雷站在上書房內,隨意抽選了幾本諫章,看得樂不可支。
“好好,這都是肺腑之言啊!”
“嘖嘖……罵得好!不過比魏征還差點意思,魏征那頂級的陰陽怪氣才是諫臣的頂點!”
“陛下,咱大唐的忠臣良臣還是很多的啊!這一堆全都是啊,真不錯,眾正盈朝了屬於是!”
“哈哈哈……”
李世民翻了個大白眼。
“朕讓你來,是讓你誇他們的嗎?”
他啐道,
“搞清楚點!朕是要你想主意!”
“滿朝文武都反對,房玄齡和長孫無忌更是沒有半點商量的餘地!剛才直接甩臉子就走了。”
“就這狀況,朕該如何是好?你趕緊想法子!”
“這次禦駕親征,朕是一定要做的!不管那麼多!”
徐風雷咧嘴一笑。
“其實,也沒什麼難的。”
“我倒有一計,能讓陛下達成目的。”
李世民眉頭一挑。
“就知道你有辦法!”
“速速說來,不要給朕賣關子!”
徐風雷倒也沒有猶豫,直接附到李世民耳邊,簡單耳語了幾句。
“這……”
李二目光閃爍,猶豫道,
“這他們不得瘋了?”
“更不可能答應了!到時候朝堂都要鬨翻天了!”
徐風雷擺了擺手。
“唐人的性格都是喜歡調中的嘛,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
他笑著應道,
“當您一路走向激進的時候,之前的方案反而就顯得保守了,忽然好像就可行了。”
“您說,是不?”
李世民撫了撫須,想了一會兒,忽得笑了起來。
“有點道理,你小子……有點道理的。”
“論機靈,還得是你啊!”
徐風雷撇了撇嘴。
“這種淺顯的道理,我早就教給承乾他們了,他們一個個都能活學活用。”
“陛下不要大驚小怪,這些都是很基礎的。”
李世民微微頷首。
“承乾現在在做什麼?”
“這都幾年了,遊山玩水也該膩歪了吧?”
徐風雷應道:
“大唐萬裡江山,各處有各處的特色,怎麼可能膩歪?”
“他現在帶著自己的大老婆,還有突厥的小老婆逛來逛去,不知道有多逍遙快活呢!”
“前陣子,他還有書信來,說自己黑瘦的跟個猴兒似的,還畫了一張自己的自畫像,差點沒笑死我,這小子……畫畫挺有抽象派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