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九年,夏。
李世民領兵十七萬,禦駕親征!
這一回出征高句麗,可謂是用上了豪華陣容!
文臣方麵,以中書令岑文本、楊師道,尚書左仆射房玄齡、侍中劉洎為參謀,隨行出發。
武將方麵,以太子太師徐風雷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薛萬徹為副,渡海作戰,直取敵都!
以英國公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為副;
以鄂國公尉遲恭為馬軍總管;
此外,張士貴、張儉、劉弘基、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執失思力、薑行本、閻立德、李思摩……等諸將,儘皆拜為將軍,各司其職,協同作戰!
可以說,除了幾個必須駐守在唐的將軍,這回李世民是把能帶的名將全帶上了,就連年老體邁的李靖,都被李世民拉上當了隨軍參謀。
而帝都長安,則是以太子李治監國,尚書右仆射輔政。
大軍浩浩蕩蕩,開向遼東。
論規模,可能不如當年隋煬帝三證高高句麗來的大,但是論聲勢,論實際戰力,那絕對完爆當年的隋軍!
大軍既出,四方皆驚!
周邊鄰國全都夾起了尾巴,而身為被攻打對象的高句麗,更是直接應激了,趕忙派遣使者求和。
然而……
老子幾十萬大軍都動員完畢了,你想靠嘴皮子就讓咱停下來?
做夢呢!
就要乾你!
十七萬大軍浩浩蕩蕩,進駐幽州沒幾天,便直奔遼東城!
這,是高句麗的一座大城,基底紮實,兵員雄厚。
泉蓋蘇文也是做了兩手準備,一邊放低姿態求和,一邊積極備戰,緊急從平壤向遼東城、安市城派遣急行軍,以抗衡唐軍天威。
不多日,兩國精銳於遼東城外交鋒!
陸上打的轟轟烈烈,海麵上卻是十分寂靜。
嘩啦,嘩啦。
海水衝刷著戰船,甲板上的將士們也隨著頻率輕輕搖晃著。
好在,三萬海軍訓練有素,早已經適應了航海。
“還有多久到達?”
徐風雷極目眺遠,沉聲道,
“回大總管,應該還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到達龍眼礁。”
薛萬徹應道。
徐風雷略一皺眉。
“速度還要再加快。”
他道,
“陸軍已經和高句麗軍開戰,陛下禦駕親征,攜滔天威勢橫壓遼東城,現在正是高句麗國內最驚惶不安的時候。”
“遼東城一旦攻破,泉蓋蘇文必然會對安市城增添重兵,這樣平壤空虛,人心更亂,正是咱們突襲的最佳窗口期!”
“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和陛下取得聯係,一切都得靠自己評估判斷,所以,越早到達目的地就越好!”
薛萬徹神色一凜。
“大總管所言極是。”
他一轉身,朝著身後校尉吩咐道:
“速速傳令下去,加快行進速度,務必一天一夜就到達龍眼礁!”
“是!”校尉應聲而去。
戰船的速度,開始提升。
“大總管覺得,陛下多久可破遼東城?”
薛萬徹小心翼翼的問道。
麵前這位海軍元帥,昔日可是攻滅過突厥的!光這一項,就足以讓軍中所有將領懾服!
他,也不例外。
“遼東城是一座堅固大城,高句麗也以防守著稱。”
徐風雷望著遠方海麵,緩緩道,
“但我唐軍的戰力,他們或許還是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我認為,遼東城很快就會攻破!中間的一些小城也不足為慮,真正難以啃下的,是安市城。”
“這座城的地理優勢太大了,不是一般的難打,而那安市城城主,我也有些了解,是一個極為出色的守將。”
薛萬徹有些訝異。
大總管,竟然對敵軍守將都如此了解嗎?
說實在的,大唐這邊了解高句麗的,還真沒幾個!比如他就隻知道一個泉蓋蘇文,是篡逆的權臣。
“我們的戰略目標,便是在陛下兵臨安市城之前,覆滅平壤,來個內外夾擊!”
徐風雷目光淩厲,道,
“唯有如此,才能在短時間內滅亡高句麗!這是最佳勝法。”
“一旦拖長,便會不利!高句麗人是很會依托有利地形打遊擊的。”
這是他一開始就和李世民定下的方略。
速勝!以全世界都反應不過來的速度吃掉整個高句麗!
若不能速勝,則實難完勝……縱然能贏,也將是一場長久的消耗戰。
“明白。”
薛萬徹點了點頭,笑道,
“跟著大總管,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末將都能想象到踏破平壤,豪攬軍功的樣子了。”
有大總管在,他也不用動腦子想作戰計劃,隻要準確的執行就好了,美滋滋的混軍功啊!
“嗬嗬……”
徐風雷笑了笑,感慨道,
“隻是可惜啊,不能帶上薛仁貴這小子。”
“要是他也在,就好了……哎。”
曆史上,薛仁貴便是在高句麗之戰上大放異彩,為李世民所看重,方才開啟的名將之路。
可現在,時間線變動了……
這麼大一場戰役,李世民把能帶的都帶上了,卻沒有帶上在九嵕山‘屯田’的薛仁貴。
那邊的事,真有那麼重要嗎?
可惜了一個混軍功的機會,這次他要是能來,高低能混個公爵當當。
“大總管請放心,末將一定聽從您的吩咐,您讓我打哪兒,我就打哪兒!絕不含糊!”
薛萬徹忙表忠心道,
“薛仁貴不在,您就把末將當薛仁貴使,沒問題的!”
“我不是那個意思,你不用緊張。”徐風雷笑著擺了擺手,道,“走吧,去休息一會兒。”
……
一天一夜後。
當夜幕緩緩降臨,戰船也逐漸靠向一座礁島。
這是一座很小的島嶼,也就比礁石大那麼幾分,所以被命名為龍眼礁。
此地距離高句麗海岸已經很近了,但因為太小的緣故,並沒有漁民在此居住和捕魚。
嘩!
龍眼礁上,忽然有一道火光亮起。
隨著戰船越靠越近,那火光也越來越亮,終於是照映出了幾道人影。
似是早有約定,海軍士兵拋出繩索,讓龍眼礁上的三人登上了甲板。
船艙之內,
咚咚咚!
“暗網飛魚,參見徐公!”
“暗網東青,參見徐公!”
“暗網海影,參見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