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操持?”
長孫無垢重複了這四個字,語氣似是在反問,又似是在質問。
“嗯。”
李治應道,
“倒也不是孩兒真的不懂,隻是心想著舅舅經驗更豐富,能做的更穩妥些,所以就都順了舅舅的意了。”
長孫無垢眯了眯眼。
“你倒是真乖巧。”
她輕聲道,
“這也遵從,那也順意。”
“倒像是霍光手裡頭的漢宣帝。”
李治眉頭一挑,默不作聲。
他熟讀史書,自然知道漢朝權臣霍光和漢宣帝劉病已。
事實上,他一直都把劉病已當做榜樣來學習的,因為他覺得曆代明君之中,劉病已的性格和自己很是相似。
“不過,我大唐不需要霍光,最起碼現在不需要。”
長孫無垢吩咐道,
“從今天開始,奏疏先送到他那裡過目,再送到上書房,由你批複。”
“政務可以交給臣子們去打理,但最終決定權,必須在你的手裡!哪怕你隻是畫個紅圈表示認可。”
“看上去好像隻是走個流程,可事實上,這絕非走個流程那麼簡單,因為否決的權力,一直都捏在你的手裡。”
“明白了嗎?”
李治聞言,神色認真,連連點頭。
“是,是。”
“母後說得是,孩兒明白了,我回去就跟舅舅商量。”
長孫無垢嗤笑一聲。
“什麼商量?你是君,他是臣!”
她道,
“天地君親師,君臣關係,永遠在親戚關係之上!”
“彆一口一個舅舅的,搞得他好像有多大威權似的,在民間外甥是舅大,但在皇家,從來都沒有這樣的規矩。”
“你是儲君,他便該當恭恭敬敬當你的臣子。”
“所以,你就隻管下令便是。”
李治乖乖點頭,目光泛起神采,忍不住稱讚:
“母後你好厲害啊……”
彆的不論,就光憑現在說的這番話,就足以稱得上是一個出色的上位者!
在李治的印象裡,母親從來都是溫文爾雅的慈母形象,可從來都沒有展現出這樣的一麵來過啊!
“厲害個什麼?無非是看的多了。”
長孫無垢笑道,
“你父皇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你師父也說過,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換的隻是一茬一茬的人兒。”
“所以啊,你還是要多讀書,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有可能會騙你,但經典不會,它隻會無私的教你,至於能學到多少,全在你自己。”
李治神色認真,體會著母親話裡的內涵。
正在這氣氛融洽之際,一道身影疾步而來,立於屋外!
“太子殿下!”
“您……能否出來一下,奴婢有事商量……”
一道聲音傳來。
李治抬眼望去,正是那個去取戰報的內侍。
“嗯?什麼事?”
他起身,有些疑惑。
那內侍神色有幾分緊張,卻又不敢表現出來,隻能是連連招手,催促道:
“您先出來好不好?”
李治點了點頭,正欲出門,身後卻忽的傳來長孫無垢的聲音:
“有什麼事,是我不能知道的嗎?”
“就在這裡說,我昏迷九年了,該瞞該隱的事情,也都瞞了,現在我醒過來了,還要瞞我,沒這樣的道理。”
她的聲音很平靜。
但這平靜之中,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這是命令,不是商量!
“這……”
內侍神色有些難看,但在長孫無垢平靜的注視下,他還是戰戰兢兢地進了屋內。
“你說吧。”
李治也道,
“沒什麼事情是不能讓母後知道的。”
“現在父皇不在宮中,母後就是最大。”
內侍:“……”
他不是刻意隱瞞,而是為皇後娘娘著想啊!
可現在,想瞞都難了。
“陛下,出事了……”
李治渾身一震。
長孫無垢的瞳孔,驟然一縮,身形都有些搖搖欲墜!
……
高句麗,安市城。
如今,這座城已然被唐軍所占領!
徐風雷親率的兩萬精銳和大唐十七萬陸軍前後夾擊,戰爭結果,自然是顯而易見的。
梁萬春再能守,也守不住一間四麵漏風的屋子啊!
短短六個時辰,安市城破!城主梁萬春被俘。
城主府內。
徐風雷坐在主位之上,下首是李績、李道宗等大總管。
他的位置,本來是李世民的。
但李世民因心力憔悴昏厥,隨軍太醫救治不力,已然在徐風雷的安排下,火速送往洛陽休養,安排孫思邈前來救治。
皇帝不在,自然是論資排位。
徐風雷以太子太師晉國公之地位,平壤道行軍大總管之頭銜,坐在首座自然是當仁不讓!
“陛下熬了四天四夜,又經曆大怒大喜,最終還是倒下了。”
徐風雷沉聲道,
“好在,他並無性命之憂,我已安排快馬去請孫神醫,以孫神醫的醫術,必然能將他救醒。”
“所以,諸位也不用太過擔心。”
“今天的第一件要務,便是各自回軍之中,安撫軍心。”
“皇帝無事!現在是由我坐鎮中軍指揮,高句麗彈指可滅,等待他們的,是榮耀和軍功!”
第一場將領會議,首要解決的就是士氣。
拿下安市城不是說完全穩操勝券了,眼下,軍心決不能渙散!
“是!”
眾將拱手稱是,尉遲恭喊得最大聲。
他向來都是徐風雷的最佳捧哏。
一聲應下,屋內的氣氛也是舒緩了幾分。
不得不說,徐風雷就是有威信,他的話就是能讓人信服,這或許是因為這麼多年以來,他都沒有出過錯,所養出來的氣勢!
咱說的,就一定是對的!
所以,說皇帝沒事,他就是沒事!誰都不需要擔心!
“第二件事。”
徐風雷道,
“剛才茂功提出來,安市城困了我軍那麼久,無論是將領和士兵都有不小的傷亡,就連陛下都有了損傷。”
“這一仗打的憋屈,所以他建議屠城三日,以泄三軍不平之氣。”
“對此,我不同意。”
李績神色微動,沒有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