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
這番話語,聽得李世民鼻頭也是一酸。
“好孩子,好孩子……父皇知道你有孝心。”
他改拍為摸,輕輕撫摸著李治的腦袋,柔聲道,
“父皇的時間,不多了。”
“有些事情,要交代你的,你且停下哭泣,好好聽。”
李治連忙用衣袖擦去眼淚,強行止住了哭泣,紅著眼看著父親。
“朕這一生,從來都不信命。”
李世民輕笑道,
“你師父曾經說過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這裡頭,帶著絕對的自信!朕很喜歡!”
“身為帝王,肩負天下,乾綱獨斷。沒有這樣一份絕對的自信,是當不好天下共主的。”
“所以,朕第一件希望你的事,是希望你自信,如果一件事情是你認定該做的,且是對的事,那麼縱然無數人反對,你也要力排眾議去做,斷不可優柔寡斷,喪失主見。”
李治連連點頭。
“孩兒記下了!”
他語氣堅定。
“第二件事,善待你的臣民。”
李世民又道,
“你曾經跟朕說過,你最喜歡朕的一句話,就是‘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朕當時很驚喜,也很欣慰。”
“朕的稚奴,能體悟到這一句話裡的含義,並去踐行,何愁不為一明君?”
“稚奴,你要記住,父皇的這一句話裡,蘊含著治國安邦的至理,你要時時揣摩,多多體悟,最關鍵的,是身體力行,決不能與其背道而馳。”
“明白嗎?”
李治奮力點頭。
“孩兒謹記父皇教誨!”
李世民目中明亮的光芒,稍稍黯淡了幾分。
藥力,在流逝。
“第三件事,你要善待你的兄弟。”
李世民輕聲道,
“承乾、青雀還有恪兒,都是你的兄長,朕把他們分封出去,不是裂土封王,也不是要你們分家,而是讓你們各自能夠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華,而後團結拱衛到一起,組成一個盛世大唐!”
“這個大唐,無論是國力還是疆域,都是曆史上絕無僅有的強大!”
“朕在九泉之下,想要看到的是大唐越來越強盛,疆域越來越大,絕不是互相猜忌,暗自內鬥,最終禍起蕭牆。”
“你們之間一定要多溝通,不要鬨矛盾,如果將來真的起了摩擦,你作為天下之主,稍稍忍讓一下他們,吃點虧就吃點吧。”
李治神色一凝,鄭重的點了點頭。
“是,父皇。”
“孩兒一定遵循父皇的旨意。”
李世民閉了閉眼,微微一笑。
“其實,朕知道不該幻想的那麼美好……又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但是,朕還是想要叮囑你幾句,算是有個美好的願望吧。”
他道,
“你師父跟朕說過,這天下很大,很大,大唐隻占據了很小的一塊而已。”
“外麵那麼大的疆域,想要儘數據為己有,任何政策都無法做到,唯有你師父所獻‘外封建、內郡縣’之策,才有可能辦到。”
“所以,朕采納了,朕知道其中的隱患和弊病。不過,朕也沒想過大唐能萬世一係,隻是想看看,天到底有多高;國,究竟能有多大。”
“這道國策,就靠你繼續施行了。”
外封建,內郡縣,最終必將走向分裂和脫離。
哪怕分封的都是李氏皇族,是他李世民嫡親的兒子,也一樣。
但李世民不在乎這些。
他想看煙花。
他想看大唐這一朵煙花綻放的時候,究竟能有多燦爛,能在曆史的天空,能有多耀眼。
既然不能決定長度,那就讓高度,再更高一些吧!
而且如徐風雷所說的那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大唐注定要滅亡,那麼底子厚一點,多少總能多續幾年吧。
“孩兒遵旨。”
“父皇和師父的國策,孩兒一定會矢誌不渝的執行下去,讓大唐,成為古往今來最強盛的王朝!”
李治跪伏行禮,神色堅定。
“嗯。”
李世民微微閉目,欣慰道,
“其他的,朕也沒什麼交代你的了,什麼為君之道,主政之道,這十年下來,你說不定都比朕還要更強了,不用朕說了。”
“眼下,唯一還需要考慮的,也就是朕駕崩之後,可能會下掀起一些浪花,你需要有人拱衛輔佐。”
“你師父以前說過,紫微帝星也是要左輔右弼來拱衛的,否則就是孤零零的一顆孤星,不是帝王的命,而是出家的命。”
“這四位,算是父皇為你選的顧命大臣,可助你平風靜浪,太平享國。”
“你們幾個——都上前來吧。”
他朝著徐風雷、長孫無忌、褚遂良和李績笑著招了招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