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十年五月,大行皇帝於翠微宮停靈七日,太保徐風雷主持治喪。
眾皇子公主、宗室、朝臣隨太子守靈服喪,慟哭之聲數日不絕。
六月初一,太子李治身穿孝服自翠微宮返回長安,在群臣簇擁下,於太極宮兩儀殿即皇帝位。
新皇即位,旨意有三:
其一,定大行皇帝諡號,曰文;定廟號,曰太宗。
何謂文?
經天緯地,曰文!
此等美諡,也算是給李世民波瀾壯闊的一生蓋棺定了論,這也是他生前心心念念所想要的諡號。
其二,大赦天下!因河東地動,免去河東三年賦稅。
其三,加晉國公徐風雷太師銜,加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尉銜兼檢校中書令,加英國公李績開府儀同三司,加褚遂良尚書右仆射銜。
自此,四位輔政大臣名分亦定,各司其職,輔佐新皇。
越明年,改元永徽。政通人和,一派錦繡風光。
……
春風拂過,冰雪消融。
太極宮禦花園內,李治身穿明黃色龍袍,緩步觀景。
“生機勃勃,萬物競發。”
他笑道,
“一年四季,朕最喜歡春天,春天有著無限的可能。”
“師父,您最喜歡哪個季節?”
他的身旁,正是當朝太師兼太保,位高權重到無以複加的徐風雷。
如今的徐風雷,也已經年過半百,好在養生有方,保養得當,看上去和三十來歲的青壯年無異。
“臣最喜歡秋天。”
徐風雷笑道,
“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陛下年輕,自然喜歡春天。”
“而臣已經老了,不像年輕人那樣富有生機,心中所想,皆是收攏精力,補養精神,好讓自己的冬天,能過得長一些。”
“所以陛下啊,臣這告老還鄉的奏請,您就答應了吧?”
李治無奈一笑。
“師父啊,這兩年,您都跟朕說了八百回告老還鄉的事了,逮到機會您就說,真是讓朕愁死了。”
他道,
“您就真的不願留下來,多幫幫您的徒兒嗎?當年父皇可是指明了,您是擺在首位的顧命大臣,要看顧朕,看顧江山社稷的啊!”
徐風雷哈哈一笑。
“陛下需要臣幫嗎?”
徐風雷反問了一聲,笑道,
“若是劉禪那樣的中庸之主,的確需要有個強大的忠臣,鞠躬儘瘁的去輔佐,去匡扶。”
“可陛下不是劉禪,老臣早就看出來,陛下天生就是當皇帝的料,不需要怎麼教導,也不需要怎麼指點,渾然天成。”
“這種時候,朝中有一位威望極高的重臣,對您反而是一種負擔,您有了想法,還得事事都去請問,事事都要求教,這無疑是一種束縛啊。”
“這些年,臣對朝政沒有發表過一絲一毫的意見,您有任何想法,老臣想都不想就支持,最終不也都做的挺好?這便說明,朝中有臣無臣,都一樣啊!”
“所以啊,陛下要當真正乾綱獨斷的皇帝,就應該早點答應老臣的請求,老臣要是不想走,您攆都得攆老臣走啊!”
李治聽到這番話,嘴角不禁上揚。
“師父啊師父,朕算是知道,父皇為何如此信任您了。”
他豎起大拇指,稱讚道,
“您真是個妙人,是真人!用兩個字來形容您,那就是通透!”
“您說得很對,不過,朕其實也挺想身邊有您這樣一位長者在,哪怕不聊政務,閒聊也能讓朕增長不少智慧啊。”
“所以啊……”
徐風雷神色一肅。
“陛下,先帝曾經在洛陽行宮答應過老臣的!等他駕崩之後,就允許我辭官歸隱!”
他不爽道,
“結果到了陛下駕崩的時候,他卻又欽點我為顧命,他老人家臨終拜托,我豈能推脫?隻能應下。”
“此後主持喪事,扶持陛下登基,那會兒我就想告老,陛下以剛剛登基,根基不穩,天下不定為由拒絕了;到現在三年已過,陛下服喪期也滿了,天下也徹底安定了。”
“這個時候,總該答應了吧?”
“父子二人,總不能都說話不算數吧?!”
李治聽完這番話,卻是笑了起來。
“師父彆越說越急啊,消消氣,消消氣。”
他上前,為徐風雷拍了拍後背。
“我能不急嗎!這是我的夙願,功成不身退,我老杵在這兒做什麼?”
徐風雷冷著臉道,
“我還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
“陛下要是再不答應,那我可得給您使絆子了!”
“您可想清楚,我這絆子一使起來,您的滋味兒可不好受!”
好家夥,這還威脅上了!
全大唐能威脅李治的,也就這位地位超然的淩煙閣第一功臣了!
這話,聽得李治也是有些無奈。
“師父,您這可不帶這樣的,您……”
“你就說答應不答應!不答應明天我就開始給你挑毛病!”
徐風雷一步不退,態度強硬。
俗話說,無欲則剛!他這是要退隱,又不是求著要高官厚祿,不用說軟話,就硬著來!
李治陷入了沉默。
好一會兒,他終於鬆口,沉聲道:
“……好吧,師父既然一心退隱,朕也不能強求。”
“隻是朕有些擔心,您不在了,朝中某些人的意誌,非朕所能左右啊。”
“畢竟,不是每一位元老功臣都像您這樣全力支持朕的,有些人,他有自己的想法……”
“唉,師父這一走,朕的局麵,恐怕要難上不少了。”
徐風雷聞言,卻是微微一笑。
“陛下勿慮,臣這一退,有些人也必須要一起退。”
他道,
“若是他自己不願意退……嗬嗬,那可由不得他。”
李治眉頭一挑。
……
次日。
太極宮後宮,太後寢宮。
“見過長孫相公。”
“見過長孫相公。”
長孫無忌一路走入宮殿內,沿途皆是奴婢內侍恭敬行禮。
如今的他,可謂是手握重權,身兼太尉、中書令之職的他,徐風雷不說話,他就是大唐第一臣!
而這些年,徐風雷說話的次數,屈指可數,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他是事實上的宰相!
這十幾年來,長孫無忌的身上已然養成了上位者的威權之氣,隨便掃人一眼,都能讓對方心生敬畏,不敢對視。
當然,這種威權之氣,在長孫無垢這,並不好使。
“臣,參見太後。”
長孫無忌走到院內,看著藤椅上的長孫無垢,恭敬行禮。
雖然對方是自己的妹妹,但更是大唐的太後!
禮數,必須周全。
“來了。”
長孫無垢掃了他一眼,抬手道,
“坐吧。”
“喝口茶,暖暖胃。”
“是。”長孫無忌旋即便坐下,接過婢女送來的清茶抿了一口。
“好茶!不愧是太後宮裡的茶,果然非凡!”
他眼睛一亮,讚不絕口!
“喜歡就帶兩包回去,這都是外頭進貢的,皇帝孝心大,自己不喝,都給了我,我又不怎麼愛喝茶,總是放著。”
長孫無垢隨口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