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之前那句話,像滿清這樣的綜合實力遠遜於中原王朝的邊塞蠻夷政權,通常隻有一次機會可以一統中原,一旦錯失就永遠錯失。
徐州之戰既然已經起了頭,就絕不能輕言退兵二字。
“主子,萬萬不可退兵!必須堅持圍城!”洪承疇急聲道,“豫親王雖然在山陽城下吃了敗仗,而且還是大敗,但是我大清兵的兵鋒仍不是南明能抗衡,明軍仍不具備與我大清兵進行野戰之能力及底氣,所以從軍力上看圍困徐州是沒有問題的。”
“亨九所言極是。”範文程道,“隻要糧草的難題能夠解決,我大清兵就定能在徐州戰場堅持到最後,贏得這場滅國之戰的最終勝利,進而一戰定乾坤。”
“主子,奴才也是這麼認為的。”寧完我附和道,“絕對不可退兵。”
多爾袞皺眉說道:“你們剛才也說了糧草的問題,能解決得了這個難題嗎?”
“能!”洪承疇斬釘截鐵的說道,“當年鬆錦大戰,先皇曾在錦州城外屯田,我們完全可以效仿先皇也在徐州、歸德等地屯田。”
“對,可以屯田!”範文程附和道。
“就在徐州屯田,還省去運糧之費。”
寧完我接著說道:“眼下已是五月初,馬上就可以春耕了,隻要麥種播下,待到九月中便能收麥,也就是說隻需要想辦法解決四個月的糧草。”
“沒有那麼簡單。”多爾袞搖搖頭說,“我大清兵可以屯田,明軍難道就不會搞破壞?你們彆忘了,除了徐州,在夏鎮及邳州還有明朝的邊軍。”
“淮安府的鄉勇經此一戰之後也是已經成了氣候,同樣不容小覷。”
“此外還有窺伺在側的偽順軍及河南的土賊豪強,也是不可忽視,麵對來自四麵八方的威脅,屯田真的可行?”
寧完我三人立刻就沉默了。
徐州、歸德乃是四戰之地,除了圍困徐州之外,還要應對來自夏鎮、邳州明軍及洛陽方向的偽順軍,且屯田不比野戰,需要分兵築堡防禦,很容易遭到明軍及偽順軍各個擊破,所以二十多萬人未必應付得過來。
更何況,實際並沒有那麼多守備兵力。
因為隨軍的包衣還要種田,肯定就沒法再打仗。
隨軍出征的外藩蒙古也不可能長時間呆在徐州。
單憑八旗滿洲的六七萬人,保護徐州、歸德的屯田肯定是忙不過來。
說到底,徐州可不是遼西,當年先帝圍錦州時,隻需派兵監視遼西,可是現在不行,現在大清兵得提防來自四麵八方的侵擾襲擊。
東暖閣陷入長時間的沉默,洪承疇三人都在苦思對策。
好半晌,還是洪承疇率先打破了沉默:“主子,在徐州、歸德屯田既便會遭受明軍或偽順軍之侵襲,多少仍是可以收獲一些糧食,若是仍不敷使用,那就隻能給各旗私庫派糧,總之徐州之圍絕不可解,此戰隻許勝不許敗!”
“什麼,給各旗私庫派糧?”多爾袞目光一凝。
有那麼一瞬間,多爾袞甚至懷疑洪承疇是不是想要害他。
因為給八旗私庫強行派糧,多爾袞立刻就成為眾矢之的,人心儘失。
但是轉念之間,多爾袞又認可了洪承疇的意見,隻要打贏徐州之戰,給各旗私庫派糧其實也沒什麼,因為攻滅了南明,他就能拿出更多的利益去補償各旗私庫,他多爾袞不僅不會喪失掉人心,反而會更得人心。
反過來,如果輸掉徐州之戰,就算是不給各旗私庫派糧,他多爾袞也一樣會在旗人的心中威望大跌,給各旗私庫派了糧,結果也不會更糟,不是嗎?
當下多爾袞道:“亨九,你這是要畢其功於一役,讓本王與崇禎搏命?”
“大國相爭,原本就是搏命,焉有退路後路可言?”洪承疇肅然說道,“主子不僅要給各旗私庫派糧,還要親領鑲黃旗前往徐州與崇禎對峙!非此不足以提振軍心,不足以扭轉豫王爺在山陽之敗後所造成的頹勢。”
好家夥,洪承疇還要多爾袞親征徐州。
寧完我、範文程也是附和道:“奴才等附議!”
“亨九,鑲黃旗也發往徐州?”多爾袞皺眉說道,“京師的安危不顧了?山西及大同的安危不顧了?土默特川也不要了?”
“主子,難道你還沒看出來嗎?”洪承疇道,“我大清兵自今年初南下,已然在徐州與明軍大戰三月有餘,偽順大軍可曾有從山西或者河南出動一兵一卒前來攻伐?可見闖逆早已打定主意隔岸觀火。”
“不錯。”範文程道,“在徐州戰場還沒有分出勝負之前,偽順不會出兵,我大清兵完全可以集中全部兵力,畢其功於一役。”
寧完我也是激動的道:“徐州大戰若得以成功,功績絕不亞於老汗之薩爾滸大戰及先帝之鬆錦大戰,屆時主子榮登大寶也將成為眾望所歸。”
一句話,就是要多爾袞親領大軍出征,與崇禎決戰徐州。
不得不說,這三個狗漢奸真是為建奴為多爾袞操碎了心。
多爾袞卻還是有些猶豫,因為這賭注太大了,他有些害怕。
皺著眉頭來回踱步片刻,多爾袞又停下來問:“土默特川呢?”
“土默特不過芥蘚之疾。”洪承疇說道,“隻要贏得徐州大戰、攻滅南明,土默特蒙古翻手間便可奪回,實不足掛齒。”
範文程與寧完我同聲說:“請主子速斷!”
但是多爾袞哪裡敢速斷,又問洪承疇道:“亨九,此戰大清兵有幾分成算?”
“主子,奴才若是說大清兵有十分成算,那肯定是騙人。”洪承疇搖搖頭,隨即又接著說道,“但七八分成算是有的,至少比明軍的贏麵要大得多。”
範文程也附和道:“是的,大清的成算至少是明軍的兩倍!”
“是明軍的兩倍?”多爾袞皺眉道,“可你們說過,南明實力遠勝我大清。”
寧完我道:“南明的實力固然勝過我大清,但是徐州的實力卻不如我大清,主子大軍需要麵對的隻是徐州的明軍而已!”
“明白了。”多爾袞點頭道,“三位的意思,是大清無需打敗整個南明,而是隻需要勝過徐州明軍即可,是嗎?”
“就是這個意思。”寧完我道。
“比拚兩國國力,大清肯定不如南明。”
“但是以大清國一國之力對徐州區區一城,則成算極大!”
說此一頓,寧完我又接著說道:“主子,徐州之戰打到現在,其實已經演變成了兩邊人力物力之比拚,就看誰能更加持久?”
多爾袞輕輕頷首,又道:“那麼,三位先生以為哪邊更持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