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潛也是眼熱不已,心說聖上對這些匠戶可真慷慨哪,一掏就是萬兩。
崇禎又對方以智說道:“密之,這台驗證機已經充分證明蒸汽機的可行性,所以再接下來你們要做的,就是將這台驗證機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蒸汽機。”
稍稍一頓,崇禎又道:“真正的蒸汽機就不能夠如此簡陋。”
“無論是鍋爐、汽缸、飛輪或者傳動軸等等,都必須是鐵。”
“都必須是鐵?”方以智皺眉道,“聖上,這怕是很難辦到。”
宋應星也說道:“聖上,鍋爐用失蠟法還是可以澆鑄出來的,但汽缸不行,汽缸的內部工整要求屬實太高,即便是用失蠟法澆濤也是做不到足夠的平整,臣等嘗試過,用失蠟法澆鑄出來的汽缸和活塞會卡住,動不了。”
這時候一個老鐵匠說道:“也不是辦不到,先用熟鐵澆鑄出一個大概輪廓,然後慢慢打磨,隻要時間足夠,打磨成鏡子也是不成問題。”
“就慢慢打磨。”崇禎道,“時間不是問題。”
蒸汽機這種事,急是急不來的,隻能慢慢來。
何況有了現成的技術路線,第二台蒸汽機再慢也不會比第一台蒸汽機更慢,從零到一的突破總是最困難的,從一到二的改進就容易得多。
“成。”方以智點了點頭又問道,“聖上,做多大的?”
崇禎想了想說:“做一台房子那麼大蒸汽機,至少得有一丈高。”
第二台蒸汽機,崇禎就不打算重複做驗證機,而是準備直接用於提供動力,到時候先把鍛床和鑽床做出來,銃管加工速度就會大大加快。
一旦燧發槍的產能提上來,就可以對建奴形成碾壓。
至於現在,大明兵工廠由於堅持標準化製作,燧發槍產能甚至還不如建奴,大明兵工廠一年也就能生產一萬支燧發槍,建奴卻能有一萬五千支,因為建奴不用標準化,所以加工銃管的速度更快,而且建奴沒有配刺刀,成本更低。
當然,總的產能其實也沒差多少,因為除了大明兵工廠之外,還有戶部兵工廠以及十幾家小型兵工廠,一年也能生產五千支。
除此之外,車床、銑床、磨床以及刨床等機床也要開始設計。
等這些機床都研製出來,大明朝也就真正的進入到工業文明,到那個時候,建奴等蠻族或者遊牧民族,就老老實實的在家裡唱歌跳舞吧。
到那時候,就該是大明與西方國家爭奪海權的時代。
就在崇禎暢想未來之時,工場頭頂忽然掠過一團巨大的陰影。
“又來了。”方以智搖搖頭說道,“聖上你看,這是鄭大木剛做的飛車。”
後麵的王承恩便非常及時的將望遠鏡遞過來,崇禎刷的拉開望遠鏡並對準清涼山上空的那團巨大陰影,真在上麵看到了鄭森。
鄭森真聽取了他的建議,將熱汽球做成了飛艇形狀。
吊籃上的推進裝置也從鼓風箱變成了螺旋漿,就不知道用的什麼材質。
從效果看,顯然要比之前的熱氣球好了許多,即便是遇到大風也不會一下被刮跑,頂多就是偏離航向。
不過崇禎覺得這玩意沒什麼大用。
其中原因也非常簡單,載荷太小。
總共就那麼點兒載荷,帶的燃料多了就帶不了武器。
可要是帶的燃料少了,那就根本飛不了多遠,很快又得返航補充燃料,這就是後世空軍戰鬥機中經常說的小短腿。
但是崇禎也不會去潑鄭森的冷水。
無論如何,這種精神總值得鼓勵。
收回目光,崇禎正要再與方以智他們說說蒸汽機時,外麵忽然響起雜亂的腳步聲,隨即以路振飛等四大閣輔為首的近百個官員就亂哄哄闖進來。
崇禎一下就蹙緊眉頭,心說以後得再訂立一條規矩。
未經許可,便是三品堂官也不能輕易進入格物科工場。
思忖之間,路振飛已經帶著近百官員走過來並大禮參拜。
“起來吧。”崇禎示意路振飛等官員起身,又道,“四位閣老留下,其他官員該忙什麼就還忙什麼去吧,朕這裡不用你們作陪。”
錢謙益道:“聖上,大家夥許久未見聖駕,心下甚是想念,所以……”
“所以什麼?所以想要留下來與朕拉家常閒聊天?最好能在朕的跟前混個臉熟?”崇禎哂然道,“這些沒有用,因為你們的考選任用權在內閣在吏部,朕就是想要給你們升官也是辦不到,朕沒這個權力。”
錢謙益討了個沒趣,當即訕訕的閉上嘴巴。
張慎言和孟兆祥都是一臉的不屑,心說你錢謙益的這點小心思又豈能瞞得過聖上?非要在百官麵前裝出很受聖上器重的樣子,這下被打臉了吧。
說實話,對於錢謙益居然能入閣,崇禎也是很無語。
隻能說此公在江南士林中間的影響力還在,而且在這個世界線也不會再有水太涼,個人形象以及名節都未受損,所以才會被廷推入閣。
好在以此公的年齡,肯定熬不到接任首輔。
畢竟路振飛比錢謙益還小著八歲,孟兆祥就更年輕。
正是出於此等考慮,崇禎才沒有出手乾預,否則他分分鐘可以讓錢謙益身敗名裂,喪失入閣的資格。
孟兆祥知道崇禎非常討厭講排場,便說道:“都散了,都散了。”
一眾部堂院寺高官這才忿忿不平的離開了格物科工場,原地便隻剩下了四位閣老。
路振飛這才埋怨道:“聖上你怎麼回京了也不打個招呼,臣等也好率百官前去迎駕,回頭那些禦史言官知道了,又該罵臣等不識禮數了。”
“就讓他們罵好了。”崇禎說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路卿你既然要當這個首輔,就得有受彆人非難的覺悟,咱們大明朝出現過不挨罵的首輔嗎?”
不挨罵的首輔自然是沒有的,老好人申時行也照樣被人噴。
這時候張慎言說道:“回聖上,臣等被小臣罵幾句倒沒什麼,隻是你此番禦駕親征並且順利的平定沙定洲之亂,無論如何也是一樁武功,本朝可是很久沒有此等平定叛亂之功,不舉行一次獻俘闕下委實是說不過去,也不利於凝聚我朝軍心民心。”
“這個,這倒真是朕的不是了。”崇禎聞此也隻能夠乖乖認錯。
說道理,還真說不過這些文官,這些人的嘴皮子那是練出來的。
【跪求月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