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吳三桂,給皇父攝政王請安了。”
吳三桂氣喘籲籲爬上井闌,啪啪一甩衣袖又單膝跪倒在多爾袞身後。
多爾袞沒有回頭,而是依然舉著望遠鏡打量前方戰場,就好像沒有聽到吳三桂的聲音似的,氣氛便有些凝滯。
吳三桂的心便立刻提起來。
自從多爾袞對山西、山東和北直的明朝降軍以及地主武裝進行改編,統一編組為綠營兵後,吳三桂的地位就有些尷尬。
因為讓吳三桂當個總兵肯定是屈才了。
但是讓吳三桂當綠營提督,多爾袞卻又不放心。
多爾袞並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吳三桂的野心。
而且吳三桂對關寧軍被改編為綠營也是很抵觸,一度變得十分消極,直接導致綠營在河套之戰中表現極其拉胯。
雖然河套之戰最終打贏了,但多爾袞卻很生氣。
河套大戰甫一結束,多爾袞就把吳三桂一腳踢到了錦州去清剿土賊。
錦州現在連根人毛都沒有,哪來的土賊?這就是讓吳三桂坐冷板凳,大明皇帝不敢動遼西的將門,多爾袞可不會慣著。
吳三桂在錦州坐了將近半年的冷板凳,終於想通了。
然後他就給多爾袞上了一封萬言奏疏,不僅把姿態擺入非常低,而且表示要為大清的統一戰爭貢獻全部熱情乃至生命。
多爾袞這才又把吳三桂召回到了北京。
而且,還把由關寧軍改編的十個營仍舊交給吳三桂。
但是吳三桂很清楚,多爾袞的內心仍舊存了個疙瘩。
而要解開這個疙瘩,關寧軍就必須得在大沽口拿出像樣的表現。
好半晌後,多爾袞才背對著吳三桂說:“吳三桂,有人曾與朕說,你跟三國時的魏延一樣腦後有反骨,一旦成為手握重兵的大將,必然造反。”
“主子,奴才冤枉。”吳三桂整個身體幾乎貼住地麵,極儘卑微。
福臨看一眼多爾袞,再看一眼吳三桂,眸子裡邊流露出明悟之色。
這便是馭人之術麼?多爾袞是在借機敲打吳三桂,令其不要有異心?
“那人還警告朕說,若不想養慮為患,就早日除了你。”多爾袞仿佛沒有聽到吳三桂的話,或者聽到了但是沒有理會,隻是自顧自的接著往下說。
聽到這,吳三桂的身體已經微微發抖,看上去極為驚恐。
“可是朕覺得,將才難覓,你吳三桂誠然是塊大將之才。”
“像你這樣的將才,若是還沒來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負就飲恨收場,豈非可惜?”
頓了頓,多爾袞又接著說:“所以,朕決定給你一個機會,也是給朕一個機會,更是給大清一個機會,吳三桂,希望你能夠對得起朕對你的這份信任。”
“主子,為了您,為了大清,奴才雖肝腦塗地亦無怨無悔。”
吳三桂咚咚咚的叩了仨響頭,又道:“主子,你隻管站在這裡看著,奴才這就帶著綠營拿下大沽口,活捉那什麼閻應元。”
“好,朕會在這裡親自給你們擂鼓。”
說完,多爾袞又吩咐侯方域:“去搬戰鼓。”
“嗻!”侯方域答應一聲,轉身下了井闌去搬鼓。
吳三桂則下了井闌前來與舊部彙合,又將夏龍山叫到跟前。
吳三桂的麾下有兩大猛將,分彆為左營遊擊胡心水及右營遊擊夏龍山,巧的是這兩員猛將又各有一個驍勇善戰的兒子。
隻不過,胡心水父子在崇禎十七年的甲申國難中被狗皇帝崇禎給拐走,一起被拐走的還有碩果僅存的一千騎蒙古夷丁。
吳三桂現在回想起來都是痛徹心肺。
胡心水父子被崇禎拐走後,便隻剩下夏龍山父子。
“兄弟,這一仗就靠你了。”吳三桂摟著夏龍山肩膀叮囑道,“咱們關寧軍的處境如何你也是看到了,再這樣繼續下去,關寧軍就分崩離析了,所以你一定要在這一仗中打出咱們關寧軍的威風,要讓皇父攝政王看清楚,綠營兵中真正能打硬仗的,還是隻有咱們關寧軍,其他的綠營兵統統都是繡花枕頭,哪怕是薑瓖的大同軍!”
“王爺,你就隻管瞧好吧。”夏龍山惡狠狠的說道。
“不就是千把明軍?這點明軍還不夠咱們塞牙縫的。”
“明軍也就黃得功、高傑兩人的隊伍還算有點戰鬥力。”
“其他人包括左良玉在內,遇到咱們關寧軍全都是送菜。”
好家夥,敢情夏龍山對明軍的認知還停留在三年前的時候,左良玉死了都不知。
頓了頓,夏龍山又接著說:“就前麵這點明軍,末將隻需一個衝鋒就能將之殲滅,再一舉奪下銃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