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遼東盛京。
李??已經帶著樸東熙、金在愚等十幾個侍從“逃”回盛京。
接到消息,盛京將軍葉克舒立刻派兵將李??帶到他的行轅,樸東熙、金在愚等十幾個侍從也一並羈押。
“麟坪大君,你們是怎麼潛逃出來的?”
“據我所知,蓋州衛的明軍戒備森嚴,幾乎沒有半點破綻。”
葉克舒用審視的眼神打量著李??等人,語氣中也充滿懷疑。
對於葉克舒的反應,徐應偉早有預料,也早就有了應對之策。
李??直接如實相告:“回稟將軍,是明軍故意放小臣回來做內應的,並非是小臣等自己想辦法逃出來的。”
“啊?明軍故意放你們回來做內應的?”葉克舒這下真是措不及防。
“就是如此。”李??一臉誠懇的道,“所以將軍趕緊把我們關起來吧。”
葉克舒原本是真打算把李??關起來,至少也要關上十天半個月才行,可現在李??主動承認是明軍放回來,再關就顯得有些不妥。
不管怎麼說,李??都是朝鮮的王子。
真要把李??關起來,勢必會影響到五千朝鮮軍的軍心及士氣。
萬一因此導致五千朝鮮軍發生嘩變,那就得不償失,如果明軍趁著朝鮮軍嘩變的時候來打盛京就更麻煩,所以必須得謹慎處理。
當下葉克舒擺手說:“麟坪大君說笑了,朝鮮乃我大清藩屬國,而你又是朝鮮王子,本將軍怎麼可能無緣無故的把你關起來,不過,明軍既然肯放麟坪大君你回來,想必還有後續的計劃,卻不知道明軍的後續計劃又是什麼?”
李??沒有任何隱瞞:“明軍的計劃就是讓小臣暗中策反朝鮮軍發動兵變,奪取一座或者幾座城門,放明軍進城。”
“這……”葉克舒的臉色變得有些難堪。
分立兩側的幾個建奴武將也是麵麵相覷。
要說明軍的這個計劃,根本不見得高明。
就算是白癡,也能輕鬆猜到明軍的計劃。
但是能猜到是一回事,怎麼應對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好半晌後,葉克舒才有些乾巴巴的問道:“麟坪大君又是如何答複明軍的?”
李??有些愧疚的說道:“回稟將軍,小臣為了儘快脫身,不得不虛以委蛇,假裝答應明軍所提的條件,不過小臣無法證明自己,所以還請將軍羈押小臣以及隨行侍從,等到核實過小臣所言非虛再放人不遲。”
“沒必要。”葉克舒卻隻能擺手拒絕。
李??越是主動要求把他關起來,葉克舒就越不能關。
因為紙包不住火,李??在將軍行轅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傳到朝鮮人耳朵,而朝鮮人曆來自卑又敏感,葉克舒在沒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就羈押李??及隨行的十餘侍從,就必定會冒犯到朝鮮人敏感的自尊心,就會留下隱患。
更糟的是,朝鮮當了幾百年明朝屬國,上至朝鮮國王,下到最底層的百姓,對明朝的好感及忠誠可謂是根深蒂固,就說暫駐盛京的這五千朝鮮軍,親明的也不在少數,再迭加李??遭羈押的事實,就真的有可能會釀成兵變。
所以,葉克舒隻能放李??和侍從離開。
就算監視,也隻能背後偷偷監視李??。
等李??等人離開之後,葉克舒把長子道喇叫到跟前。
“道喇,你派幾個人,暗中盯著李??,尤其是跟在他身邊的那十幾個侍從,一旦發現有人偷偷出城,或者趁夜色往城外傳遞消息,立刻抓起來。”
“嗻!”道喇答應一聲,轉身快步離去。
……
一大早,徐應偉、朱慈炯率領百餘騎往北逶迤而行。
一百多斥候騎兵分成了十幾個斥候小隊,四散開來,沿著大平原搜索前行。
徐應偉剛到蓋州衛之時,軍中隻有騾馬而沒有戰馬,但是來遼東這一年多,大規模戰事沒有爆發,斥候與夜不收之間的前哨戰卻從來沒有停過。
最開始的時候,明軍在前哨戰之中處於絕對的劣勢。
之所以打不過,一是因為缺乏實戰經驗,二是沒戰馬。
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明軍的實戰經驗逐漸提升上來,再加上也從建奴牧場搶奪了一部分戰馬,局麵就稍好了些。
但也僅僅隻是稍好了些,總體上仍舊處於明顯的下風。
因為在小規模前哨戰中,明軍的燧發槍相比建奴的大稍弓毫無優勢可言,其中最為致命的缺陷就是火力延續性太差。
一個訓練有素的斥候騎兵雖然也能在馬背上完成裝填,但是速度卻極慢,正常十幾秒鐘就能完成裝填操作,但在飛奔的馬背卻要一分鐘甚至更久。
然而建奴的大稍弓卻可以在半分鐘內射出十幾支重箭。
所以前哨戰中,明軍斥候就隻有一次機會,容錯率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