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有些自嘲的說:“不過現在好了,沒了這些人的乾擾,咱們就可以正兒八經的探討一下應該如何應對明軍?尤其是明軍的大號孔明燈,如何應對?”
說起明軍的這個大號孔明燈,多爾袞到此刻仍舊感到心有餘悸。
當時但凡隻要走得稍慢些,他多爾袞隻怕早就已經成為燈下冤魂。
洪承疇皺著眉頭說:“主子,明軍的孔明燈可以在空中自如的飛行,是以我大清兵恐怕拿它無可奈何,唯一的破解之策,或許隻有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多爾袞問道,“亨九,你這話何解?”
洪承疇說道:“奴才的意思是,我們也造大號孔明燈。”
“喔,對對,我們也造孔明燈。”多爾袞頓時眼前一亮。
說到孔明燈,原理和結構其實很簡單,大清也能造出來。
這時候寧完我忽然沉吟著說道:“不過說來也是有些奇怪,今天早上明軍反擊時居然沒使用大號孔明燈,此屬實令人費解。”
“難道是因為風大?”範文程神情一動。
“因為風大,擔心會被風刮跑,所以不敢動?”
“當是如此。”侯方域擊節說道,“孔明燈原本就怕起大風。”
多爾袞說道:“然而,誰也不敢保證下次與明軍作戰時就不會起風,所以我們也要造大號孔明燈,明軍有的我們也必須得有。”
“主子明鑒。”洪承疇等紛紛附和。
“接著說大炮的問題。”多爾袞又道。
“為何明軍的紅衣大炮可以擺在步兵的身後?為何他們的炮彈不會落到自己頭上,卻能準確的打到我大清兵頭上?”
屋子裡再次陷入到沉寂。
迄今為止,建奴的炮兵都是直瞄直射。
甚至就連建奴的虎蹲炮采用的也是直瞄。
距離測量,彈道計算這樣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所以洪承疇他們也不具備係統的炮兵應用思維。
所以麵對多爾袞的疑問,洪承疇他們都是無言以對。
不過也不是什麼收獲都沒有,至少也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好半晌後,還是侯方域說道:“主子,關於紅衣大炮之事,奴才以為最好還是請教一下湯若望,畢竟湯若望才是火器方麵的專才。”
“有道理。”多爾袞欣然采納。
“速召湯若望前來遼東。”
……
次日上午,崇禎帶著八百夷丁重新回到渾河南岸的戰場。
徐應偉親自帶著百騎斥候騎兵,來到二十裡外迎接崇禎。
“臣徐應偉,叩請聖上金安。”還隔著百步遠,徐應偉就早早的滾鞍下馬,向著崇禎大禮參拜,絲毫都沒有功臣的倨傲。
崇禎見此,便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曆史上曾出現過太多的居功自傲的大將。
諸如吳起、韓信還有明初的藍玉都因為居功自傲而敗亡。
崇禎其實很擔心徐應偉會因為渾河大捷而變得目中無人。
此前穀亭鎮大捷之後,胡國柱不就飄了?渾河大捷的影響力更勝過穀亭鎮大捷,所以崇禎真挺擔心徐應偉也會飄。
但是好在徐應偉沒有。
徐應偉非但沒有驕傲,反而變得更謙遜。
“平身,有貞快請起。”崇禎也趕緊下馬,要將徐應偉扶起。
但是徐應偉卻堅持向崇禎行過五拜三叩的大禮然後才肯起身。
崇禎握著徐應偉雙手,心說徐應偉的謙遜知進退真有徐達遺風。
崇禎甚至於懷疑,徐應偉這一支是不是徐達流落在外的遺子遺孫?
身為武將,短時間內保持謙遜並不難,難的是長時間保持謙遜,長時間保持謙遜其實也不難,難的是立下不世戰功之後仍能保持謙遜。
在曆史上,隻有像徐達這樣的極少數大將能夠做到這點。
但是現在,徐應偉也是做到了這一點,雖立下不世之功卻半點不自傲。
這要是換成另外一個世界線的年羹堯,立下滅國大功之後居然敢讓皇帝給他牽馬,真正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崇禎微笑著說道:“有貞,此番渾河大捷,你替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勳,朕真不知道該如何賞賜你了,嗬嗬。”
“聖上此言過矣。”徐應偉卻連忙推辭道,“此番渾河大捷,一仰賴聖上運籌之功,二仰賴各步兵旅將士用命,臣不過是照方抓藥而已,實無尺寸之功,聖上隨便選一位勤王士子來此,也同樣可以贏得渾河大捷。”
“過謙了,有貞,過謙了。”崇禎笑著說道。
“此番渾河大捷,你當居首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徐應偉便也不再多說什麼,因為他很清楚過猶不及的道理,在聖上麵前,即不可居功自傲,但是也不可以過度的謙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