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開拔之前,騎兵鎮台已經先行派出斥候騎兵。
順便再說一句,參加過穀亭鎮大戰的騎兵部隊已經擴充到萬騎,並以此為基礎編成了大明第一個騎兵鎮台,胡國柱也被調回來擔任騎兵總鎮。
【注:戰馬一部分從偽順購買,一部分從遼東搶】
兩天之後,大軍沿著海岸線剛剛走到萊州灣海麵,充為先鋒的騎兵鎮台就傳回來一個讓人意外的消息——前方清河口附近發現建奴的烽火台。
“烽火台?”徐應偉有些意外,“一座烽火台還是很多座烽火台?”
“很多座烽火台。”信差回答道,“從清河河口往北,沿著海岸邊每隔數裡一座,但是每兩座烽火台之間相隔多遠,總計有多少座暫時不得而知。”
“知道了。”徐應偉示意信差退下,又扭頭對崇禎說,“聖上,建奴果然提前猜到了我們會從海路進兵,因而早早的在北海沿岸修了大量烽火台用於示警。”
“這沒什麼好意外的。”崇禎笑了笑說,“建奴那邊也一樣有能人。”
建奴的能人其實不少,文臣方麵,像洪承疇、範文程還有寧完我能力都很出眾,武將方麵諸如吳三桂、王輔臣等也都是悍將。
像孔有德、耿仲明還有尚可喜等,其實也堪稱良將。
“聖上明鑒,建奴誠然不可小覷。”徐應偉點了點頭,隨即又說道,“不過此番我軍竟然沿著海岸線推進,必定出乎建奴所料。”
閻應元笑道:“建奴若真在冰麵上埋了火藥,怕是隻能白費力氣了。”
“欸,還是不可大意。”崇禎說道,“縱然是沿海岸線進軍,也一樣要萬分小心,如果真被建奴炸塌冰層掉進海裡,那是真的要凍死人的。”
“是!”徐應偉應一聲,當即命令騎兵鎮台注意排查。
同時又派人把第一鎮的總鎮王家勤叫到跟前:“迪一兄,北海沿岸的烽火台就交給你們第一鎮了,還有彆耽誤太久。”
“是。”王家勤領命而去。
……
數日之後,在潮河的河口。
洪承疇帶著幾個家丁親自登上了河口附近的一座烽火台。
由於河口附近全都是平原,烽火台就成了附近的製高點,因而台上的視野極好,居高臨下可以將周圍十數裡儘收眼底。
不過洪承疇隻關心前方的海平麵。
然而,任憑洪承疇窮儘目力也看不清任何景象,前方除了一片銀色的冰麵之外,再沒有任何東西,更不用說什麼人影。
洪承疇放下望遠鏡,問道:“阿大,夜不收全都派出了嗎?”
“回老爺,全都派出去了。”家丁隊長洪大應道,“而且都偽裝成了冰釣的漁民,一旦發現明軍的行跡,就會立刻回報。”
“那就好。”洪承疇不由得鬆口氣。
儘管準備工作已經做得足夠的充分,可洪承疇心裡卻還是沒底,沒有彆的原因,實在是因為這次的對手比以前的黃台吉更強大。
六年前輸給黃台吉,其實並不是因為他能力不濟。
但是這次,洪承疇卻真的心底發怵,麵對一個已經悟道的皇帝,真的無法淡定,真做不到安之若素啊。
稍稍低頭,洪承疇又把目光投向潮河河口的冰麵。
河口的冰麵看著沒有任何異常之處,但是洪承疇知道底下已經埋了大量的火藥,這些火藥一旦被引爆,足以將十數裡冰層炸裂。
如果運氣夠好的話,十數裡冰層的破裂足以引發大範圍的崩解。
真要是發生了崩解,一舉葬送南明的數十萬大軍也是有可能的,如此一來大清與南明之間的攻守之勢立時逆轉,國運便又回到了大清這一側。
而他洪承疇的名字,也必將因為此一戰永載史冊。
正思忖間,身後響起輕微的腳步聲,回頭看卻是侯方域爬上來。
“洪部堂,下官就知道你會在這裡。”侯方域笑道,“是在盼望南明大軍到來嗎?”
洪承疇擺擺手說道:“侯參軍說笑了,我怎麼可能盼著明軍到來?如果有得選擇,我寧可明軍永遠都不要北伐。”
“那恐怕要讓部堂大人失望了。”
“算算時間,明軍差不多也該進北海了。”
說到這一頓,又道:“而且肯定是直奔潮河口而來。”
“老爺快看!”侯方域話音剛落,家丁隊長洪大突然間驚叫起來,“狼煙!西南方向的烽火台點燃狼煙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