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剛走進內務府大門,就聽到劈裡啪啦的撥珠算聲。囉span
顯然,內務府財帛科的給事中們仍還在緊張的核算之中。
財帛科都給事中張岱倒是挺清閒,泡了一壺西湖龍井端坐大廳一角,一邊閉目品茗一邊聆聽對接各家銀號、商號、工廠或工坊的給事中向他報告最終核算結果。
不過,如果有人以為張岱好糊弄,那可就錯了,而且還是大錯特錯。
“崇禎22年,工商實業銀號收支相抵,入內務府賬總計三千三百二十八萬零七百二十六元,核算無誤。”
“崇禎22年,皇家市易所收支相抵,入內務府賬總計兩千零八十七萬三千七百八十又四元,核算無誤。”
“崇禎22年,航運造船銀號收支相抵,仍欠內務府總計九百九十萬元整……”
“不對吧?”原本閉目品茗的張岱忽然間睜開眼睛,說道,“航運造船銀號自成立至今一直未曾盈利,什麼時候入賬內務府十萬元?”囉span
“張給諫,是剛剛入的帳,一共是十萬元。”
“剛入的賬?航運造船銀號的利益相關方隻有龍江造船廠還有海軍,龍江造船廠隻負責建造海軍的軍艦,不兼營民用,哪兒來的進項?”
“數日之前,海軍往南京運回一批貨物外加三百多個紅夷,這批貨物加紅夷在拍賣市場上拍得五十萬元,按航運造船銀號的股權劃分,其中的兩成也就是十萬元歸於內務府,消息剛剛才送到北京,還沒來得及向張給諫您報告。”
“原來是這。”張岱笑著說道,“那沒事了。”
正說話之間,朱慈烺已經從門口快步走進來。
附近的給事中紛紛站起身見禮,張岱也趕緊放下手中攥著的宜興紫砂茶壺,然後三步並作兩步來到朱慈烺跟前。
“太子殿下,您怎麼過來了?”囉span
“外邊下這麼大雪,還累你專程跑這一趟。”
一邊說,張岱一邊還麻溜的替朱慈烺拍去大氅上的雪花。
“沒事。”朱慈烺微笑了笑,又道,“反正也沒什麼事做,就過來這邊看看。”
“殿下,快這邊請,您先喝一口茶。”張岱將朱慈烺領到角落的茶幾前坐下,又道,“臣這邊的賬目馬上就好了,隻等馬大人與鐵路貨運總號那邊的往來賬目也厘清楚,今年也就是崇禎22年的總賬也就核算出來了。”
“不急,不著急的,時間還早。”
朱慈烺笑著坐下來,又接過茶盞。
輕呷了一口便讚道:“是明前龍井,好茶。”囉span
“殿下是懂龍井的。”張岱瞬間就來了精神。
偌大一個內務府就沒幾個好茶道的,張岱每日裡除了工作,平日裡真是寂寞如雪,連個交流茶道的人都找不著。
隻不過,這個茶道終究沒能交流成。
朱慈烺剛坐下不久,馬鳴騄就帶著一身風雪走進來。
“太子殿下也來了?”跟朱慈烺打過招呼,馬鳴騄又將手中拿著的一本厚厚的賬本遞給張岱,說道,“鐵路貨運總號的賬目已經出來,入賬吧。”
“遵命。”張岱雖然好享受,對待工作卻也是極認真的。
從馬鳴騄手中接過那本賬冊,隨即帶著給事中開始入賬。囉span
馬鳴騄看上去顯得十分疲憊,坐下之後就開始閉目養神。
朱慈烺就沒有去打攪馬鳴騄,而隻是在大廳一角靜靜等待。
好在並沒有等多久,戌末時9點),今年的總賬目終於出來。
張岱拿著賬本興衝衝的來到朱慈烺和馬鳴騄跟前,朗聲說道:“殿下,大人,截止到崇禎22年底,內務府的總資產已經增加到了近10億元,收支相抵,盈利近1.5億元,光賬上的現金就有近五千萬元,今年又是個肥年。”
崇禎要是在場聽到這個數字,估計也得喊六六六。
內務府的總資產隻用了一年時間就從5億元增加到近10億元,這也就意味著大明的工商業規模居然在一年之內翻了一番。
這也就難怪江南會爆發用工荒。囉span
蒸汽機終於開始展現出強大的推動力。
聽到盈利1.5億元,周圍的給事中頓時歡呼出聲。
盈利1.5億元,意味著內務府的每個給事中都可以獲得750元的分紅,這筆錢對於張岱這樣的富家公子來說或許隻是個零花錢,可是對大多數窮苦出身的給事中,卻是一筆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巨款,至少可以置棟宅子。
大明建築工坊已經開始在北京起宅子。
都是將以前的老宅子推掉之後重新修建的新宅子,都按照統一的樣式,帶有前後花園建得可漂亮了,而且內務府官員還有內部價。
朱慈烺也非常高興,隻因為今年的盈利尤其難得。
今年打了一場大仗,鐵路這頭吞金獸也正式開工,再還有北京的重建,隻是這三件事內務府就砸進去六七千萬!囉span
這種情況下還能盈利1.5億兩真不易。
當下朱慈烺笑著說:“今年除了分紅,再給大家準備一份年禮吧,就由內務府統一出錢從江南訂購米麵油茶布這些必需品,按每人50元標準。”
周圍的給事中聽了越發的開心,心說太子殿下真是給力。
張岱應了一聲又問:“太子殿下,文華殿那邊是否也送一份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