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法蘭西瑞典聯軍剛剛修建到一半,明軍的炮兵就到了,隻是一通炮擊,就將未及成形的棱堡工事炸得七零八落,於是聯軍就隻能繼續大踏步後撤。
這樣堅持了七八天,聯軍終於是崩潰了,在吉爾吉斯草原的中部兵敗如山倒。
最終,十二萬法蘭西陸軍以及六萬瑞典陸軍除了少數騎兵外,大多遭到殲滅,甚至就連瑞典親王卡爾十世和法蘭西孔代親王都被明軍俘虜,太陽王路易十四在杜倫尼以及親衛隊的保護下僥幸撿回一條命。
……
冒險出擊的法蘭西瑞典聯軍遭受慘敗,選擇撤兵的聯軍主力也沒好到哪裡去。
就在聯軍主力撤出阿斯特拉罕防線之後沒多久,之前穿插過去的明軍騎兵主力突然之間就兜回來,向聯軍主力發起猛攻。
這次沒有了棱堡做防禦屏障,結果就完全不同。
聯軍主力勉強扛了幾個回合,最終兵敗如山倒。
真的扛不住,因為明軍的火力比聯軍凶殘太多。
最後的局麵就沒什麼好多說,就是一路追一路殺。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明軍騎兵就追了足足三千裡,一直從裡海北岸追到烏克蘭與波蘭的邊境地帶,參與東征的聯軍主力也大多遭到明軍殲滅。
消息傳回歐洲各國,各國的國王大臣頃刻間全傻掉。
這下完蛋了,參與東征的十字軍主力灰飛煙滅,國內新征召的軍隊未經訓練,裝備也是參差不齊,短時間內很難形成戰鬥力,這仗怎麼打?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大明皇帝崇禎突然放話要議和。
對於這一消息,歐洲各國的國王女王大公們自然是將信將疑,當下便紛紛派出外交使節前往羅馬確認消息。
在得到肯定答複後,各國的國王女王大公們頓時間喜出望外。
於是,經過半年的準備以及籌備,一場史無前例的和議在羅馬聖彼大教堂內召開,參與此次和議的一方是大明,另一方則是基督世界的幾十個大小國家,代表人物是羅馬教皇國的教皇亞曆山大七世,各個國家的樞機主教也都參與了和議。
對於這次和議,朱慈炯頗有微辭,他是持反對意見的。
順便多說一句,朱慈炯所率領的五個騎兵師已經在半個月前,也就是崇禎28年的九月中旬順利抵達羅馬。
在來羅馬之前,朱慈炯還帶著一個騎兵團順道去巴黎西南郊的凡爾賽宮誑了一圈,臨走還帶走了兩個女仆。
凡爾賽宮當時其實有不少的公主以及貴婦。
其中一個還是路易十三的表妹特蕾莎公主。
但是朱慈炯卻對這個特蕾莎公主毫無興趣。
因為歐洲王室基本都是近親結婚,長相大多一言難儘。
反倒是服侍特蕾莎公主的兩個女仆長得楚楚動人,朱慈炯一眼就看上了,然後直接就直接把兩女給帶走了。
朱慈炯現在真是有些放飛自我了。
這一路推過來,已經從各個公國、王國搶了不少女子,好幾個都懷上了。
所以父子倆在鄭和艦上見麵之後,崇禎就調侃兒子說:“炯兒,你這生孩子的本事可比你的父皇厲害多了。”
朱慈炯笑著說:“青出於藍勝於藍麼,嘿嘿。”
頓了頓,朱慈炯又不解的問:“父皇,為什麼要跟基督世界議和?”
“原因很簡單。”崇禎歎息道,“短時間內我們連莫臥兒帝國都消化不了,更不用說歐洲的基督世界,所以隻能先簽訂和約,再慢慢消化。”
朱慈炯點頭說:“那這次的和約,父皇打算提什麼條件?”
“這個沒想好。”崇禎笑著說道,“所謂和談,無非就是漫天要價。”
頓了頓,又道:“不過有件事炯兒你可以先暗中做起來,那就是出高價,將巴黎大學乃至整個歐洲所有的科學家聘請到大明。”
歐洲需要征服,但歐洲的自然科學也要學習。
古代科學不說,至少近代科學是歐洲更先進。
至於歐洲的這些科學家肯不肯去大明,其實都不是問題。
因為這個時候的歐洲,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族群認知差異,也就是民族概念不強,自然也就不存在忠誠之說,隻要錢給到位了,他們肯定願意去大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