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重啟計劃!
秦國,鹹陽。
年輕的秦王桌前站著幾名大臣,恭敬的低著頭。
秦王讀過剛剛從魏國送來的書信,輕輕笑了笑。
魏國的相國吳魁與秦國有秘密往來這件事情,隻有很少人知道,這是先王留下來的一條暗線,就連白朗都不知道。
其實細細思索就會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魏國與秦國之間的領地接壤頗多,是中部五國中與秦國接壤土地最多的地方。而魏秦之間卻久無戰事,雖然其中不乏魏國是五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這一理由,但也應該不至於相安無事才對。許多人將這歸功於相國吳魁,認為是他從中周旋,外交上策略應用得當。吳魁能夠在朝中步步高升,平步青雲,也與這一點有很大關係。但不為人所知的是,吳魁其實一直與秦國有著勾結,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何魏秦能夠相安無事多年。
吳魁與秦國是何時搭上的線,至今已經不可考,秦王更是無從知曉,但是先王遺言不會有假,吳魁是值得信任的。埋伏了十年的棋子,今日到了要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吳魁信中約定本王出兵邊境,承諾事成後許以一半國土,諸位愛卿怎麼看?”
房內的幾名大夫,都是秦王的親信,皆位列上大夫。
一名極為年輕的大夫出聲道“出兵一事,可。”
這名年輕的大夫名叫甘茂,年少成名,有神童之譽,做官不滿兩年,就被秦王一手提拔到了上大夫的位置,因為胸有韜略兼之年紀與秦王相仿,頗得秦王喜愛信任。
甘茂話音剛落,就有一名中年大臣出言反對“吳魁此舉,有違禮製,我國出兵相助,有累名聲。”
這名大臣名為鄭青鬆,是前朝老臣了,出仕十餘年,比不得甘茂的平步青雲,勞苦了半生才走到今天的位置,為人穩重,而且是儒家學說的堅定擁護者,對禮製十分看重。
秦王饒有興致的看向二人,動了動下巴道“你倆繼續說,看看誰能說服孤,孤就聽誰的。”
甘茂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魏國地處中原,土地肥沃。有吳魁做內應,事成之後可儘得四百裡平原,人口更是不可勝數。最重要的是,這可以切斷魏國與中山國以及衛國之間的聯係,有利於往後我國進一步的擴張。”
鄭青鬆搖了搖頭道“甘大人所說之利雖大,卻違背了禮製。吳魁謀逆造反,篡權上位,未經天子允可,得位不正。而我國出兵相助,更是不義之師,有違孟夫子所說仁義二字。得之雖易,統治卻難,怕是難堵天下悠悠眾口。”
甘茂笑了笑道“有三晉前車之鑒,今日吳魁代魏有何不可?”
鄭青鬆愣了愣,一時語塞。
甘茂看向秦王接著說道“依臣所見,可先答允吳魁的請求,至於事成之後,我軍既已長驅直入,是得四百裡還是儘得八百裡,可就由不得吳魁了。”
秦王看向甘茂,笑道“甘大人好大的胃口。”
甘茂笑道“臣所謀不過一城一國,大王所謀卻是整個天下。”
秦王停下了笑容,眼神有些冷冽的看向甘茂,甘茂卻隻是低著頭笑而不語,許久過後,秦王有些冷冷的道“這江山是大周的江山,我們都是天子的臣子,我何曾說過我要謀取整個天下了?你可知這是大逆不道!”
甘茂輕聲道“臣一時失言,還望大王恕罪。”
秦王擺了擺手道“算了,饒你一回,下次可切莫再讓孤聽到這等話語。”
一旁的鄭青鬆問道“那出兵一事?”
秦王愣了一下道“噢?就勞煩李將軍去辦吧,朕等會派人將兵符送到李將軍的府上。”
一直未曾說話的李姓將軍點了點頭,甘茂也是笑了笑,鄭青鬆卻是急了“大王不可呀,我國這樣做,天下人會怎麼看我們呀?”
秦王咧開了嘴笑道“好啦,孤意已訣,鄭大夫彆勸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