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同人之玫香暖意!
乾隆四年正月十四,白蕊姬於臻祥館誕下了皇四子,成為弘曆登基四年後得到的第一個皇子,也是皇上失去了嫡子永璉後得到的第一個皇子,幾乎是彌補了他那痛失愛子的巨大痛苦和失落。皇上喜不自勝,親自為皇子取名為永琋,代表了他對這個孩子寄予了無限的希望與期盼。紫禁城中日日設宴,又賞賜了永和宮上下,連著皇子的生母白蕊姬的地位也水漲船高,恩寵不衰。
而長春宮的皇後,卻沉浸在失去親子的痛苦與打擊之中,日複一日地病重下去。皇上為著端慧太子早逝,實在也不放心皇子公主在擷芳殿撫養,因而四阿哥永琋出世後便被許養在白蕊姬身邊。這是格外的恩寵與榮昭,落在外人眼中,既是白蕊姬與四阿哥盛寵與榮耀的象征,亦是向後宮眾人昭告了白蕊姬與四阿哥在皇上心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而大阿哥,三阿哥和三公主也都不需再送回擷芳殿,如此一來,從前熱熱鬨鬨的擷芳殿也清靜了下來,隻是形同虛設罷了。擷芳殿中除了最低等的灑掃宮人,其餘的都分配去了各宮伺候。而趁著這般喜慶之時,撫養著兩位皇子的純嬪亦被晉位為純妃,一時間由默默無聞而至舉足輕重,風頭頗盛。連皇上亦在閒暇之餘,除了逗留白蕊姬宮中之外,往純妃的鐘粹宮亦漸漸去得多了。
出了月子,白蕊姬便挪回了永和宮。趁著永琋酣睡,她便將眾人都打發出去,自己窩在宮裡狠狠地哭了一場。是為著前世的孩子,也為了今生的永琋,她總覺得永琋就是前世的孩子轉世,她終於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子了。他那麼可愛,那麼漂亮,從此她是一個母親了,一個要儘全力去保護孩子的母親,一個隨時準備著為孩子犧牲一切的母親。
春日裡,白蕊姬與海蘭在純妃宮中閒坐。幾人看著大阿哥和三阿哥與幾個乳母在廊下嬉鬨著玩耍。卻見皇上正好過來,笑著道,“這後宮裡,如今就屬鐘粹宮最熱鬨,遠遠便聽見笑鬨聲了,朕聽著就覺得高興。”
幾人忙屈膝道,“皇上萬福金安。”
皇上虛扶了一把,笑道,“蕊姬和海蘭也在。”
白蕊姬笑盈盈望著皇上,“純妃娘娘教養的大阿哥與三阿哥極好,臣妾來取取經。”
海蘭亦道,“皇上喜歡熱鬨,就不許臣妾們也來羨慕一番熱鬨麼?”
純妃笑道,“本宮哪裡當得起玫貴人這般說。倒是海常在這是羨慕臣妾和玫貴人有了孩子了,說來海常在伺候皇上時日也不短了,若是也能生個皇子便好了。皇上說是不是?”
皇上道,“朕何嘗不是這樣想,孩子是越多越好。聖祖康熙爺子嗣繁盛,咱們皇室也能跟著興旺起來。”
皇上看著三阿哥跟著大阿哥玩得起勁,便道,“隻是熱鬨是好的。三阿哥如今也四歲了,是該好好認些字,彆一味隻是貪玩,連帶大阿哥也不好好讀書了。”純妃聽皇上這句話分明是有幾分不愉之情了,正要替兒子分辯幾句,卻見大阿哥身邊的宮女盈盈施了一禮,道,“回皇上的話,大阿哥說,三阿哥剛回到純妃娘娘身邊,母子兄弟間難免疏離,所以下了學便陪著三阿哥玩耍,也增兄弟之情。而且三阿哥如今可乖巧呢,大阿哥在屋子裡讀書溫課的時候,三阿哥都跟著身邊聽著,大阿哥還教三阿哥認字,真是兄友弟恭。”
白蕊姬方才沒注意,如今仔細一瞧,那宮女竟是魏嬿婉!
皇上喜道,“真的?三阿哥已能認字了麼?”
大阿哥牽著三阿哥的手晃了晃,指著鐘粹宮正殿內的匾額道,“三弟,那是什麼字?”
三阿哥好奇地仰起頭來,看了一會兒道,“溫和。大哥,是溫和。”
純妃原當三阿哥一字不識,一顆心提得緊緊的,正暗怨大阿哥竟挑了那麼難的幾個字給自己兒子認,卻不想匾額上“淑慎溫和”四字,三阿哥卻能認識兩個,也不覺大鬆了一口氣。
“從前大字不識,如今能認兩個,已經是不錯了。”皇上含笑,伸手撫一撫大阿哥的腦袋,“好孩子,不愧是朕的大阿哥,能教養幼弟,用心向學。”
大阿哥忙道,“皇阿瑪明鑒,不是兒子用心,而是覺得三弟其實資質聰穎,隻是以前擷芳殿的嬤嬤乳母們太過寵愛才會認字識物太晚,所以想自己多教教三弟,以儘大哥的責任。”
純妃十分欣慰,亦笑道,“大阿哥純孝友愛,實在是諸位阿哥的表率。”
大阿哥牽過皇上的手道,“不過皇阿瑪,兒子近日讀書有幾處不明,可否請皇阿瑪指教,教教兒子和三弟。”
皇上大悅,帶著兩個兒子便往暖閣裡去。他正要抬步,卻見魏嬿婉一臉溫柔恭順,仿佛一朵欲綻未綻的小小迎春,嬌嫩而羞怯。
皇上不覺注目,“你是伺候純妃的?怎麼從前沒見過?”
魏嬿婉的聲音清澈如山間泉水,娓娓動人,“奴婢從前是在擷芳殿伺候的,如今撥來了純妃娘娘宮裡。蒙娘娘不棄,讓奴婢伺候大阿哥的茶水點心。”
皇上見她言語得宜,便道,“朕看你機敏聰慧,用心伺候著大阿哥吧。”說罷,便帶著兩個阿哥入內了。
純妃見皇上如此歡喜,不覺大鬆了一口氣,道,“阿彌陀佛,上天保佑。皇上居然不嫌棄三阿哥了。”
海蘭笑著寬慰道,“否極泰來。妹妹就說麼,隻要三阿哥養在親額娘身邊,那一定會好的。果然有姐姐和大阿哥調教著,三阿哥便討皇上喜歡了。”
白蕊姬也道,“若是來日臣妾的四阿哥能有大阿哥和三阿哥一半的聰明,臣妾也就知足了。”
幾人又互相恭維一番,海蘭看了看守候在殿門外一身宮女裝束卻不失清豔容色的嬿婉,笑道,“純妃姐姐要賞大阿哥,更要好好賞大阿哥身邊這個宮女了。若沒有她,皇上今兒還沒那麼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