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端天命!
這天,外藩的諸位貝勒也都已經紛紛趕到了盛京,如同科爾沁的布和、內喀爾喀的拉巴什希布等人也是請求皇太極上皇帝尊號。
“好好好!”
“既然你們也願朕定尊號,可見天下天下同心啊。不過朝鮮王也是朕的兄弟,也該通知他知道。”
於是派使節騎快馬到朝鮮下赦令去了。
天聰十年,三月二十二日,在沈陽盛京,舉行了請求皇太極上皇帝尊號的儀式。
儀式的歸置雖然不太大,但是卻十分隆重。
先是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貝勒一起朝見大汗,聯合請上皇帝尊號。
於是派使節騎快馬下赦令去了。
然後滿洲,蒙古,漢宮內外文武群臣聯合,請大汗上皇帝尊號。
這一係列的儀式都是為了表明皇太極即皇帝位是天下眾望所歸。
這時,皇太極以“順天應民”的姿態,堂堂正正的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今日受諸位的相信,朕思慮良久,既受尊號,那日後定當憂國勤民,有所不逮,為天佑助之!”
朝廷上下為皇帝的繼位大典忙碌著…
從天聰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大清。
天剛黎明皇太極身穿黃袍,頭戴皇冠,率領群臣登壇,祭告天地。
祭壇設在德勝門外,是一個高高的長方形的石台,四麵鑄有石階。
祭壇的周圍用黃綢紮製了棚帳,長長的香案設立在正中間,上麵鋪有黃綾,設了“神位”擺在了巨大的香爐前。
幾百名內外朝臣按秩序排列在祭壇兩側。
為首的是大貝勒代善,在他之下是濟爾哈朗、多爾袞、多鐸、嶽托、阿濟格、阿巴泰、豪格、杜度等兄弟子侄。
接下來就是皇室親屬。
在他們之後便是蒙古八固山額真、六部大臣以及明朝降將等。站在他們一旁的是蒙古十六部,四十九名貝勒,如布和等人。
在這些朝廷重臣之後,還有滿洲,蒙古,漢人的文武百官,都按照所屬各旗排列。
朝鮮在收到皇太極的旨意後,也派了來人,但來的人不多,隻有兩名使臣,所以他們排在了後麵。
在大典場內,依次遍插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的各色旗幟,沿場地四周排列著數層旗兵、鎧甲和刀槍相映生輝,使氣氛莊嚴肅穆而又喜氣洋洋。
當東升的太陽吐露萬丈光芒時,滿蒙漢各一名禮官來到皇太極麵前,慢慢的引導他來到壇前,拾階而上,麵向“神位”站立。
讚禮官高呼“致禮始!”
皇太極在案前跪下,從禮官手中接過三柱天香恭敬地插在香爐內。
“獻禮!”
讚禮官又喊。
兩邊的侍衛把帛、酒、三牲…依次遞到皇太極手裡,再由他放在祭壇上。
皇太極帶領群臣向神位恭敬行三拜九叩禮。
“…”
“禮成!”
這祭天的儀式便算結束了。
天大亮後,皇太極回到皇宮的崇政殿,舉行了隆重的“受尊號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