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喜鋪(中)_錦心似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錦心似玉 > 第三百六十章喜鋪(中)

第三百六十章喜鋪(中)(2 / 2)

原來是要看自己的傷疤!

十一娘索性歪了頭,大大方方地指給他看“在這裡!”

徐令宜細細地摩挲著那道疤痕,想到當時的凶險,不由問道“那時候害怕不害怕?”

害怕?

當然害怕!

睜開眼睛驚覺自己獨處異世,害怕與人相處被人看出破綻,害怕在陌生的環境裡舉止不當被人看成是異類。

那種感覺,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現在想起來,心裡都會涼颼颼的。

“不記得了!”

說好了要忘記的。就要努力地忘記。

“時間太久,那時候又年幼,記得不是太清楚了。”十一娘回憶著那些讓她愉快的時光,“隻記得自己一個人在床上躺了很長的時間。每次側過臉去,就能看見窗外那株纏繞在芭蕉樹上的紫藤。開著紫白色的小花,風一吹,就有淡淡的香味飄進來。但開了窗子,又有小蟲子跑進來。隻能在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開窗……陽光照進來,光暈圓圓的,閃爍著五彩的霞光,飄浮在空氣中,有點刺目,但很漂亮……春天的時候飛來了兩隻燕子,在屋簷下做窩……我看著它們孵了四隻小燕子,餓的時候就會張著嘴,伸長了脖子叫喚,它們的嘴好像是嫩黃色的……”

徐令宜靜靜地聽著,眼中閃過一絲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憐惜。

像他生病的時候,身邊總圍著很多人。隻想怎樣快些把這些人都趕跑了好睡個覺。哪裡還會注意窗外種的是什麼?開得什麼樣的花?

觀察的那麼仔細,可見日子有多寂廖。

他不禁從背後緊緊地摟了十一娘。

十一娘的腰肢,如春柳般的纖細柔韌。

她是中等的個子,但腰細腿長,骨骼又小,因而顯得特彆婀娜多姿。而且比實際身量看著要高一些。看著雖然好看,卻不適宜生養。

念頭閃過,徐令宜心中一動。

他微微沉思,貼了她的耳朵悄聲道“你什麼時候來的初癸?”

十一娘正說著話,聞言不由語凝,臉“刷”地一下紅到了耳根。

徐令宜又輕聲追問“什麼時候?”

“來燕京以後!”十一娘窘迫地道。

餘杭離燕京千裡迢迢。羅大老爺和羅振興先到,然後大太太帶了十八歲的五娘、十五歲的十娘和初癸還沒有來的十一娘……最後嫁給自己的卻是十一娘。

十一娘那麼聰慧的人,可曾仔細思量過這其中的原由?

徐令宜望著她紅蓮般的麵孔,新婚之夜細眉頻蹙的痛苦忍耐,昏黃燈光下輕言慢語的耐心勸慰,和諄哥跳百索時的愉悅舒暢,告訴誡哥識字時的溫柔慈藹,麵對姨娘們無理取鬨時的鎮靜從容……如走馬燈似的,在他腦海裡轉個不停。

當初決定娶十一娘,固然有元娘所說的十一娘年紀還小的原因,也有他不想太早再生嫡子的順水推舟。可他早改初衷,十一娘及笄也有四個月了,卻依舊沒有動靜……會不會還有彆的什麼原因?

念頭一起,他的表情就變得有些怪異起來。

而十一娘感覺到徐令宜的沉默,不由轉身狐惑地打量他。

大大的杏眼,眸子黑白分明。像盛著一泓山澗水般清澈、透明。他甚至能看見自己的倒影!

徐令宜避開了十一娘的目光。

就算知道又如何?一邊是娘家,一邊是丈夫,這本是世間最艱難的立場。何況自她進了徐家的門後就如她自己所說的一樣,因為知道抱怨不能改變處境,所以總是做的多,說的少。因為有比抱怨更重要的事,所以她從來都是寬和大度,溫柔仁藹的……

他不覺把臉貼在了她頭頂的疤痕處。

這一刻,他甚至希望十一娘不知道。

有時候,不知道也是一種福氣。

沒幾日,被十一娘派到王家去打聽消息的粗使婆子來給她回音“……彆說,我們家十姨奶奶出手就是不凡。先把國公爺叫到跟前來吩咐了一番,讓國公爺把原來老國公爺用的人家都請回來。還放出話來,讓國公爺三日之內把事情辦妥了。那國公爺小小年紀,哪裡知道怎樣行事?府裡的事務之所以被國公爺的生父、生母把握,也是因為國公爺偏向自己的生父、生母之故。自然不把我們十姨奶奶的話放在心上。可我們十姨奶奶也不是吃素的。當即就說如若不照著她老人家的吩咐做,她老人家就去大理寺告國公爺‘仵逆、不孝’,做了彆人的嗣子,卻請自己的生父、生母回府當家,置嗣母於不顧。國公爺的生母聽了不冷不熱地道羅家世代官宦,是江南旺望,徐家貴為公卿,餘大人在殿前行走,要是十姨奶奶這些都不顧了,直管去告去。結果您說怎地?”

這就是她的辦法?

把自己的嗣子以“仵逆、不孝”的罪名告到大理寺去?

十一娘已說不出話來。

一旁的琥珀見了忙道“結果怎樣?”

那婆子得意洋洋地道“結果我們家十姨奶奶一聲不吭,由金蓮姑娘扶著就去了大理寺。那國公爺的生母看著不對勁,親自去把我們家十姨奶奶接了回來。十姨奶奶吩咐的事自然也就一樁不落地照著辦了!”

寫到男女感情戲就快不起來!

絞手指……


最新小说: 神話繪卷師:開局財神趙公明 渣爹另娶,七零小可憐帶妹去尋父 我靠仙氣火遍內娛[娛樂圈] 密室經營遊戲?係統帶我飛升! 兩界物價差億倍,我氪金爆獎勵 大唐:開局女兒槍挑長安城! 快穿拯救世界從養崽做起 黑心女修,債主都在反派修羅場 出馬仙紀實:我供奉鬼堂的那十年 這個師姐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