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得得得”駛出了胡同。
五夫人的臉就沉了下來。
“四嫂,我看這件事,你還是回弓弦胡同和舅老爺商量商量吧?”
十一娘聽著心頭一震“出了什麼事?”
“把餘家小兒子過繼給七娘的事,一半是因為當初朱安平當然過七娘,如今朱安平變了卦,七娘覺得朱安平說話不算數,心裡的坎過不去。一半卻是羅家二老爺!
“我二叔……”十一娘很是意外。
五夫人點頭,斟酌道“聽七娘說,當初她為這件事回娘家的時候,二老爺開始喝斥她胡鬨,後來聽說是族裡的人慫恿著朱家老太太出麵鬨騰,就改變了主意。說,朱家的這些親戚在朱安平的曾祖父那一輩就分了家,朱家的產業產業一小半是朱安平的父親、祖父留下來的,一大半是朱安平自己掙下的。憑什麼讓那些快出五服的兄弟分了去?然後寫了封信讓七娘帶給餘太太……”,之前雖然猜到這件事羅家二老爺和二太太知道,甚至因為太過溺愛女兒默許了七娘的所作所為,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二老爺在這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十一娘通體生涼。
現在連大方得體、明理大義的四娘……
她有些不相信。急急地打斷了五夫人的話,低聲道“那我四姐怎麼說的?”
“餘太太覺得這件事太荒唐。彆說是她了,就是餘大人,也斷然不可能同意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朱家。勸七娘快回高青去,無論如何要占著正房不走。她後腳就去高青”幫七娘和朱家的人理論。過繼什麼的,想也彆想。立刻給朱安平抬姨娘。如果生了兒子”到官府去備報,養在自己名下。如果生不出來,那道理就全在羅家。到時候讓那些提過繼的人吃不了兜著走……”
這才是自己了解的四娘!
十一娘透了口氣。
“可當時的七娘正滿心歡喜的投奔四姐而來”,她輕輕地道,,“準備四姐為她主持公道”要朱安平兌現承諾。這樣的話,哪裡聽得進去……”
“是啊!”,五夫人歎氣,“她當時覺得二老爺說的有道理。還說,如果朱家的人對她尊敬也就罷了,可自她嫁進朱家,從吃的到穿的,朱家的長輩、妯娌處處挑她的刺。知道朱安平為她不納妾,個個等著看她的笑話。如今讓她主動給丈夫納妾”豈不是讓她自打嘴巴。”,“結果她當時就鬨騰起來?”,十一娘猜測道。
五夫人苦笑“拿了把剪刀就朝胸口紮下去,要不是身邊的丫鬟眼明手快,隻怕……”然後慶幸道,“還好隻是把那丫鬟的手給紮了個洞!”,還好隻是把丫鬟的手給紮了個洞!
望著五夫人不以為然的樣子,十一娘望著她欲言又止。
五夫人卻沒有多想。
任誰攤上這樣涉及長輩是非的事都會難堪!何況自己是十一娘的妯娌,十一娘覺得不在自也是常理。
她裝做沒看見,繼續道“二老爺知道餘太太不願意把幼子過繼給七娘後,連看來了幾封信不說,還特意差了身邊的一個幕僚來了趟燕京”說如果餘太太不說,那二老爺就親自來會會這個曾被二老爺當成親生兒子養的女婿。餘太太就同意了……”
所以四娘什麼也不能說……
十一娘垂著眼瞼,默默地坐在那裡,沒有做聲。
五夫人望著她臉上透出來的悲憤,生出幾份同情之心來。
她想安慰一下十一娘,兩人平時的交集實在是少,又找不到什麼合適的話。
沉默中”車外鼎沸再人聲傳進來,越發的喧囂了。
過了這商鋪林立的西大街,就是安靜肅穆的正安街,荷huā裡遙遙可望了。
想到這裡,她不由道“四嫂”我看這件事的關鍵還是二老爺身上。已經不是我們這些晚輩能左右的了。你還是早點拿主意吧……”
十一娘抬起頭來,眼底閃過一絲感激之情“五弟妹,多謝你提醒。我明天一早就走趟弓弦胡同……”又問”“我七姐…………現在有什麼打算?”,五夫人聞言不由露出幾分得意之色來“我告訴她,與其要朱安平兌現承諾”不如追究朱安平不守諾言!”,十一娘吃驚地望著五夫人。
五夫人看著像冬天裡喝了杯熱茶似的舒服。
她眼底的得意之色更濃了。
“這男人啊,一高興起來,什麼話都說得出口。我們女人要件件都記在心上,那可得找本帳冊,專司個小丫鬟記帳才能行。”,五夫人笑道,“,七娘膝下空虛,這就是七娘的不對。可朱安平答應七娘在她姊妹中過繼兒子,這就是朱安平的不對。兩相對比,就能扯平了……”
有些人,天生就很會處理夫妻關係。
五夫人就是有這種天賦的人吧!
這麼多年以來,七娘沒有為夫家生育子女,心虛,所以才會拚命的鬨騰,一點點小事也能讓她弄成潑天的大事。而五夫人的話,正好給了七娘一個理由,填平了她心裡那個坑。
※
祝大家端午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