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外祖父家的護衛帶上不就行了。”
母子倆正說的麵紅耳赤,徐令寬回來了。
“四哥要去嘉峪關啊!”他很是興奮,竟然比詵哥兒還要興奮,“當年我就想去。娘不讓,沒去成!”說著,拎起詵哥兒,“走,去跟你四伯父說說,我們一起去!”
詵哥兒大叫著跳了起來。
五夫人反而不管了——有丈夫跟著,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太夫人親自選了個吉日,兄弟倆個帶著謹哥兒和詵哥兒出了燕京城。
徐嗣諄負責外院的庶務。十一娘忙著給謹哥兒布置屋子,參加萬壽節的宴請,送過年的年節禮,置辦年貨。五夫人則忙著給歆姐兒找婆家。太夫人每天笑嗬嗬著去看庭哥兒,有時候也把去給她老人家問安的瑩瑩留下來玩半天。日子很快就到了十二月。
徐令寬和詵哥兒回來了。沒有看見徐令宜和謹哥兒。
“範維綱把四哥留在了宣同。”徐令寬訕訕然道,“我還要差事,就帶著詵哥兒先回來了。”
“他們不回家過年了?”十一娘很是意外。
“看樣子是回不來了。”徐令寬不好意思地朝著十一娘笑。
“這個老四,庭哥兒滿月禮、百日禮都不在家不說,還在外麵過年。”太夫人有些不悅,“你怎麼也不勸勸你四哥。”
“我勸了!”徐令宜大喊冤枉,“我四哥怎麼會聽我的!”
太夫人不再說什麼,叫了徐嗣諄進來“家裡的事,就全指望你了。”想了想,“要是你不懂,就問你母親。”
徐嗣諄恭敬地應“是”,深覺責任重大,反而患得患失,一件很小的事都要來問十一娘,生怕走差行錯。十一娘卻想雍王那邊,趁著徐嗣諄過來給她請問,叫了白總管進來“快過年了,侯爺走的時候可有什麼特彆的交待要辦?”
“沒有!”白總管也惦著這件事,“其他人都好說,隻是雍王府那邊的年節禮不知道送什麼好!”
十一娘的目光落在了徐嗣諄的身上。
徐嗣諄知道雍王借錢的事,想了想,道“要不,我們悄悄送些銀票去。”
十一娘微微點頭。問白總管“你幫我準備兩千兩銀子的銀票。”
白總管明白過來,“我這就去準備。”
十一娘含蓄地對徐嗣諄道“我去給雍王府送年節禮的時候,會帶給雍王妃。”
徐嗣諄頜首。晚上回去,悄悄對薑氏說了。
孩子給乳娘喂養,生產過的薑氏身材恢複的七七八八了,聽了有些擔心“既然公公走的時候沒有交待,我們這樣,會不會和雍王府走得太近了?萬一要被雍王連累可怎麼辦?”
“不,不會吧?”徐嗣諄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覺得大家既然是親戚,少不得要互相照應著點。家時又不缺這點錢,東西又是母親拿主意送的,他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可轉念想到前些日子要不是薑氏勸他,他也不會那麼快就得到父親的原諒,感覺妻子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免躊躇起來。
薑氏也就是這麼一說,見徐嗣諄有些拿不定主意,她反而仔細地思考起來。
如果雍王老老實實地做他的王爺,太子登基,他自然是第一清貴之人。和他的關係好了,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可如果雍王動了什麼念頭……
何況送銀子給雍王府的事公公之前並沒有特彆的交待。
薑氏想想心裡都覺得害怕“你彆急。我寫封信去給父親,看父親怎麼說。”她幫徐嗣諄出主意。
徐嗣諄點頭。
沒幾天,薑柏的夫人借口來看孩子,遣了丫鬟在內室說體己話。
“你父親和你伯父的意思都是一樣的。讓你們和宮裡的那位也好,宮外的這位也好,都離得遠遠的。皇上正值鼎盛,日子還長著。這個時候做什麼,顯然不是妥當的。”
薑氏把這話向徐嗣諄說,讓他傳話給十一娘“母親在內院,父親又不在家裡,廟堂上的事,瞬息萬變,還是小心點的好。”
“侯爺和雍王爺是舅甥,出了這樣的事,不求來則罷,既然求來了,你父親又想辦法還了債,眼看著到了年關,我們怎麼也要去一趟。多的銀子我們拿不出來,這一、兩千兩銀子從哪裡都省下來。就算是皇上知道了,想必也不會說什麼的!”
徐嗣諄想想也有道理。回去告訴了薑氏。
薑氏苦笑“太子那裡,是不是也要走一趟?我聽人說,太子妃和婆婆私交甚蜜。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怎麼也要跟太子妃說一聲吧!”
徐嗣諄委婉地提醒十一娘。
十一娘笑道“我已經去過太子妃那裡了。”
私下對琥珀道“薑家在薑氏身上花了不少心思。”
琥珀不敢議論,說起餘杭那邊的書信“大表小姐過元宵節啟程,那二月底就能到了。您看,大表小姐來了,住哪裡的好?”
※
先貼個草稿。
補9月9日的加更!
這兩天有點忙,隻有下班之後才有時間寫文,今天的更新推遲到21點左右,還請大家多多諒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