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世界各地的受邀者們,懷著各異的心情步入這片充滿未來感的領域。
有牽著孩子小手、眼中既有好奇也有忐忑的年輕父母。
有白發蒼蒼、在孫輩攙扶下仍堅持要親眼見證“未來”的老學者。
有身著休閒裝卻難掩鋒芒的科技巨頭。
也有看似普通、卻被精心挑選出來代表社會不同切麵的郵遞員、教師、藝術家……
當他們的腳步踏上光潔的地麵,奇跡悄然發生。
手腕上被佩戴的極簡手環微光一閃,一個栩栩如生的全息虛擬向導便如晨曦中的精靈,悄無聲息地凝結在他們麵前。
“歡迎來到未來,尊敬的客人。我是您的向導,請允許我為您指引。”
聲音是量身定製的舒適。
有人驚詫地伸手觸碰,指尖卻穿過一片柔和的光影。孩子們興奮地圍著各自的向導雀躍,而一位坐在智能輪椅上的老人,則對那自動調整到與她視線平齊的向導,露出了寬慰的微笑。
真正的震撼,在步入中心樞紐——“數據大廳”時達到頂峰。
直徑五十米的圓形空間,宛若宇宙的微縮。
從地麵拔地而起、直抵穹頂的透明數據柱,內部是奔騰不息的絢爛光流,如同被禁錮的銀河,又似活生生的數字神經網絡。
光線變幻,映照著一張張仰起的、寫滿驚歎的臉龐。
這裡沒有傳統的主席台和觀眾席,人與科技,從一開始就共處於一個恢弘而奇妙的場域之中。
就在這片"數字星係"下,一個細微的變化開始了。
最先察覺的是那些資深記者——他們手中的設備突然同步閃爍,攝像機的對焦係統像是被某種磁場牽引,不約而同地偏向了同一個方向。
緊接著,環繞大廳的數據柱中的光流速度悄然改變,原本隨機湧動的數據流開始呈現某種韻律。
裴語遲就這樣走了進來。
他沒有選擇高處,隻是平靜地走到了大廳中央一片略微開闊的區域。
奇妙的是,隨著他每一步的落下,腳下的智能地板會泛起極淡的漣漪狀光暈——那是係統在實時計算並可視化他的步態數據,將一個人的節奏轉譯成了空間的脈搏。
他身姿挺拔,深色西裝剪裁得體,沒有係領帶,襯衫的第一顆扣子鬆開著。
當他停下腳步,周圍的數據柱竟緩緩調暗了三分之一的亮度,仿佛整個空間都在為他的發言做準備。這不是預設的程序,而是ai係統根據現場氛圍做出的自主判斷。
記者們原本準備一擁而上的腳步不自覺地停駐,參與者們舉起手機的手緩緩放下——這個由他一手創造的數字宇宙,正在用最詩意的方式向它的造物主致意。
他最終停在大廳中央那片開闊區域,抬頭環視這片因他而改變的光的海洋。
那一刻,他不再需要任何語言來證明自己的身份。這個龐大的數字神經網絡,已然成為他身體最自然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