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妖界,妖族,在人、仙眼中被認為是邪惡而迷惑害人的存在。
事實上,在梧悅看來,這隻是不同群體的種族間排他的一種天性。
古語有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同的種族所看的問題的角度各不相同。
在妖族,
看不慣就打一架,拳頭大就是硬道理。
男女看對眼了不分地域,隨時隨地都可打野戰。
打架贏了吃掉對方更是常態,在他們眼中,失敗方的屍體是他們的戰利品。
可在人族或仙族眼中卻視這些行為習慣為野性未改的邪惡。
這些不同,導致人族談妖色變,仙家更是以斬妖除魔為己任。
可這些不同看在梧悅眼中,卻是另一種解讀。
這就好比,大城內的貴族公子小姐和偏遠窮困的小村樁裡的毛孩子的區彆。
一個是受過良好教育,深愛家族環境的影響,言行舉止都有講究。
一個是山溝溝是散養的野小子,言行無狀。
而這些山溝溝中的野小子因著眼界的原因,也並不知道他們的所做所為有什麼不對。
要在妖界獲得天道認可,就得做順應天道之事...淨化妖界戾氣。
妖族不通人道,不遵教化,雖化身為人,可野性未泯。
彆看妖界這些妖族一個個修出了人身,麵上看上去像人。
可那也隻是像人而已。
妖族野性難消,即便他們化身成人,深植於骨子裡的野性卻並沒有因著他們的化形而消散。
正相反,這些野性被保留了下來,不減反增。
妖族中,大部分妖族戾氣橫生,不分善惡對錯。
也有一部分雖然戾氣不重,可也不能說這部分妖族是能明辮是非的。
戾氣之所以不重,不過是因為他們不善殺戮,不造殺孽罷了。
要淨化妖界的戾氣,便得先從扭轉妖界眾族的妖性入手。
在妖界扭轉妖性,何異於一場變法。
隻這一點,便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這件事沒有捷徑可尋,更不能寄希望於妖族自己。
也不能抱著裴嫣那樣的神助功再來幫她一次的期望。
對此,梧悅心中想的明白,可也著實頭疼。
這就好比勸一群窮凶極惡的壞蛋棄惡揚善,
勸皇家貴族放棄手中的權力,
勸老虎不吃肉,教鱷魚通人性一樣艱難。
更何況,相比扭轉妖性,其實,梧悅還是更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
可眼下,麵對她的謀算,顯然,依靠拳頭是行不通的。
梧悅清楚自己的處境...四麵楚歌。
那個假天道視她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抹殺了她決不罷休。
更何況,她還從‘它’手中搶下凡界,更是引起了真天道的蘇醒。
隻這一條,她與那個天道寄生蟲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
好在,天道法則的蘇醒,那個寄生蟲也是麻煩纏身,近期內‘它’不會也不敢再冒然出手。
但‘它’不出手,不代表,‘它’不能派‘它’的爪牙出手。
對此梧悅十分肯定。
無論是在妖界,還是天界,亦或是魔界,那東西的爪牙必然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