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枷鎖與天條_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22章 枷鎖與天條(1 / 1)

“陛下,臣以為不妥。”

好不容易到了朝會,禮部的左侍郎趙春和第一個跳出來,旗幟鮮明的反對。

趙春和,大順圪墶山四百人之一,上山時是個跛腳的,但因為看起來很聰明,王三收留讀書,十幾年下來,已經成了大順朝的中樞頂梁柱。

他說道:“陛下自起義而奪天下。古今多少百姓,都渴求盼望和平安穩的生活。若是鼓吹起義,唯恐有人效仿,屆時……天下必然大亂。”

王三坐在主位,看著下邊竊竊私語,不少人也都讚同趙春和的話。

好不容易和平了,現在皇帝又搞這一出,這不怕出事?

王三將他們的表情儘收眼底,接著淡淡笑道:“隻要文武百官做好規劃,讓百姓的日子過好,誰閒得蛋疼造反?你我,若不是因為大明的三餉與橫征暴斂,會造反?”

現場眾人一下熄聲。

王三和其他曆代開國之君不一樣。

同等地位的隻有倆與他一樣。一個劉邦,一個朱元璋。

但劉邦是混過社會的,知道社會險惡,知道如何凝聚人心,所以他的賞賜豐厚,讓人心悅誠服。

而朱元璋見識過貪贓枉法,橫征暴斂,全家幾乎斷絕的慘狀,所以他為人殘忍暴虐,讓人不寒而栗。

而王三他是在起義時,就知道下一個方向是什麼樣的人,他的每一個計劃,一個步驟,幾乎和天時地利人和合一,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一樣,所以他也很清楚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其實農民起義就沒了。

下一個階段,要麼是資產階級革命,要麼就是無產階級革命。

但他寧願讓無產階級革命成功,也不想讓資產階級革命成功。

因為資產階級會扭曲國家政策,所以他需要給後世之君以及其他大臣上枷鎖。

鼓動百姓起義教育,屠龍術的大規模發行,就是讓天下人去看,去知道,讓階層不至於被徹底箍死的舉措。

哪怕社會的方方麵麵往回拉,王三也要嘗試角力,儘可能隻被拉半步。

然後等等後方,等等後邊有人往前推。

看了一眼下邊麵麵相覷的不言的眾人,王三撇撇嘴說:“若是不想農民起義,那就全力提升生產力。

現階段化肥的合成已經有了,聯合製堿法所產生的肥料,在順天府周圍的農場都有應用。

今年順天府的糧食產量,足以抵得上以前大明一整個直隸省的產量。

也就意味著,未來化肥的普及,能夠讓大順在未來二十年內,關內的糧食翻上三五倍。黃土高原也可以開始封山育林,減少水土流失。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民起義就會消失。隻要吃飽,誰他娘沒事造反?

當初若是你們能吃飽,我靠著十幾石糧食,拉出圪墶山四百人嗎?

所以,農民起義,不僅要確定正當性,更要告訴所有人如何起義。

這是枷鎖,也是天條。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蒼難欺。所有人心底都有一杆秤,當你們做的事情壓過了他們的底線,等待你們的就是匹夫一怒。

因此,永遠要跟先進生產力站一塊,隻要生產力迭代了,百姓能吃飽,能過好日子,大家就會將目光投入更好的未來,而不是眼前的蠅營狗苟。”

王三說完趙春和低著頭,陪著看戲的朱由檢,也不由得暗暗歎息。

同樣是農民起義,自家老祖宗就顯得小家子氣了。

“回頭宣傳安排上,接下來下一個方向,是讓每個大順的百姓與家庭都解決饑餓問題。現階段隨著我們的生產工具迭代,以及化肥的生產,將會逐步解決關內的問題。

但去年黃河上遊因為乾旱的緣故,又出現了不少逃荒難民,所以今年的公路、鐵路的築路隊全部擴編。

錢不夠朕會派人去海外想辦法,總之將關中以西的高原土地,儘可能縮減耕種麵積,將更多人口用於淤地壩、水庫、高標準農田建設之中。

剩下的舊土、窯洞,能關能停就停掉,封山育林同時推進,要是本地還是扛不住人口壓力,就外遷吧。

西域、西番、漠北、東北全都可以容納人口。

要是有雄心的,可以去安北甚至北庭,這幾個地方全是缺人的。

最後就是鐵路,再砸一筆錢下去,鐵路一定要修過去,不然中原的糧食運不過去,貨物勻不出來,時間久了,各地都會有怨言。

但隻要道路通了,西北暫時不下雨也沒事,先發展輕重工業,一旦發展起來,現有的人口,都不見得夠用。”

王三說完,眾人齊齊應著。

西北那邊的旱情,其實影響的人口不多了。

因為這些年大順大規模的邊區擴張,西北每一次旱情爆發,都會有人被遷徙離開。

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王三好歹是西北起義出身,朝臣也都是,他們很清楚水旱不均的西北會有多大的風險。

所以,這些年一直對西北多有關照,當然不是資源的投入,而是人口的外遷。

黃土高原裡的村社沒剩下多少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鬥破,我的女主們不對勁 在港城搞事業,她比男人還野 帶著破爛係統遠航 葬天碑主 我在古代偽裝成半老徐娘 穿越三國之扶持漢獻帝一統天下 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長安! 吾為昊天帝 兵者,俠也 高冷校花帶兩個蘿莉女兒喊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