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不是難做了,是做不成了。
原想到投奔自己的朋友,能過上揚眉吐氣的日子。鬨了半天,還和在李府一樣——寄人籬下。
是不是離開這裡?想到現在大小也是個當官的,阮忠樞又實在舍不得。
但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阮忠樞很少出入袁世凱的營帳了。和袁世凱說話辦事,也不是像過去那樣的自然、親切。
但是,袁世凱好像沒查覺,一切照舊。
阮忠樞認為這可能是正常的,是正常的上司和下屬的關係,而過去自己是錯位了。
有一天,袁世凱要去天津,讓阮忠樞同他一道去。
上司的指派,讓去就跟著唄!
到天津後,阮忠樞以為袁世凱是辦公事,但是沒有。沒去什麼衙門,而是把他帶到一處私宅。
一看院門掛著紅燈籠,貼著大喜字,阮忠樞想人家這是在辦喜事呀!袁世凱這是帶自己來喝喜酒。
喜酒能隨便喝嗎?得拿份子錢。怎麼能想到出來是喝喜酒?走的匆忙,身上沒帶什麼錢呀?
和袁世凱一說,袁世凱說辦喜事是不假?隻是來這裡喝喜酒不用拿份子錢。
糊裡糊塗地跟著袁世凱往裡走,一進新房就聽有人喊新郎官到了。
有人上來,不由分說的把一個用大紅綢子係成的花,帶在了阮忠樞身上。
怎麼回事?有人挑開了新娘頭上的蓋頭,新娘是阮忠樞日思夜想的小玉。
原來,自從那一天以後,袁世凱就打發人為小玉贖了身,安排了當下這場戲。
袁世凱還說了,這“有違軍譽”的事已不存在,因為人已經從妓院贖了身,就是明媒正娶了。
在以後的日子裡,阮忠樞和袁世凱當沒當成朋友,不知道。隻是,一直到最後,袁世凱四麵楚歌,眾叛親離,阮忠樞始終追隨在他的左右。
袁世凱小站練兵,所有人加到一起,也就區區七千人。怎麼使袁世凱獲得那麼雄厚的資源,那麼驕人的本錢呢?
要知道,從這裡走出去的七千人,有多少人成了封疆大吏,有多少人成了一方諸侯,成了各個級彆的軍官。
而就是這七千人,開花結果成了袁世凱手中的王牌——北洋軍。
在一群人中,能夠成為號令三軍的領袖人物,或許恩澤四方,或者善緣廣結,或者有傑出的人格魅力,或者……。總之,能夠把眾人集合在自己的身旁,這處事和為人總會有不同於常人的服眾之處。
袁世凱靠得是什麼呢?好像很難有人說清楚。
但是,我們知道,反正有那麼一群人,把他抬上了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寶坐。
一八九八年,對於中國是不尋常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史稱“戊戌變法”。
因為此次變法是以同年六月十一日,二十八歲的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正式昭告天下,宣布變法起。到同年九月二十日慈禧太後重新訓政,光緒皇帝被幽禁為止。一共經曆了一百零三天,所以又叫“百日維新”。
甲午戰爭失敗後,各國列強加大了瓜分中國的步伐,使中國麵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為了救亡圖存,為了尋求改變,是這次變法的直接原因。
維新運動的領袖人物是康有為和梁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