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日俄戰爭,諾大的俄國讓那麼小的日本打敗。
消息傳來,有人心裡好像平衡了許多。俄國都讓日本人打敗了,中國是日本人的手下敗將,似乎不是那麼丟人了。
但也有更多人在思考,小小的日本怎麼這麼厲害?明治維新呀!
最主要當屬庚子國難後清廷的的新政。向外打開了一扇窗,人們暨看到了外邊的世界,外邊的東西也從窗子裡進來。
外邊的民主政治搞得那麼好,中國還籠罩在落後的封建專製製度之中。我們想要強盛起來,必須尋求體製的改變。
於是,很多有識之士,便開始呼籲君主立憲製。
一九零四年三月,中國駐法國公使孫寶琦、駐俄國公使胡惟德、駐英國公使張德彝、駐美國、墨西哥、秘魯公使梁城等連名電請朝廷立憲。
與此同時,張謇與兩江總督魏光濤、湖廣總督張之洞也在商量立憲,他們覺得力量太單薄,想把慈禧麵前的大紅人袁世凱拉上。
張之洞讓張謇出麵征求袁世凱意見。
張謇已和袁世凱絕交多年,他本不願意再和袁世凱往來。但立憲關係到國家和民族,個人恩怨是不能計較的。於是,張謇主動給袁世凱寫了封信。
袁世凱很慎重,不想步戊戌變法維新派那樣的後塵,請李蓮英去探聽一下老佛爺的口風。
沒多久李蓮英傳回了消息。和他說最好彆摻和這類事。
袁世凱心領神會,就給張謇回信現在還不是時候,要等等看看再說。
當時間過了一年以後,李蓮英主動告訴袁世凱,立憲的事可以張羅了,這件事不能落人之後。
於是,一九零五年七月二日,由袁世凱領衘,與張之洞、周腹、端方等聯合上奏,請行憲政。
清廷對袁世凱等人的奏章顯然引起了重視,於同年七月九日就作出決定,派遣大臣出洋考察。
也難怪,那時候的立憲已經呼聲一片。
七月十六日,朝廷宣布,派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軍機大臣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後又加派商部右丞紹英,赴東西洋考察。
八月,袁世凱上奏派遣官紳遊曆日本,開啟官智,為將來實行地方自治做準備。
朝廷準奏直隸和奉天試辦。
袁世凱為推動憲政,支持五大臣出洋考察,直隸出資十萬大洋讚助。
九月二十四日,五大臣及隨員在北京啟程。
北京各新式學校師生、工商實業界人士、大小官員以及外國駐華公使及使館人員前來送行。正陽門火車站華蓋雲集,鑼鼓喧天,人流湧動。
這不是普通的官員出訪,是曆史性的事件,人們滿懷激情地期待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然而,正當五大臣與送行的人揮手告彆的時候,一聲爆炸,十幾人應聲倒地。載澤、紹英受傷,死傷十幾人。
現場一片大亂,還有人踩踏受傷,出洋考察暫緩。
慈禧聽說後,感歎辦事之難,淒然淚下。
袁世凱知道消息後,立刻派出天津巡警總辦趙秉鈞,限期破案。
趙秉鈞很快帶二百巡警前往。案情很簡單,是一個叫吳樾的革命黨人,搞自殺性人體炸彈爆炸,以阻止五大臣出洋,本人已經當場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