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僵局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4章 僵局(2 / 2)

此為後話。

袁世凱的生氣應該是情理之中,但他稍後的變化也應該是真實的。

他生氣是因為,這首先是牽涉到一個人的道德和信用,對一個整日把仁義道德掛在嘴上之人,這是最忌諱的東西。再者說,北洋軍將領背著他去做這樣的事,他不生氣才怪?

靳雲鵬對此作了詳細的解釋,指出這是從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是大節和大義之所在。特彆強調這個方案已經得到段祺瑞和一些軍方將領首肯,說他這次來稟報也是按段祺瑞等將領的指示行事。

靳雲鵬的這個說法當然是有根據有事實的。段祺瑞等武昌前線的將領也確實是袁世凱最仰仗的一支力量,甚至可以說就是袁的生命和根基。那麼,這些高級將領都這樣認為了,這樣去做了,袁世凱還能繼續堅持先前的立場了嗎?這是袁世凱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袁世凱還是很疑惑,南方革命黨人有這樣的建議不稀奇,北方軍人有這樣的想法似乎還不可能。大家都是為朝廷效力,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呢?段祺瑞究竟是怎樣考慮的?

對於袁世凱的疑慮,靳雲鵬有思想準備,也早就和段祺瑞等人統一過口徑。

靳雲鵬毫不含糊地回答說段祺瑞統帥的第一軍全體一致,主張共和,並擬推舉宮保為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對此仍不敢太相信,軍心為什麼會突然變成這個樣子?

他問靳雲鵬“這樣做的後果你們想過嗎,這將把我袁世凱置於何種境地,這不是明明白白要讓我袁世凱不忠不義,不就是要讓我背負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的罪名嗎?”

袁世凱的這段表白,人們根據其後來帝製自為的經曆,總以為是一種虛情假意,是其政治上不誠實的表現。甚至說袁世凱真是老奸巨滑,竟然對北洋嫡係都不願說真話露真情。

其實這種說法還是值得探討的。那時還是帝製時代,像袁世凱這樣的傳統政治家,是要注意維護自己的政治信譽和政治形象的。事情被鬨到了這個份上,相信袁世凱不高興也在情理之中。

軍方的態度,對袁世凱不能不形成壓力

而此後的政局發展,還真是沿著段祺瑞、黃興規範的五項原則進行。

但是,這也為這個國家一個不好的政治生態埋下禍根。就是軍人乾政,槍杆子說了算。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有理走遍天下,但在專製製度下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專製製度下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誰權大誰說了算。

軍人乾政造成了另一種專製,誰有實力誰說了算。這和民主共和肯定是背道而馳。

見到南北議和陷入僵局,列強紛紛站出來力挺袁世凱。

英國外交大臣葛雷聲言“我們對於袁世凱極為尊敬,並懷有極其友好的情感。我們願意在中國看一個十分強大的,……這樣一個,將從我們得到我們所能給予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法國使臣和英國相呼應,到處宣傳,希望袁世凱能成為中國的“真主人”,宣楊“袁世凱殊有統一全局之力量”,“於皇室及民間,皆能保其良好之感情,或者彼漸超然於此二者之上,而為將來中國之真主人乎?此則吾外人之大幸也”!

列強為什麼會如此不遺餘力的支持袁世凱呢。????????????????????有研究表明,和英國倫敦《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有很大的關係。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幾千年前所未有的變局

與曆次農民起義完全不同的是,它不是改朝換代。起義者不僅要推翻滿族統治者建立的清王朝,而且要求皇帝退位,建立共和政體,完成社會製度的政治變革。

巨變震驚世界,歐美各報的記者紛紛投入到對這場變革的報道之中,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和立場表現了他們對辛亥革命的理解和描摹。

英國倫敦《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位。他作為記者,不但實時報道了中國的革命,而且以親曆者和參與者的身份,成為辛亥革命時期的重要人物,——袁世凱所依賴的外國人之一。

莫理循認為辛亥革命不是針對外國人的排外運動,反對那些對中國內戰血腥場麵的報道。

有人認為莫理循是清帝遜位的主要支持者,可能還是策劃者。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蔡廷乾向莫理循透露了,他與劉承恩到南方談判的內容和袁世凱的動向,使英國掌握了其中的內幕。蔡廷乾還說過,莫理循安排了唐紹儀赴上海談判時的住處。

莫理循在南北議和中支持袁世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涉及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中與列強和在華外國人的關係時,他是個繞不開的人物。

因為他是外國人,在列強看來,他的發聲能客觀公正,更值得信任。雖然他在南北議和時期的作用,和他對袁世凱支持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值得探討。


最新小说: 第五年重逢,馳先生再度失控 夫人要離婚,陸總想父憑子貴 開局就分家,我暴富你們哭什麼 快穿:宿主求彆黑化 無限天神君臨 重生七零過好日子 重生,養成白毛雙子小蘿莉 成婚前你不是這麼說的! 長生修魔:從折紙人開始 同時穿越,但是反派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