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樣的事,實是我們這些當奴才的本份,這銀子?……”小德張看著眼前的銀票。
“一點心意,以後請公公幫忙的事還多。”袁世凱擺了擺手。
“那我就恭敬不入從命了。”小德張小心地將銀票收起。
又說了些閒話,小德張起身告辭,袁世凱起身相送。
快到門口時,袁世凱說“還有一事拜托公公,如果宮裡發生了公公認為袁某應該知道的事,還請公公及時相告。”
小德張連忙點頭,一口答應“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袁世凱在小德張身上下的功夫果然沒有白費,小德張一有機會就在隆裕太後聲言外邊的形勢有多嚴峻各省紛紛投向亂黨,亂黨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大,朝廷的兵士都不願意打仗,根本抵抗不住亂黨的進攻。若不答應亂黨的要求,亂黨一旦殺進京來,性命不保。如果自動退位,則能獲得優待雲雲。
奕劻也在朝堂之上,大造革命黨方麵是如何如何的不可戰勝的神話。有一次隆裕太後召對,他進宮時對眾人說了革命黨軍的數目,一轉身功夫等隆裕太後召見時,數目又大了不少。隻是沒人問他這麼短的功夫,增加的這麼多革命黨是哪兒來的,他又是如何知道的。
隆裕太後每天都處於膽戰心驚之中,越來越失去信心。
袁世凱這邊遲遲沒有消息,革命黨方麵也失去耐心。
一月二十二日,中山先生提出議和的最後解決辦法五條,等於是發出最後通牒。
一、清廷退位,由袁世凱知照駐京各國公使,電告各國,或讓駐滬領事傳達也可。
二、袁世凱須宣布政見,絕對讚成共和主義。
三、接到清廷退位的通知後,孫中山即行辭職。
四、由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總統。
五、袁世凱被選為臨時總統後,誓守參議院所定之憲法,方能接受事權。並嚴重指出,袁世凱如不能讚同共和,無和平解決之誠意,如此,則優待皇室和滿蒙條件亦不能實行。此後戰爭再起,陷天下於流血,其罪當有所歸。
中山先生令伍廷芳將此轉告袁世凱,並公開發表在各大報紙上。
接此電報後,雖然讓袁世凱這當到總統的渴求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但也立時使他的處境陷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原來就有傳聞,袁世凱早就和南方的革命黨人有種種私下交易,現在把兩方私下密商的東西大白於天下。這給清廷反袁世凱的勢力了炮彈。
宗社黨活動更加猖獗,他們痛罵袁世凱為亂臣賊子,以皇族親貴組成的北洋第一鎮楊言,要發兵討伐袁世凱。有宗社黨人則恐嚇,對袁世凱及追隨者實行暗殺行動。有人還公然宣稱,已在袁世凱家安置好了,空氣立時變得分外緊張。
無論如何,這信用不好之人,人們還是很反感的。
有些袁世凱的支持者也對他的用心發出疑問,更有外國使者由此對他出言譏諷。
狼狽不堪的袁世凱,趕緊欲蓋彌彰。此地無銀地讓外務部發表文告,說他從來無意當什麼民國的大總統,並讓人散布,他正在準備辭職,回彰德頤養天年。
把雙方密談的事情,公諸於天下,對革命黨人內部,也有很不好的影響。特彆是低下層的革命黨人。自己在浴血奮戰,上層在搞交易,有被出賣的感覺。
很多的革命黨人,一直是把袁世凱當成大敵。特彆是北方的革命黨人,正在遭受著袁世凱的殘酷鎮壓。搞了半天的革命,是為了袁世凱這個敵人當總統,如何能接受?
中山先生的本意應該是逼袁世凱,使他沒有退路,儘快讓清廷退位,完成共和大業。但實際效果並不好,甚至使他本人在革命黨人中的威信受損。
有一個南方革命黨的重要人物曾因此而發狠說,他真想用手裡的槍送孫上西天。
袁世凱很清楚,為今之計隻能是儘快迫使清廷退位,但他想了很多辦法,調動了方方麵麵的力量,就是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胡惟德等人下朝回來,帶回來最新消息。隆裕太後意見,還是設法和南方協商,仍按原議,召開國民會議,無論結果如何,都全心全意接受,這樣,她也可以對皇族做出交待。
袁世凱一看,自己隻能親自上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