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黨的人急忙說“我們是擁護袁總統的!”
“公民團”們聽了喜笑顏開,大手一揮,說“那就趕緊進去吧!”
國民黨派人送飯來,說“我們是國民黨的,給議員們送飯!”
“公民團”們大怒,罵道“國民黨的不準進,多餓死他幾個才好,活該!”
眼看不繼續選舉就不許出門,議員們也隻好忍氣吞聲地接著進行第三次投票。
前麵說過,按照《大總統選舉法》第二條“兩次投票無人當選時,就第二次得票較多者二名決選之,以得票過投票人數之半者當選。”換言之,這次隻在袁世凱和黎元洪中間選舉一人,而且隻要過半數就可當選。
待到選票發到各議員的手中,“公民團”們又叫嚷起來了“選舉袁總統!”“誰不選袁總統就彆想出門!”“誰不選袁總統就彆想吃飯!”
在此喧囂聲浪下,饑腸轆轆的國民黨議員們早已是手腳發軟,頭昏眼花。但即便是這樣,仍舊有部分硬骨頭議員在選票上畫叉,以示抗議。
投票結果袁世凱得五百零七票,遠遠超過半數當選總統。
當主席宣布投票結果,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的第一屆大總統時,全場的人還是很振奮的。
人們有理由為中國兩千年來的第一位選舉總統而高興,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共和黨、民主黨、統一黨、甚至一些小政黨,各位議員們不分政見如何不同,他們第一次用投票的方式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
許多外麵圍觀的民眾,從早上八點開始一直待到晚上十點,有些一整天都沒有吃飯。他們都想知道,中國第一位總統究竟是誰?
現在結果終於出來了,??“袁世凱大總統萬歲!”的歡呼聲,肯定有導演成分,但肯定也有人發自由衷。
事實上,袁世凱當選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本毫無懸念,“公民團”的行為實在是弄巧成拙,本該下午就結束的投票非被他們弄到晚上十點才結束,差點還餓出幾條人命來。
人呀,真的不能太聰明了,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本來是很風光的一件事,被這樣自做聰明、畫蛇添足地搞下來,反而成了每每被提起就要遭人嘲笑的鬨劇,被永遠寫在曆史的恥辱簿上。
這好像也不能過多的指責袁世凱,他實在是太貪戀、太癡迷於這個大總統的位置了。
雖然選舉的過程可笑又可悲,但袁世凱畢竟成為中華民國的第一個民選總統。以往中國曆史上都是以“造反““革命”“暴力”而稱帝的,隻有袁世凱第一次由國會,通過選票而走上最高權力。
雖然那時候中國的民主選舉還不健全,還不能實行全民投票選總統,但能實現通過議會這種間接的辦法選總統,在當時已經是一件前所未有的盛事。
第二天進行副總統選舉,出席的議員共有七百一十九人,結果黎元洪第一次投票就得了六百一十一票。
都知道,因為殺害首義元勳張振武,把黎元洪搞得很臭。但時間還是很有力量的,可以把很多東西衝淡。再說,黎元洪的為人和個人品質,還是被大家認可的。好人畢竟是好人,和陰謀家是不同的,做幾件錯事,還是可以被世人原諒的。
這樣除了袁世凱當時是中華民國公認的第一位領袖外,黎元洪就成了中華民國的第二位領袖人物。
十月十日,袁世凱在明、清兩代皇帝登基的地方——太和殿,舉行了總統就職儀式。
這一天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又是袁世凱大總統的就職典禮日,兩個慶典同時舉行。
據說,因為布置會場問題,國會與總統府發生了爭論。總統府提出在殿內按東西南北方位分設坐席,北麵為主席台,作為總統宣誓的席位,南麵是外使節和官員及其代表,東西兩列為兩院議長,議員。
而參議院議長王家襄認為安排不當,提出反對,主張總統要向議長和議員宣誓。儘管這隻是一個宣誓的形式問題,卻反映在民國初期,中國三權分立的製度並沒有完全建立,表現在憲法上立法權仍然在支配行政權。
上午十點,總統就職儀式和國慶兩周年的典禮開始。這也是中國曆史的第一次總統的就職儀式,參加儀式的不僅有四百多位議員,還有眾多的各國來賓和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