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安會楊度等發起。
籌安全請願代表團籌安會各省代表組成。
商會請願團北京商會馮鱗霈、上海商會周晉鏣等發起。
教育會請願團北京梅寶璣、馬為瓏發起。
北京社政改進行會惲毓鼎、李毓如發起。
旅滬公民請願團陳紹唐等發起。
婦女請願團,發起人安靜生女士,綽號安大浪,其請願書有雲
“吾儕女子,群居噤寂,未聞有一人奔走相隨於諸君子之後者,而諸君子亦未有呼醒癡迷醉夢之婦女,以為請願之分子者。豈婦女非中國之人民耶?抑變更國體,係重大問題,非吾儕婦女所可與聞耶?查《約法》向載中華民國主權,在全國國民雲雲,既雲全國國民,自合男女而言,同胞四萬萬中,女子占半數,使請願皆男子而無女子,則此跛足不完之請願,不幾奪吾婦女之主權耶?女子不知,是謂無識,知而不起,是謂放棄。
“夫吾國婦女智識之淺薄,亦何可諱言?然避危求安,亦與男子同此心理,生命財產之關係,亦何可任其長此拋置,而不謀一處之保持也?靜生等以纖弱之身,學識譾陋,痛時局之擾攘,嫫婦徒憂,幸蒙昧之複開,光華倍燦,聚流成海,撮土為山,女子既係國民,胡可不自猛覺耶?用是不揣微末,敢率我女界二萬萬同胞,以相隨請願於愛國諸君子之後。姊乎妹乎!盍興乎來!發起人安靜生啟。”
這安大浪名聲實在不怎麼樣,她們的請願書在報上披露後,楊淑儀、陳秀文、梁秀英等女士發文“政界中之請願者,希望封爵位也。女界中之請願者,希望為妃嬪也。安靜生本一賤婦,望我諸姑姊妹勿與賤婦為五!”
觀後,許多人大呼罵得痛快!
請願聯合會組成後,就發動各省和各機關投送請願書,要求改行帝製,作為催促帝製實現的團體。
“總指揮”袁世凱希望能召集一次國民會議,作為全民讚成帝製的機構,於是請願聯合會便上書參政院,請以國民會議為解決國體的正式機構。
原本,袁世凱急欲稱帝,有病亂投醫,擬以“國民會議”為解決國體的機構。
但明白人還是有的,有法律專家指出。國民會議是民國的約法機構,不宜於解決國體,同時人數不多,不能算做真正代表國民,無論對內對外都不說不過。
這樣,聯合請願的目標,又轉向了促成國民代表大會的產生。
梁士詒的請願聯合會的風頭,很快蓋過了楊度的籌安會。前麵說過了,籌安會成立,開始時轟轟烈烈,趨炎附勢之流爭相攀附,待梁士詒的請願聯合會出現後,籌安會聲勢大減,於是改名為憲政協進會,並發通電宣告籌安會結束。
梁士詒的苦心沒有白費,力也沒白出,交通大參案前後查辦曆時五個月不了了之,最後結果是葉恭綽得到明令複職。
梁士詒組織全國請願聯合會,正值交通大參案期間。很多人都說,組織全國請願聯合會,是袁世凱指使他的親信梁士詒,為製造民意搞得自欺欺人之舉,這與實際情況應該有出入。因為那個時候,梁已基本上失寵,這樣見不得人的事,袁世凱是不太可能交與梁士詒去做的。
梁士詒對袁世凱稱帝本不是特彆積極,作為楊度的政敵,開始甚至有看熱鬨和幸災樂禍的心理。做這件事隻是為了自保不得已而為之,所謂政治上的自救。
組織全國請願聯合會,是梁士詒一生的一大敗筆。事後梁士詒很介意這件事,極力為此事洗刷。
他曾多次說過,“全國請願聯合會”不是他所籌組,而是袁世凱硬性替他署名於上的。這似乎很難讓人相信,但至少可以說明一件時,搞勞什子“全國請願聯合會”,隻是利益驅使,而非梁士詒所情願。而其本人,也將此事作為不光彩之事。
帝製活動的密鑼緊鼓,招致國內的一片反對之聲,對此,袁世凱是有足夠的思想準備的。他的應對之策是扣帽子、打棍子,把所有公開反對者,統統歸咎於國民黨等反對派在搞破壞。當然,曆來認為有了權就有了一切的袁世凱,打心眼裡對民意是不在乎的。
但是,袁世凱怎麼也沒想到,他複辟帝製活動竟招致了外國列強的強烈反對。
袁世凱很惱火,真的很惱火,心想我恢複帝製,和你們這些個國家有什麼關係?你們這些人不是吃飽飯閒得沒事乾嗎?
但是,對於國內的反對他可以視而不見,來自列強的強烈反對,他卻不能不有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