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報》不僅宣傳武昌首義,也指導人的行為。
起義初期,有很多過火行為,城內捕殺滿人成風,甚至見滿人就殺。
滿清貴族寶英、鐵忠的公館都被抄沒。
寶英的一個妹妹,被殺前哭著說“我們有什麼罪?先人犯下的罪孽,為什麼拿我們來抵命?”其狀甚哀,令人同情。
《大漢報》馬上對這種搞民族仇殺的極端行為,進行口誅筆伐。倡導五族共和,製止濫殺無辜的歪風。
在陽夏戰爭期間,漢口被清軍占領,《大漢報》遷到武昌。報社設在鬥級營一家賓館,堅持每天出報,日發行量每天還在三萬份以上。
漢口租界的外國人,每天派人過江來買報紙。占領漢口的北洋軍,也有人偷著傳看《大漢報》。
胡石庵得知此情況後,專門在報紙上開辟一個專攔,用白話文,規勸北洋士兵。
漢陽失陷後,黎元洪撤離武昌去洪山,鄂政府機關報《中華民國公報》停刊。《大漢報》在及其困難的情況下,不但堅持辦報,還經常發號外,用以安定民心。
那一年的十一月,黎元洪為表彰《大漢報》對革命做出的特殊貢獻,曾獎勵胡石庵數千元。
去年,民國二周年紀念日,袁世凱政府還頒發給胡石庵一枚“一等嘉禾勳章”,高度評價《大漢報》對建立民國所做的貢獻。
胡石庵的老母為什麼急匆匆的來找黎元洪?要救誰的命?
原來,胡石庵被現任的湖北軍政府都督段芝貴抓起來了,傳出的消息是很快要被處死。
黎元洪問老人家什麼情況?很快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袁世凱政府不是獎給胡石庵一枚“一等禾嘉勳章”嗎?胡石庵做為一個正直的辦報人,看到袁世凱近年來倒行逆施,實在無法坐視不理。就把袁政府獎的勳章寄還袁世凱,還附了一首詩。
雲“三戶亡秦願以空,戰場荒草泣殘紅。鄭蛇內外成虛鬥,冀馬奔騰起大風。一夜橫飛秋色裡,萬花齊落鼓聲中。乾坤正氣消磨儘,狗尾羊頭變巨公。”
這還不算,胡石庵還把這件事和這首詩登在了《大漢報》上。
這時候,反對黨國民黨已被取締,袁世凱整天聽到的是一片讚揚之聲,已經聽不得批評了。更何況是胡石庵的諷刺、攻擊和挖苦呢?
惱羞成怒的他,指使親信段芝貴,要找機會收拾《大漢報》和胡石庵,段芝貴也一直在尋找機會。
不久前,袁大公子袁克定去武昌,段芝貴陪著他吃喝玩樂。
一天,段芝貴陪袁克定在怡園戲院看戲,袁克定見女演員王克琴長得漂亮,眼睛放光,不住嘴的誇讚。
段芝貴知道這位花花公子的心願,想用重金把王克琴買下,獻給袁克定。
都知道,當年在天津,段芝貴為取悅奕劻的兒子,曾乾過這種事,釀成了攪動晚清政壇的“楊翠喜事件”,現在又故伎重演。
社會畢竟是前進了一點,畢竟已經是民國了,不是官員可以隨意胡作非為的時候了。事情傳出後,影響很大,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
胡石庵得知此事,到劇院核實情況後,借題發揮,聯係起楊翠喜之事,就此寫了一篇尖銳的評論。
此文發表後,段芝貴和袁克定立時被搞得臭不可聞。段芝貴氣得發瘋,一刻也容不得胡石庵。
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段芝貴組織一班人,在胡石庵寫過的文章中的字縫裡找毛病,終於找到了借口,硬說《大漢報》是白朗的報紙。
於是報紙被封,胡石庵被抓。
看到事情緊急,黎元洪馬上給段芝貴寫了封信,讓胡石庵的母親即刻帶回。
等老人走後,黎元洪又擔心路上耽誤,或者信送不上去,隨後又給段芝貴發了封電報,要他刀下留人。
電報大意是胡石庵是對民國有重大貢獻之人,“有功於民國,務在貸其一死”
段芝貴接電後開始沒當回事,他本就沒把黎元洪看在眼裡。後來想到,他來湖北時,大總統曾囑咐過他,副總統有什麼事,隻要不關大局,一定要想辦法辦好。
本要殺胡石庵而後快,最後改判為三年有期徒刑。
這樣,中外有名的《大漢報》從此停刊,一直到一九一七年才複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