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徐樹錚拿了免他自己的職的一道命令入府蓋印。黎元洪一麵蓋了印,一麵又動了惻隱之心,要聘徐做公府軍事顧問,還說了一些安慰他的好話。
一般人都以為府院政潮因此而告解決,但是段祺瑞不肯罷休。他認為孫洪伊免職僅僅是內閣內部的問題,不能視為府方的讓步。院秘書長徐樹錚既然去職,府秘書長丁佛言也該去職。
黎本想拒絕段的這個無理要求,可是張勳忽然來一個痛斥丁佛言的電報,顯然是有人從中運動。黎隻能同意段的要求,二月二十五日派夏壽康繼任府秘書長。
丁佛言對失去這個受氣的職務倒是沒太介意,請辭了秘書長職務後,發表辭職書有雲
“國務會議以前無議事日程,會議以後無報告,發一令總統不知其用意,任一官總統不知其來曆,國務總理恒旬不一晤總統,惟見秘書長傳達於其間,有所詢則以事經閣議,內閣負責為對抗。大總統無見無聞,日以坐待用印為儘職。……曹汝霖使日事,一月以前日外務省早經奏明日皇,而我大總統至時尚未儘知其事。內閣與章公使往來十餘電報未一呈閱。
……”
夏壽康(1871~1923年),字受之,號仲膺,又作仲英。黃岡倉埠(今屬武漢市新洲區)人。父為進士、浙江錢塘知縣,早逝。夏壽康靠母、兄撫養,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鄉試中舉,次年赴京會試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一九零七年被派赴日本考察政治。宣統元年(1909年),湖北成立谘議局,當選為副議長,曾上書請疏浚江河
辛亥武昌首義後,任湖北軍政府政事部副部長,後調任都督府參議。,任湖北內務司司長;,署民政長。一九一三年九月調任北京政府國務院銓敘局局長;是年二月,作為湖北代表參加政治會議。一九一四年五月,任肅政廳肅政使。
浙江和江蘇一樣,也是各派勢力爭奪的一個熱點地區。
北京政府早就知道,浙江督軍呂公望不能控製全局,民國五年十二月,段祺瑞派曲同豐到浙江幫助呂公望處理收束軍隊事務。
曲同豐(1873—1929),字偉卿,山東福山人,早年參加過北洋水師及中日甲午戰爭。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三期。曾任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教官、陸軍速成學堂提調、監督、保定軍官學堂監督。
參加過雲南辛亥起義,任三十八協協統。中華民國成立後任總統府軍事參議官、參戰軍師長、北京政府航空署長、直魯聯軍士官學校校長。
一九一五年春,袁世凱屈服於日本的武力恫嚇,承認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保定軍校學生罷課反對,曲同豐亦通電全國表示願率全校員生效命疆場,為政府之後盾,被北京政府褫奪軍職,直到袁世凱死後,他才恢複少將軍銜和職務。
曾任參戰軍第一師師長、邊防軍第一師師長。同年七月,他被國務總理段祺瑞委任為山東軍務會辦,贈勳四位,授陸軍中將。
在黎元洪與段祺瑞的“府院之爭”中。曲同豐擁段反黎,與徐樹錚、靳雲鵬、????傅良佐一起,被稱為段祺瑞的“四大金剛”。
呂公望曾在北洋陸軍速成學堂肄業,曲同豐是他的老師,有這樣的淵源,所以呂對曲很信任。
曲、呂麵談時,呂曾提到浙江軍官有的不聽調度,有的不服編遣,尤其是杭州警察廳長夏超極跋扈,浙江人叫他警察王,呂對夏極為不滿。
曲說這次由北京出來,段曾告他,要他告訴呂說可以放手去乾,段會做呂的後盾,對於目無督軍的浙省軍警首長,都可以罷免和調動。
曲回北京後,段果然調升夏超為浙江全省警務處長,改派呂公望的心腹傅其永為省會警察廳長。
傅其永,原名鴻淇,字右泉。金華人。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科。參加光複會,曾任陸軍憲兵營隊官。響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冒險引新軍進鳳山門攻克巡撫公署,迫使旗營繳械投降。杭州光複後任浙軍攻寧支隊參軍。支隊擴編為師後,曾任炮兵團長等職。
夏超(1882—1926),字定侯,浙江青田人,光複會會員。辛亥革命爆發後,任浙江警察督練公所主辦、杭州警察局局長、浙江省省會警察廳廳長。護國討袁興起後,夏超聯絡浙江反袁勢力,積極參與了驅逐擁袁的浙江將軍朱瑞、攻占將軍署、浙江獨立。
此人善經營,很有心計,也是個權欲心很大的人。
警務處長雖然位在廳長之上,但是沒有實權,夏超認為這是明升暗降,當然不滿。
他和浙江軍界關係很深。由於他的策動,浙江督署參謀長周鳳岐,浙江第二師師長張載陽、第一旅旅長朱偉良、第二旅旅長李煒章、混成旅旅長俞煒都向北京政府辭職,這種辭職是集體罷工。北京回電一律不準。
突然間浙江局勢變得格外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