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看來,張勳的眼睛裡根本沒有黎元洪這個總統,明知黎在盼星星盼月亮等著見他,到京的當天並不沒有去謁見。
十五日晨,黎派夏壽康、鈕傳善到南河沿
張宅麵邀。一直到九時,張勳才乘汽車出門,先訪王士珍,後到總統府。
黎備有豐盛的筵席與張勳共進午餐,並邀王士珍、李經羲、江朝宗等作陪。
談到當前時局,張勳書麵提出解散國會以外的解決時局辦法五條
一、組織責任內閣;二、召集憲法會議;三、改良國會規製,減少議員名額;四、赦免政治舊犯;五、摒退公府僉壬。
此時黎已經失去了抵抗,就在條文上親筆批明“交院分彆辦理”。
張勳還在口頭上補提了三個條件
一、請將優待清室條件列入憲法;二、請訂孔教為國教;三、請批準定武軍(辮子軍)增招軍隊二十營。
關於製憲問題,張勳主張援引民國元年南京臨時參議院的成例,由各省推派代表二名,組織憲法會議。黎也向他反提了四個條件
一、獨立各省取消獨立;二、天津總參謀處撤銷;三、各省軍隊撤回原防;四、各省不得扣留中央稅款。
張勳已經以北京政府的新主人而自居,謁黎後通電獨立各省說
“入都後,折衷各方意見,條舉磋商,如組織責任內閣、召集憲法會議、改良國會規則、減少議員額數、赦免政治舊犯、摒退公府僉壬等事,均蒙主座批準。……各省宣告脫離之始,所提條件雖有不同,而其大端要不外乎此數者。今者既經解決,則收束軍事,亟應實踐前言。電到之日,請即取消獨立名義,其軍隊已出發者,即日調回原駐地點。勳俟布署稍定,亦當率隊歸徐。”
十六日,張勳頭戴紅頂花翎,偕同定武軍四個統領乘汽車到神武門,換乘肩輿到清宮,由清室內務府總管世續導入養心殿謁見溥儀。
接著他又到東交民巷遍訪各國公使,日本林公使設宴招待了他。
覺得萬事俱備後,張勳命令他的“辮兵”把京津臨時警備總司令王士珍、副司令江朝宗和陳光遠、以及京師警察廳總監吳炳湖“請”到他那裡。
突然宣布道:“本帥此次率兵入京,並非為某人調解而來,而是為了聖上複位,光複大清江山。”接著他告訴眾人,他已進宮麵聖,召開了“禦前會議”,決定明晨請皇上複位。議罷厲聲問道:“諸位尊意如何?”
王、江、陳、吳四人被這突如其來的事件弄得懵了。
王士珍壯著膽子問道“各省及外交部接洽過嗎?”
張勳回答“外交確有把握。馮國璋、陸榮廷均表讚意,並有電來催。各省督軍也一致擁護。”
王士珍等默默無語。
張勳又說“我誌在必行。你們同意,則立開城門,放我兵馬進來。否則請各歸布置,決一死戰!”
王士珍等麵麵相覷,不敢再說什麼。
張勳遂下令打開城門,五千“辮子兵”全部進城。接著,張勳穿上藍紗袍,黃馬褂,戴上紅頂花翎,帶領康有為以及王士珍、江朝宗、陳光遠、吳炳湘文武官員,乘車進宮。
溥儀在回憶錄中對此是這樣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