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大帥公館”的辮子兵紛紛棄械剪辮而逃。就在這兵荒馬亂的當兒,又累又氣的“張大帥”,被兩名荷蘭人挾上了汽車,疾馳入荷蘭公使館。
遍街可見的辮子成了北京城的一景,因為討逆軍見辮子兵就抓,剪掉辮子才得安全。而過去幾天,辮子代表特權,好似一道靈符。乘車可以不買票,上戲館也不必要戲票,買東西甚至不需要付錢。
這是討逆的第二次戰爭,也是最後一戰,辮子軍死了不到一百人。
討逆的軍事行動是民國六年七月七日開始,十二日即告結束,前後一共不過六天,中間還有四天未進兵。真刀真槍但也沒怎麼打的戰事隻有兩天,被後來很多人戲稱是小孩子過家家。說到底是複辟倒退不得人心,就算辮子軍的人也未必沒有思想。
雖然闖了這滔天大禍,張勳不隻沒遭滅門之禍,也沒遇大的麻煩,不過是把兵權和地盤輸了。
據說徐世昌在接到阮忠樞的信後曾向段祺瑞說“紹軒雖為禍道,但隻不過是一莽夫,請念北洋同胞之誼,窮寇莫追。”
段點了頭,於是徐電張勳說“執事既不操柄,自可不負責任,至於家室財產,已與段總理商明,亦不為已甚,昌當力為保護。”
徐世昌雖然承當保護張的家室財產,可是張勳的愛妾王克琴卻跑了。
王克琴是民國初年紅絕一時的女戲子,是一代尤物。早在袁世凱楊士驤先後任直隸總督時代,她便花枝招展,不待通報便出入總督衙門,是賣官鬻爵的好內線。
她曾看中兩個候補道祁頌威和孫多祺,據說這兩個人都是美男子,也因為獲得她的青睞而由冷官變成炙手可熱的紅員。
民國二年她在漢口演戲,段芝貴高坐鄂督位子,被她迷得六神無主,乃把她藏之金屋。小段的大夫人忿而自縊。
張勳愛色如命,得知這塊肥肉落在小段手裡,乃不客氣地向小段要,小段不敢不允,忍痛割愛。
從此王克琴便成為徐州辮帥金籠裡的金絲雀,張原來寵姬小毛子因而鬱鬱致死。
張這次北上,也攜王克琴同行,把她留住天津德租界,大家呼為帥夫人。
張勳事敗後,這位帥夫人像出籠的小鳥,風流韻事傳遍江湖。
北京恒利金店一個漂亮的小夥計周子明被她看上了,不久這位小夥計變成了新開張的寶成金店店主,當然由於“帥夫人”的垂青所致,可憐辮帥這時卻躲在荷蘭使館中見不得人。
小皇帝溥儀的退位詔書如下
“宣統九年五月二十日,內閣奉上諭前據張勳等奏稱國本動搖,人心思舊,懇請聽政等言。朕以幼衝,深居宮禁,民生國計,久未與聞。我孝定景皇後遜政恤民,深仁至德,仰念遺訓,本無絲毫私天下之心,惟據以救國救民為詞,故不得已而允如所請,臨朝聽政。乃昨又據張勳奏陳,各省紛紛稱兵,是又將以政權之爭致開兵釁。年來我民疾苦,已如火熱水深,何堪再罹乾戈重茲困累。言念及此,輾轉難安,朕斷不肯私此政權,而使生靈有塗炭之虞,致負孝定景皇後之聖德。著王士珍會同徐世昌,迅速通牒段祺瑞,商辦一切交接善後事宜,以靖人心,而弭兵禍。欽此!”
這個詔書後來隻是夾在大總統命令中的一個內務府聲明內
“大總統令,據內務部呈稱準清室內務府函稱本日內務府奉諭前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欽奉隆裕皇太後懿旨,因全國人民傾心共和,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民國共和,並議定優待皇室條件,永資遵守,等因。六載以來,備極優待,本無私政之心,豈有食言之理。不意七月一號張勳率領軍隊,入宮盤驅,矯發諭旨,擅更國體,違背先朝懿訓。衝入深居宮禁,莫可如何。此中情形,當為天下所共諒。著內務府谘請民國政府,宣布中外,一體聞知,等因。函知到部,理合據情轉呈等情。此次張勳叛國矯挾,肇亂天下,本共有見聞,茲據呈明谘達各情,合及明白布告,鹹使聞知。此令!中華民國六年七月十七日國務總理段祺瑞。”
溥儀的父親載灃在複辟失敗後的日記裡,曾這樣記下了當時的情形
“二十日,上門。張紹軒(勳)辭職,王士珍代之,不久,徐菊人(世昌)往見皇帝,告知外邊情形。……
“二十一日。上門。現擬采用虛下漸停之法。回府。已有表示密電發出,以明態度雲雲。蔭兄(載澤)來談。
“二十三日。上門。回府。……聞馮(國璋)已於南京繼任(代理大總統)雲雲。張紹軒遣傅民傑來謁。六弟來函……
“二十四日。由寅正餘起。南河沿張宅一帶開戰,槍炮互放,至未正餘始止射擊。張紹軒已往使館避居。
“二十九日。初伏。差人贈予徐太傅洗塵肴饌。大雨。世相(續)來談,據雲已晤徐太傅,竭力維持關於優待條件。惟二十五所宣布之件(指‘退位詔’)須另繕改正,今日送交雲。徐太傅差人來謁。申刻親往訪問徐太傅晤談刻許。
“初四日。徐太傅來答拜,晤談甚詳,並代段總理致意阻輿雲。
“十二日。小雨,民國於六月以來,關於應籌皇室經費及旗餉仍如例撥給雲雲。
“十四日。遣派皇室代表潤貝勒往迎馮總統。甚妥洽。……
“十七日。上門。民國代表湯總長化龍覲見,答禮畢,仍舊例周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