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八年一月八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美國威爾遜總統在對國會所發表的著名演說中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他認為這是促進世界和平的“唯一”可行的計劃。
這十四點和平原則,後來又另作多次補充。經與英、法、意等國多次協調,協約國各國最終同意,以十四點和平原則作為議和的指導綱領,並在十一月五日正式通知德國政府。
威爾遜十四點計劃的主要內容是
(一)各國外交公開,禁止秘密國際協定。
(二)平時與戰時均尊重海洋自由。
(三)撤除各國經濟壁壘。
(四)裁減各國軍備。
(五)公平解決殖民地之分配。
(六)歸還俄國被占之領土。
(七)歸還比利時被占之領土。
(八)撤退法國境內盟軍,解決阿爾薩斯(alsace)及羅倫(lo
ai
e)問題,並歸返法國。
(九)依民族自決原則,重劃意大利邊界。
(十)依民族自決原則,重劃奧匈領域。
(十一)依民族自決原則,重劃巴爾乾各國邊界,恢複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及門的內哥等國的領土。
(十二)土耳其自治,開放達旦尼爾海峽。
(十三)恢複波蘭之獨立。
(十四)議定憲章,組織國際聯盟,保障各國政治獨立領土完整,不論國家之大小,一律享受同等權利。
大戰結束後,各國在巴黎召開和會,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被各國公認是重建戰後世界和平的原則。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英語thoas??ood
oil
,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在佐治亞和南卡長大。博士、文學家、政治家、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
威爾遜少年時代就醉心於政治,四度出任英國首相的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
威爾遜十六歲進入戴維森學院,一八八三年,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生院,並在三年後獲得曆史與政治科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議會製政府對美國政治的研究》(
g
essio
al??ve
t:??a??study??i
a
ica
olitics)。畢業後,先後在b
y
a
學院(18851888)和衛斯理大學(18881890)任學術職。
三十歲開始在大學任教。一九零二年發表的《美國人民史》,被認為是其學術上的最高成就。同年威爾遜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
一九零九年當選為新澤西州長。
在一九一二年總統大選中,由於西奧多?羅斯福和威廉?塔夫脫的競爭分散了共和黨選票,威爾遜以民主黨人身份當選總統。
威爾遜是唯一一名擁有哲學博士頭銜的美國總統。一九一九年,威爾遜被授予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一九六二年曆史學家對三十一位總統的投票排名,威爾遜高居前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