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 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

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1 / 2)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黎元洪於六月十一日由王家襄、吳景濂以及直係各省代表陪同下,乘坐專車自天津到北京。北京火車站上舉行了盛大歡迎儀式,和他當年狼狽離京時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表麵看,黎元洪似乎表現得很平淡,內心其實是很為激動的。

黎抵京的當天,即宣布複職。

任命伍廷芳為國務總理,伍未到職前,由外交總長顏惠慶代理,這也是他早就想好了的。為什麼要用伍廷芳呢?他首先要表達的意思是,一切恢複他未下台前的原狀,舊的國會、舊的總統、舊的國務總理;伍廷芳是解散國會前的最後一任總理。再者,伍現在南方護法政府中得到倚重,提名伍廷芳為國務總理,可以示好於南方。

他的命令寫好還未發出,有人提醒說伍廷芳脾氣十分古怪,在北方政府中人緣最差,現在總統所發布的人事命令,還需要徐世昌留下的代理國務總理周自齊副署,而周自齊絕對不肯副署這道命令,最好不要在複職的第一天就鬨出不愉快的事件。

黎一想也對,不能不麵對現實,於是便把已經寫好的命令收回,改派顏惠慶署國務總理,通知周自齊副署這道命令。

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二日,黎元洪下了二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是發表新內閣名單

國務總理顏惠慶署理。

外交總長顏惠慶兼。

內務總長譚延闓。

陸軍總長吳佩孚。

海軍總長李鼎新。

農商總長張國淦。

司法總長王寵惠。

教育總長黃炎培。

財政總長董康。

交通總長高恩洪。

第二道命令是撤銷五年前他的那個“解散國會的命令”。

內閣人事是黎元洪赴京前就和自己的幕僚商量好的,並未征求曹吳的意見,能夠獨立行使權力,這是近些年來北京政府一直未辦到的事。當然,這些人選還是綜合考慮了方方麵麵的。

內務總長本來決定由孫洪伊擔任,後來得到消息,這位以前是親黎反段祺瑞的政客,現在是站在廣東方麵反對黎元洪複職,所以改派譚延闓。譚可以算是黎的老朋友,並且是與西南方麵友好的人物,此時不在湖南,可以借重。

農商總長張國淦,有人望,是黎的老幕僚,又是同鄉。

王寵惠是當時知名之士,也和西南有關,董康和高恩洪則是吳佩孚所欣賞的。請吳佩孚做陸軍總長是想借他的威望和影響力去完成裁兵,同時把全國的軍權交付給他,這樣他就不會再眷戀一個巡閱使的地位。如果他率先放棄巡閱使,以他的威望作號召就可達到廢督的目的。

還有參謀總長問題,本來決定齊燮元,這是為了把他調到北京來,以裁撤江蘇督軍做為倡導。但吳佩孚竭力推薦李烈鈞,吳說話了,黎不好不答應,參謀總長便給了李烈鈞。

董康(1867~1947)??字綬經,號誦芬室主人,武進人,世居區境內青果巷。董康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舉人,次年成進士,授刑部主事、郎中,大理寺推丞,主陝西刑獄。光緒二十八年母病返裡,服喪期滿後,曾與人編修《憲法大綱》,由清廷頒布試行。辛亥革命後,赴日留學,民國三年(1914年)回國,曆任北洋政府大理院院長、法製編纂館館長、司法總長、財政總長等職。

此人鐵麵無情,在審查大參案時,曾被吳佩孚譽為“包公再世”。

高恩洪(1875年—1943年),字定安,亦作定庵。蓬萊縣(今煙台蓬萊市)上口高家村人。

高恩洪出身農民,先後就讀於上海電氣測量學校、英國劍橋大學,曾任清廷駐英使館翻譯。回國後,曆任參讚、西藏通商交涉事宜督辦、東三省軍政事宜督辦、交通部秘書等職。民國後,高恩洪先後任漢口及成都電報局局長、湖北軍政監督、川藏電政監督、駐上海全國電料管理局監督、交通部顧問、北京政府交通總長、教育總長等職。

一九二四年,任膠澳商埠督辦。他倡辦青島大學,並出任私立青島大學首任校長。二次直奉戰爭後,高恩洪退出政界,於煙台經營“煙濰路自動車公司”,任總經理。

一九二六年,遷居上海繼續興辦實業,為汽車公路公司負責人。病逝於北平。


最新小说: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