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 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

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2 / 2)

因旺盛求知欲所產生的“滾雪球效應”,使蔡元培在德國的求學變得十分廣博。學問的門類太多了,既要廣博,又要一門深入。他博而學之,是為了精深做預備。

蔡元培在《自寫年譜》中寫道“我向來是研究哲學的,後來到德國留學,覺得哲學範圍太廣,想把研究範圍縮小一點,乃專攻實驗心理學。我看那些德國人所著的美學書,也非常喜歡。因此,我就研究美學。但美學理論,人各一說,尚無定論,欲於美學得一徹底了解,還須從美學史研究下手,要研究美術史,須從未開化民族的美術考察起……”

從上麵這段話也可看出,這應該是蔡元培畢生提倡美學的發端。在萊比錫大學期間,蔡元培選讀了幾門美學課程,業餘時間常常參觀當地美術館、博物館。

他還練習過鋼琴和小提琴,觀看了大量的話劇、小歌劇,對美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他在《自寫年譜》中回憶“我於講堂上既常聽美學、美術史、文學史的講演,於環境上又常受音樂、美術的熏習,不知不覺地漸集中心力於美學方麵。”

蔡元培在給友人的信中,提到的“ethe所著《fat》”,即歌德所著悲劇《浮士德》。

歌德(1749??1832)是德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浮士德》的創作一直延續了60年之久,是其付出畢生精力的巨著。這部作品概括了自文藝複興到19世紀初期歐洲近300年的曆史,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知識分子探索真理的過程,深刻描繪了他們的精神世界和內心生活。

蔡元培很喜歡這部作品,他不但購買原著觀看原劇演出,還選修了“歌德之戲劇”、“歌德《浮士德》注解”等課程,甚至去體驗作品中描繪的生活。

如他在《自寫年譜》中寫道“德國最大文學家哥德氏(ethe)曾在來比錫大學肄業,於其最著名劇本《弗斯脫》(浮士德)中,描寫大學生生活,即在來比錫的奧愛擺赫酒肆中(aue

bach)。此酒肆為一地底室,有弗斯脫博士騎啤酒的壁畫,我與諸同學亦常小飲於該肆。”

正因為蔡元培對《浮士德》如此喜愛,故在博物館看到有關於作品的壁畫明信片賣時,立即購買,並寄給朋友一起共享。

好的藝術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這使蔡元培在欣賞歌德作品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體驗。

蔡元培說自己“到40歲,始專治美學”,指的就是他在德國遊學的時期。

1912年,他首先將“美育”一詞引入中國,“美育的名字,是民國元年我從asthetisbse

ziehu

g德語譯出,為從前所未有”,“美育者,孑民在德國受有極深之印象,而願出全力以提倡者也”。

蔡元培後來主張的“美育為學”、“德智體美”四育、“以美育代宗教”等,顯然萌發、形成於德國遊學時期。

蔡元培在萊比錫留學之時,也正是德國大學教育如日中天的鼎盛時期。他在上課讀書之餘,顯然也非常關注德國的大學。

他曾翻譯了一篇題為“德意誌大學之特色”的文章,發表在1910年第11期的《教育雜誌》上。

這篇文章是當時著名哲學家包爾森的名著《德國大學與大學學習》的緒論。包爾森在其中比較了德國與英國和法國大學的特點,指出德國的大學“為研究科學之實驗場,而一方且為教授普及專門知識高等學科之黌舍,此為德國大學之特質……故德國大學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為一”。

蔡元培後來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並在北京大學進行具有曆史意義的改革,其改革的思路和基本理念,很大一部分顯然也是來自他在萊比錫的觀察與思考。

他在德國期間,也十分注重研究德國教育製度,這為蔡元培日後在中國的大學管理方麵了重要的支持。

蔡元培還利用淵博的國學知識在德國傳播中華文化,推動中德文化交流。

在蘭普萊西的研究所學習時,蔡元培幫助傾心漢學的但采爾翻譯有關中國象形文字的資料,兩人結下深厚情誼。

1924年冬,時任漢堡大學教授、漢堡民族博物館館長的但采爾邀請蔡元培去做民族學研究;蔡元培在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時,也邀請但采爾來華並聘其為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這為後話。

蔡元培還與勒杜爾、安采爾、慕思德柏格等一起,在孔好古教授主持的中國文史研究所鑒彆中國文物,幫助孔好古整理在甘肅樓蘭發現的古代文獻。

孔好古於1920年公布了這批簡牘與文書,引起中外學術界的轟動。


最新小说: 讓他生!讓他生! 直播買股:給五個大佬當金絲雀 冰封末世: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