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東北聯合王國!
吃完早飯,李思齊就帶著家丁們在開原街頭逛了起來。
李思齊出門,當然不是為了閒逛。
隻要一想到,現在自己手頭上隻剩三千多兩銀子,隨便接收幾個小部落,便要麵臨揭不開鍋的窘境,他就一刻也不敢耽擱。
李思齊要找找看,能不能尋到什麼來錢的門路,好解決接收難民的燃眉之急。
越往南走就越是繁華,等過了崇壽寺眼前就出現了一片繁華景象。
街上熙熙攘攘,車馬行人摩肩接踵,各色顯眼奪目的標牌廣告林林總總。除了數不勝數的茶館酒樓之類,還有金銀店、藥店、牲口行、糧油穀行等等等等,數不勝數。
眼前一裡長的寬闊街麵上,便或是樹立、或是懸掛著不下百餘麵惹人注目的店鋪招牌。
被來往如梭的行人擠得東倒西歪,兩耳儘是喧騰如沸的叫賣聲、吆喝聲、說話聲,讓他大有一種,在逛後世繁華商業街的感覺。
李思齊也被激起了逛街的興趣,就一家接一家的店鋪仔細逛起來。
李思齊進了一家布店,見櫃台裡居然擺了上百種各式各樣的布匹。
那店夥計看到有客人進來了,直接來了一段清脆流利的貫口。
“大爺您瞧好了,咱家有鬆江青、瓜州青,鬆江布、福建生布、粗麻布、絲綢、緞子、蟒緞、漆布……”
那店夥計一連賣力的報了幾十樣布品,這才喘著粗氣問道“請問客官想要哪一種?”
“呃,我想一想。”李思齊抱著胳膊,裝模作樣的挑選布匹,暗道“織布機,似乎有改進的可能。”
但是此時的李思齊並不能在保證產量的情況下封鎖住新型織布機的技術,一旦流傳出去,江南一帶的海商們可以輕易擊碎遼東的本土布匹生產。
“來十匹絲綢和十匹緞子吧。”
李思齊想先準備一點彩禮,就要了二十匹絲綢和緞子。
這可是大生意,夥計趕緊跑到後麵把掌櫃給叫了出來。
掌櫃走出來大量了李思齊一眼。,眼前這位身上的衣服雖然不奢華,但是料子也算中上,腳上的靴子還是官靴,顯然是一位官員。
眼中精芒連閃,扭頭向那夥計道“二狗,這裡沒你事了,你先下去吧。”
夥計答應一聲,去了後堂。
“這位客官,這些絲綢和綢緞都是江南產的好料子,拿來做衣服那是又輕薄又舒適。”
李思齊可是商業老手了,絲毫不理會掌櫃的誇耀,拿起絲綢仔細端詳。
“老板,這是什麼價的呀?”
“客官,我看你也是實在人,我出個一口價八兩銀子一匹。”
李思齊指著絲綢上的幾處瑕疵說道;“老板,你這就很過分了,你看看這絲綢這兩處邊角都不是直的,哪能按八兩賣。”